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洱源美食记     
北雁 《大理文化》2013,(8):72-75
邓川粑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县城里一两个早点摊上开始打起了"邓川粑粑"的招牌,一听心中很是纳闷,暗思老家洱源位居大理和丽江两大风景区之间,北有丽江粑粑驰名已久,南有喜洲粑粑亦早有渊源。因此,这个闻所未闻的名字,是否正是那些善于钻营的人巧取南北两大粑粑的名头,有意取宠顾客招揽生意?于是每次见到,心中都很是不屑。一天赶早起来回城上班,车至邓川街头,再次看到了同样的招牌,恰好几分饿意,索性盘算着下车买上一兜回来,同时想到此处就是这粑粑的原产地,正好可去看看,正宗的邓川粑粑究竟是什么回事。天还未亮,灰暗的街灯下,路边一位老伯掀开一摞热气腾腾的蒸笼,待一层水雾散尽,我方才看  相似文献   

2.
吴棠 《大理文化》2016,(4):88-95
正从古至今,多少人沉醉在大理的风花雪月之中,迷恋于那些浓郁的少数民族人文风情。然而在这秀丽山水和人文风情之外,却没有几个人抵挡得住来自南诏大理国故土之上的美食诱惑。乳扇和乳饼大理州的洱源县邓川坝素称"乳牛之乡"。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牧草丰富,农民饲养的乳牛,体壮膘肥,产奶量高。邓川文士杨琼写于清末民国初年的《滇中琐记》一书说道:"邓川有德源岗者,草宜牛,牧于此  相似文献   

3.
正陕西临潼"骊山之顶"(巅)有"人祖庙"一座,又称"仁祖庙"、"仁宗庙",现为道教正一派骊山明圣宫分院。按《临潼县志》:"《游人祖庙记》:骊山东岭离邑二十余里有人祖庙,相传为天皇氏邑,亦云即露台祠遗址。"《太平寰宇记》:"露台祠,即始皇祠也。"(秦)始皇祠——露台祠——人祖庙前后承袭沿用两千多年。但前人对此亦有不同观点:(1)清代孙楷《秦会要·宗庙》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名为极庙。二世  相似文献   

4.
正西湖坐落于洱源县佛钟山麓、苍山云弄峰下,为高原断陷湖泊,地处洱海源头。清咸丰邓川州志载:"其东有堤,为往来大道,湖在道西,故名西湖。"每次来西湖,都会被她的美景给深深吸引,山与水相拥,人与水相依,整个是那么的紧密而谐调,不禁感慨造化的神奇,给了高原泽国一个俏丽的"江南水乡"。  相似文献   

5.
"祠沙"和"放彩船"是北宋及元明时期一度盛传的两种禳灾祭海活动,素为南方沿海民众所信奉和传承.这两种仪式都是通过将特制小船漂流入海的方式来表达核心理念:祭祀海神,祈求佑护和禳灾却害,从而实现人船平安的美好愿望.本文着眼于传世文献,对"祠沙"、"放彩船"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地域等情况作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明清以降闽台地区流行的王蘸("请相出海")仪式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6.
1678年3月,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一书由巴黎的巴鲁班希书店发行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关于此书的创作时间众说纷纭,但只有一种说法较为可靠,即稿本于1677年底完成并在作者的友人中间传阅,因为斯丘德里(作者的女友之一)在同年12月8日的信中写道:“拉罗什富科先生与拉法耶特夫人写了亨利二世宫廷里的恋爱故事。”与创作前两部作品《孟邦西埃公主》和《柴伊德》的情形相同,拉法耶特夫人再度隐瞒了自  相似文献   

7.
李鹏 《寻根》2011,(1):4-8
一、祠山大帝与祠山信仰祠山大帝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冶水神,祠山信仰是以崇拜和祭祀祠山大帝为中心的民俗信仰活动。其流传地区主要在皖东南、苏南、浙北一带。  相似文献   

8.
完美伴侣     
正小镇上的人忙碌了一个多月,终于评选出了这一年的"完美伴侣",他们就是——史密斯夫妇。大家都说史密斯夫妇绝对是彼此最完美的伴侣,是的,谁说不是呢?史密斯夫妇都已年过八十,到九月份,他们结婚就整整五十年了。这五十年间,他们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共同经历了生活中的很多挫折和困难。更为难得的是,他们性格相似、志趣相投,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史密斯先生懂得体谅太太的辛苦,史密斯夫人也善于体察丈夫的不易,即使偶有争执,也能心平气和地解决。他们两个人的故事几乎  相似文献   

9.
《寻根》2016,(1)
正早在宋代,休宁县古林黄氏宗族就曾修建了黄氏宗祠。明代夏言请求天下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后,徽州民间兴建祠堂进行祖先祭祀达到一个高峰,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祠堂之制今巨族世家多有之,唯新安为盛。"(项:歙县《桂溪项氏祠谱》,"附祠记",乾隆二十年本)各县境宗祠祭祀风俗为盛。如绩溪县"邑多聚族而居,有宗祠支祠香火堂。岁时伏腊,生忌荐新皆在香火堂,  相似文献   

10.
包法利夫人的原型一凡编译为什么不写德拉马尔的故事?──路易·布耶对居斯塔夫·福楼拜说文学评论家埃米尔·法盖称居斯塔夫·福楼拜的爱玛·包法利夫人“是我在整个文学史中,包括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所看到的最为完满的妇女形象”。福楼拜是受到他人的启发开始创作《...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晋南地区黄河、汾河交汇处的后土祠,是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祠庙,方志中记载"其祠庄严宏巨,为海内祠庙之冠"。当地的后土崇拜由来已久,金以前盛行国家祭祀,金元两朝改为皇帝派官员祭祀,明清时代"沦为"民间信仰,文化内涵丰富而厚重。本文拟以后土崇拜的渊源、祭祀沿革为主线,探究后土祭祀由皇家主持转为官方推行并最终成为民间信仰的变化过程及其缘由。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20,(4)
正祠堂又称祠庙,是血缘村落规格最高、最具有等级制度的场所,旧时主要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以及族人议事、教化倡学等。祠堂有宗祠、支祠和家祠等。徽州祠堂始建于明代嘉靖之前,自礼部尚书夏言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向皇帝上疏并建议"诏天下臣工建立家庙"后,徽州祠堂便顺势进入大发展时期,以至出现"郡县  相似文献   

13.
徐梓 《寻根》2006,(2):22-25
在古代,书院往往被称为祠学。如元代的宋禧曾说:“国朝于天下祠学,所谓书院者,例设官置师弟子员,与州学等。”(《庸苍集》卷十四)在古人看来,山长的职责,不过是教与祀而已。现代研究者将教学、祭祀和藏书归结为书院的三大功能,这一切,都说明了祭祀对于书院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义隆 《大理文化》2008,(5):30-35
公元2002年12月6日,在昆明佳华酒店,新希望集团收购邓川蝶泉乳品公司的签约暨新闻发布会在这里如期举行.作为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筹备组成员,我亲历了这一重要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不幸故事中的温情埃尔瓦·罗宾逊夫人永远也不会忘记九月里一天早上她接到的那个电话:她那年仅22岁、正在上大学的女儿———黛安妮不幸死于车祸。接下来的几周、甚至数月,埃尔瓦都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她的亲友、教友以及邻居都不断地来安慰她和她的家人。然而,埃尔瓦感到最大的安慰是来自她中学时期的老朋友———厄玛·海逊。厄玛也经历了同样的不幸,一年前,她21岁的女儿———南茜也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厄玛和埃尔瓦常在一起,一边哭一边讲述她们各自女儿的故事。有时,她们还手捧鲜花一起去墓地。厄玛比其他任何人都能理解埃尔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逛邓川     
正一脚踏上邓川的土地,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平坝,上面三条河像一个"川"字,更像篆书的"水"字,婉转而来,直入洱海,加之有湖泊、湿地镶嵌其间,阳光一照,水面闪闪发亮,河流湖泊平添了高原平坝的清新与湿润。三条河中,最为突出的是从下山口逶迤而来的弥苴河,河堤古树郁郁葱葱,滇合欢遮天蔽日,景随时转,气象万千。若是在晴朗的某一天,约上三五好友,骑着自行车,沿着河堤溯流而上,脚下是车轮碾出的"沙沙"声,听着动人的鸟声,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一路上欢声笑语,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平坝四周群山如抱,山顶转  相似文献   

17.
民间传说故事还有"真"和"假"的区别,这似乎是个很难识别的问题。因为传说故事一般都并非真人真事,而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艺创作。但真正的民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循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无论史学家,还是黎民百姓,都把他们心目中崇仰的最好的地方官称作“循吏”,史家写史立传,百姓修祠树碑。《循吏传》成为二十五史最光彩最动人的篇章之一。循吏祠和碑更成为最富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人文亮点。好官循吏,好在何处?司马迁首创循吏列传,概括得还较抽象,  相似文献   

19.
蒋宗汉评述     
赵静 《大理文化》2006,9(5):52-53
大理古城玉洱路街面北侧,有一座幽静的南北向小院,门口立着一块约一人高的石碑,上面镌刻着“蒋公祠”的字样。古城居民都知道这儿在解放前又被称为“鹤庆会馆”。“蒋公祠”因何而来?这要追溯到近代鹤庆史上的一位知名人物——蒋宗汉。  相似文献   

20.
<正>寻父回乡"起初有些混沌,然后便有了光。光和暗渐渐分离,便有了白天和黑夜。"《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影片开头,这个故事来得不期而遇。故事在海伦·卡兰德罗舒缓沉郁的音符里铺展开来,弥漫着忧伤悲戚的情绪。导演安哲罗普洛斯一开始就已然奠定了这低沉的甚至近乎残酷的语气。不过这个故事从来没有讲完过,每次都是在快要讲到上帝以己之像造人时便被母亲的脚步声打断。到了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