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先生曾说过,她六十年来写的短文都是“心有所感,兴之所至,真实地反映了、抒写了我当时当地的思想和感情”。写记事的文章也一样,写出了真情实感,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没有真情实感,只会让人“一看就从脑中抹去”。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记事文的真情实感呢?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人自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是说,写好文章的秘诀在于写出真情实感。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相似文献   

3.
何敏 《教育艺术》2010,(3):56-56,55
一、成因分析写人、记事类习作往往有这样一个要求:请写出真情实感。可学生常常视而不见,写出来的文章不要说读者不信,就连学生自己都觉得不真实。学生习作写不出真情实感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主要原因在“大”、“空”、“借”、“乱”。(“乱”主要是基本功和态度问题,在这儿笔者就不多说了。)  相似文献   

4.
真实的情感来源于生活实际,来源于生活的经历。为了写出真情实感,我们要选择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来写,并抒发出深刻而真切的感受。这里,樊凡同学写了一篇作文《难忘“袋鼠蹦”》,她是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的呢?下面就请钟祥师范附小元元文学社的同学们来评一评。  相似文献   

5.
有些同学作文写不好,但信却写得很不错。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信时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它不仅有“物”,而且有“序”。在作文教学中,我不论让同学们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放在“写信”这一形式中进行,全部写成“通信作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写记叙文,使小作者产生“假如我是当事人”的感觉。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只要小作者产生了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是能写出好的记叙文来的。我曾让同学们写过这样一封“条件回信”: 某城市中学初三学生小王最近给你来信,说他很想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请你给他写封回信,以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往往写不出真情实感,文章的情感空洞、无味.“情”从何而来,如何写出“情”.学生缺乏体验和感悟,为了指导学生写出有感情的文章,要掌握写“情”的方法:触景生情、质疑激情、简评借情、联想增情等,把心中的情写在文章中,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从2001起,高考作文中就增加了“感情真挚”的写作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有思想、有内容的好文章来,而不是虚无、空洞的文章。可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写自己不真、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写社会不深。不少同学的文章反映的思想内容,要么是“矫情”,要么就是“假情”。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能围绕“成长的烦恼”写清楚自己的烦恼是什么,为什么而烦恼,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实践中,我得出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许建将 《现代语文》2011,(10):125-125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应如何引导学生扣紧语文课标的要求来写好作文,已经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在经过了几年课改的摸索之后,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应时刻牢记初中语文课标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要指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笔者认为,通过以下途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文题】 以“播一粒温暖的种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②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2.
[文题] 以“服务”为写作范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新华词典》为“服务”的解释是:(为一定对象)工作,发挥作用。《辞海》对“服务”的解释是:为别人或为集体工作。要求1.写出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或自己的思考。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文题以“服务”为写作范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提示:《新华词典》为“服务”的解释是:(为一定对象)工作,发挥作用。《辞海》对“服务”的解释是:为别人或为集体工作。要求:1.写出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或自己的思考。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如此。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只在技巧和形式上玩花样,写出来的文章必定是情感苍白、内容贫乏。只有从生活中用心观察,用真情实感来写,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作文。  相似文献   

15.
林美生 《广西教育》2005,(1A):66-67
作文课上,我遵循“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者文之经”的古训,把情感作为写作动力,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大力提倡写真情实感,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并以此为准则,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于是,学生们写出了一篇篇内容具体并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他们也在作文中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赵炳庭 《新读写》2014,(12):36-38
个性化作文写作,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个性化作文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摆脱束缚,打消顾虑,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独立思考,不入云亦云。所谓真实,就是不说空话、大话、假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文贵以情动人。信,特别是亲人、学友间的通信,往往是写信人真情实感的流露。作文教学中,我试着用写信这一心理反馈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一)引导写记叙文,使学生产生“假如我是当事人”的感觉小学生作文,大多是记叙文。不论是记人的记叙文,还是叙事的记叙文,只要学生产生了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是能写出好文章的。我曾给学生出过这样一道“条件回信”题:重庆市某小学六年级小勇同学给你来信,说他很想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  相似文献   

18.
【小引】话题作文与提示语加命题作文,大都要求“写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目的是让考生张扬个性,写出特色。不少考生却误解了这一情感要求,以为写“亲身经历”就是实录生活,因而审题时忘记了对题材的筛选,陷入鱼目混珠、不辨良莠的误区;同时,以为写“真情实感”,就是倾吐心声(如果心声方向明确,完全对路),写原始的感情,因而忽视了梳理,致使立意误入“感情偏见”的禁区。【典型病文】老师,你错了如东县汤园初中初二朱志兵事隔多久,我已记不清了,我本不想再提起它,但是,这次作文要求写师生关系,于是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飞回到以前……小学四年…  相似文献   

19.
吴玲 《文教资料》2011,(27):53-54
要让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激发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交往功能,真正把中学作文教学“为写而指导写”的观念,转变为使学生作文“因为有用才要写好,因为有思想、想写才写,因为做才写’,_——使作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种“真实的书面语言的交际环境”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能写记叙文"是高考考试大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但很多学生提笔即写议论文,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写记叙文,而出色的记叙文更是少之又少。何永康教授建议考生在高考文体中多采用记叙文,他指出"相较于议论文,记叙文比较容易写出个性,写出真情实感。"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记叙文,让他们写出个性,写出真情实感,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教师需要在语言上、结构上、主题等方面给予学生完整和系统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