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色病例     
医院慢一步 产妇命归西1997年11月3日下午,河南省济源市市民韩小梅被送到济源市计划生育指导站待产。分娩前后,韩小梅持续发冷、心慌,值班医生未采取任何措施。9点50分左右,韩小梅呈休克状态,医生被喊来进行抢救。因产妇需要输血,韩小梅的家属迅即到济源市血库取血浆,血浆取来后,计生站的化验室却没有值班人员,费尽周折才找来化验员。11点20分,医生诊断羊水栓塞,行子宫切除。手术在病房中进行,待取出子宫,产妇出现呼吸循环衰竭,于11月4日凌晨死亡。  相似文献   

2.
阿颖 《新闻天地》2010,(11):35-37
因误信电视上天花乱坠的广告宣传,临盆产妇裴传琴住进了安徽含山县天城医院。在剖腹产手术中,裴传琴因子宫大出血生命告急,医院没有备足血浆,家属几次要求转院,都被医院拒绝。医生没有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将裴传琴子宫切除,宣布她因抢救无效死亡。可一个小时后,裴传琴却突然发出了“快救救我,我疼”的呼救声,见妻子没有死,唐泽志立即跑去找医生来救妻子。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8日,国际劳动妇女节。长春市泉眼村24岁的乡村产妇尹文娇产后大出血十余个小时,生命垂危,急寻凝血药物“人血纤维蛋白原”。产妇家属求助长春电台,多方寻药未果,带着最后一线希望向黑龙江省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发出急电救助。为了寻找药品及时救助长春产妇生命,黑龙江交通广播开设了连续39个小时的直播特别节目——“生死时速——龙江爱心大援救”。从医到商、从警到民,男女老幼携手组成爱心接力队,将28支国内罕见的凝血药物先后四次安全快捷地送达产妇所在医院,  相似文献   

4.
4月17日下午,租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仰山村的一名河南籍产妇,在家中准备分娩时,被一乡间女“医生”滴注了“催产素”之后突然昏迷。其丈夫在拦车送往医院抢救时,却遭到多辆出租车拒载,昏迷近一个小时后产妇才被送到附近的中国航空中心医院抢救,不幸的是产妇及其胎儿均未被救活。  相似文献   

5.
晓鹏 《新闻世界》2005,(6):26-27
今年3月31日,卫生部就一些产妇和医疗机构对分娩之后胎盘如何处王的疑问,明确作出批复: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4月11日。成都市民曾经华在成都市戍华区妇幼保健院签下了成都市第一份胎盘处置同意知情韦。要回属于自己的“胎盘”.在这之前,对于许多产妇来说是不敢想的问题。或许正是因为“不敢想”,再加上胎盘的经济价值.才使得某些医院形成了“习惯”,根本不向产妇及家属打招呼就把胎盘自行“创收”或处理。这一做法.无形之中侵犯了产妇的权利,给其心灵带来的创伤以及给社会增加的健康隐患是无法弥补的。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的做法尊重了产妇的知情权。但是记在采访中发现,关于“胎盘”所有权和知情权的争论并没有因为成都市成牛区的这一做法而结束。  相似文献   

6.
前阵子,潍坊出了个“纱布门”事件,医院因为产妇大出血,不得不在其体内临时填塞纱布止血(日后可以通过简单手术取出);不料产妇家属阻挠取出纱布,并以此为由投诉到电视台,且隐瞒了部分关键细节(比如医院事前已经明确告知等).这事儿没什么可争论的,家属该批评;电视台采访不严谨,也该批评.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设计医治方案应以尊重人权为价值基准;另一方面,消除患者的痛苦是医者的使命——很多时候,医生和患者家属会面临这两种原则发生矛盾后的考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有位医生常幻觉有病人家属骂他,又经常梦到给病人开错药,被告上法庭;有医生梦见自己在手术中切断病人的神经和血管,怎么也止不住血,吓得从床上跳起;更有医务人员因抢救病人无效,遭受病人家属的辱骂和殴打……  相似文献   

9.
尽管医生普遍地相信.自然分娩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是有益的但他们却慷慨而热情地为产妇们准备手术——这是一种多么令人惊诧的同情心  相似文献   

10.
过去看大病,病人及其家属往往要请医生吃饭、给医生送“红包”。如今,南京市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了。那么,南京病人为何不再成为医院、医生宰割的“鱼肉”呢?  相似文献   

11.
诊治疾病是一个“术业有专攻”的问题,此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患者服从医生的诊治决定,但医生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协商并取得同意。医护人员是否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来救治病人,应当由医疗鉴定的结果来判断  相似文献   

12.
9月优异报道     
《变了味的“第一口奶”》,中央电视台,9月16日
  简介:早在1995年我国就出台了《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明令禁止在医院向产妇推销、宣传奶粉产品。但不少奶粉企业贿赂医生和护士,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初生婴儿喂自家品牌的奶粉。央视调查记者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到天津一家医院的妇产科进行暗访,采访了医院的护士、产妇家属及奶粉企业相关人员等。医院的护士告诉记者,孩子都由医院安排喂奶粉,不让自备奶粉。曾在奶粉企业工作过的一位销售主管说出了内幕:“给钱。每年几十万的钱。可以说达成了默契,现在天津市场竞争很激烈,各个楼层都被奶粉企业瓜分,你如果给的钱不合适,很可能下个月就换成别的了。”奶粉企业也分别给护士、医生从几百元到10000元不等的钱款。为了销售奶粉,和新生儿的妈妈抢夺“第一口奶”,厂家可谓用尽了各种手段。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这样的做法对于新生儿来说影响极大,很可能让孩子拒绝母乳,依赖奶粉,从而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  相似文献   

13.
叶笛 《新闻世界》2014,(11):46-47
媒体报道如何为和谐医患关系注入正能量?本文以曾发生的"产妇死在手术台医生护士全失踪"报道为例,剖析了媒体"失误"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湘潭产妇身亡风波中,因受众对医生具有先入为主的标签式刻板印象,又有部分媒体对不真实报道的极度渲染,导致舆论偏向产妇一方,但随着信息公开,医患矛盾中的公众立场逐渐回归客观与理性,舆论很快就出现反转。文章将探析湘潭产妇之死中刻板印象的构建以及舆论反转中刻板印象的消解机制,以期媒体能够有效的对刻板印象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女患者尴尬:看病被六人围观某日上午9时多,记者来到海口某大医院内科门诊调查。记者看到,门诊外边的走廊上都坐满了待诊的患者,而诊断室的医生办公桌前,也围着不少患者及其家属。当一名女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先生在《读<伊索寓言>》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医生也是屠夫。我一直认为是过激之言。现在想想,医院宰人现象真的是越来越严重。有人说:上学高收费是剜家长的肉,上医院看病贵是要患者家属的命。  相似文献   

17.
三凤二龙     
2002年3月4日,北京妇产医院5楼手术宣,人们关注的5胞胎在医生剖腹产手术的帮助下诞生,目前母婴平安。产妇王翠英早上7时25分接受手术,7时42分第一个婴儿降生。3分钟后,其他四个婴儿全部出生。  相似文献   

18.
9月11日,湘潭产妇死亡事件联合调查组宣布了调查结论:“这是一次意外,并不构成医疗事故。孕妇死亡的原因,是羊水栓塞导致多器官衰竭,院方进行了积极抢救,但与患者家属沟通不够。”至此,这场引发轩然大波的医患纠纷尘埃落定。但之前有些媒体的报道对医患矛盾起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值得新闻业界深思。  相似文献   

19.
李莎 《兰台世界》2014,(11):104-105
元代的民间力量,诸如医生、佛僧寺庵、村社、宗族、富人、儒士以及退休官员等热心慈善,为病患者给医送药、提供食宿、收养护理,还为病患者照顾家属、抚养孩子、分担劳动、代办丧葬等,是元代社会医疗救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伊春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主任医师张道野从医已有15年,当他踏入伊春市第一医院的大门,第一次穿上白大褂,坐在诊室面对患者时,他就真切地感受到,"医生,不仅仅是职业,还是追求。"从那一刻起,做一名合格的医生,做患者信任的医生,成了他毕生的追求。背负生命的重托2014年8月20日,伊春市第一医院来了一位重患,张道野初步诊断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十分危重,如果不立即做动脉造影及支架术,24小时内患者有可能死亡。患者及家属一番前思后想,最后决定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