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迎富"之风俗似肇始于晚唐,唐宋之际遂得以盛行中国部分地区,乃至演化为民间迎财神的习俗。"迎富"乃指迎祭"富神"、祈求富贵之义,即意味着将富裕和财运迎引到家。所谓"富神",亦称"财神",乃代表了富裕和财运。历代文献中所见"富神"共计有几种化身:木质妇人、弃子(蓬叶)、被拾曰富、黄土、五通神。而有关"迎富"的日子,则存在三种分歧:二月初二、"送穷"次日"迎富"或"送穷"当天即"迎富"。唐宋以降,各地"迎富"习俗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出野采蓬以祭之、迎富贵果子、郊游、接路头。这充分体现了同一种风俗在不同时代及地域的流传过程中传承与衍变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返朴归真"--老子《道德经》的养生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经》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典辩之一,蕴含了丰富的养生学思想。文章分别从“长生久视”、“道法自然”、“柔弱处上”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和诠释了《道德经》中有关养生学的内容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五色石"在中国古代通常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力量,乃至道教法术中更常见其踪迹.该文大略梳理了道教文献中有关"五色石"之记载,并按功用将其分为几类:一、安宅解祸;二、镇墓驱邪;三、消灾祛疾;四、服食炼养.作者分析了道术中"五色石"的施用情况,并对不同场合下"五色石"的性质和属性予以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王船信仰是明清以降盛行于闽台地区的一种宗教民俗活动,至今仍为台湾南部地区民众所信奉。据研究表明,台湾当地王船信仰辐射圈大抵可划分为六大区域:曾文溪流域、八掌溪流域、朴子溪流域、二仁溪流域、东港溪流域、金门·澎湖等离岛。这些信仰区域在长期传承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并得以保存至今。  相似文献   
7.
"玉女"在道教神衹谱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着眼于汉魏六朝这一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简略地考察了"玉女"这一神衹形象的演变过程。论文指出"玉女"在角色功能上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即先秦时泛指美女、后逐渐神化,汉代始具神衹色彩,并成为专司房中的道教女神;魏晋时,"玉女"的角色功能多侧重于炼丹术;至六朝以后逐渐地由司职房事或炼丹的专业神转变成为具有普通功能的神衹角色。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唐宋时民间盛行的十王信仰为中心予以考释,并结合有关道教文献对时人丧葬礼俗及宗教信仰加以探讨。笔者着眼于从唐宋道教文化入手分析当时汉地民众的丧葬行事和冥界观念,将有助于深化道书文献的理解,也有助于全面揭示所处历史跨度下的文化背景和宗教氛围。  相似文献   
9.
“迎富”之风俗似肇始于晚唐,唐宋之际遂得以盛行中国部分地区,乃至演化为民间迎财神的习俗。“迎富”乃指迎祭“富神”、祈求富贵之义,即意味着将富裕和财运迎引到家。所谓“富神”,亦称“财神”,乃代表了富裕和财运。历代文献中所见“富神”共计有几种化身:木质妇人、弃子(蓬叶)、被拾曰富、黄土、五通神。而有关“迎富”的日子,则存在三种分歧:二月初二、“送穷”次日“迎富”或“送穷”当天即“迎富”。唐宋以降,各地“迎富”习俗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出野采蓬以祭之、迎富贵果子、郊游、接路头。这充分体现了同一种风俗在不同时代及地域的流传过程中传承与衍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祠沙"和"放彩船"是北宋及元明时期一度盛传的两种禳灾祭海活动,素为南方沿海民众所信奉和传承.这两种仪式都是通过将特制小船漂流入海的方式来表达核心理念:祭祀海神,祈求佑护和禳灾却害,从而实现人船平安的美好愿望.本文着眼于传世文献,对"祠沙"、"放彩船"的历史渊源及传承地域等情况作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明清以降闽台地区流行的王蘸("请相出海")仪式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