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商品和商品经济【重点理解】1.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概括出来的,是重点和难点,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能体现其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2)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价值实现的基础。(3)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但必须付出使用价值;商品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必须付出价值。任何人都无法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4)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一、高一政治教材质疑四则质疑一 :“物美价廉”中的“价廉”是人们从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吗 ?(现行普通高中高一政治教材上册第 9页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但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 ,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外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货币产生后 ,又通过货币表现出来 ,这样就产生了交换价值和价格。人们在购买商品时 ,直接接触到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格 ,而不能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 ,人们购买商品当然不能希望商品的价值低廉。虽然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 ,但商品的价格总是要受到商品的供求、纸币的…  相似文献   

3.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商品的可交换性,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前提。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生产 的一般要素,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随着产品转化为商品,产品的生产就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产品的生产要素也就转化为商品的生产要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生产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生产。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都是商品的生产要素,因此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源泉。价值是由商品交换关系产生的,因此只能由这种关系来决定。而商品交换关系就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因此,价值实际上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因为劳动、企业家才能、资本和土地都是生产的要素,并且归不同的人所有,因此 商品的价值就按要素进行分配。  相似文献   

4.
一、高一政治教材质疑四则 质疑一:“物美价廉”中的“价廉”是人们从价值角度提出的要求吗?(现行普通高中高一政治教材上册第9页)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但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而只能通过交换由另外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货币产生后,又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这样就产生了交换价值和价格。人们在购买商品时,直接接触到的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格,而不能是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人们购买商品当然不能希望商品的价值低廉。虽然价格要以价值为基础。但商品的价格总是要受到商品的供求、纸币的发行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价格与价值并不总是一致的,人们购买商品,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九个方面: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及其解决形式;价值的二重性,即价值的质和价值的量;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货币之谜的破解,即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生产劳动和价值的创造与转移;价值规律的实质、表现和应用;商品拜物教的来源、实质及其研究意义等。这些丰富的科学内涵逻辑地依次展开的过程,主要体现为以下九道程序:把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资本主义肌体的细胞作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透过商品“物质属性”之现象察其“社会属性”之实质→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形式即交换价值→具体分析商品的价值之质即价值实体→研究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和如何决定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价值的表现问题并揭开货币之谜→深入地研究了价值规律→进一步研究了商品拜物教的来源和实质。  相似文献   

6.
论商品、价格与价值理论--关于一个新的价值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证的价值理论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框架之外。文中探讨了商品使用价值的两面性,揭示了交换的机理及通过交换增加财富的可能性。文中首次提出了生产定律和生存定律及其推论交换原理一和交换原理二,并探讨了商品价值的两个结构属性——商品社会替代价值Tv和商品社会成本价值Cv。文中利用交换剩余S量化交换满意程度M,得到商品交换满意程度曲线。文中通过论证、数学推导获得商品社会交换区间H=Tv Cv,并进一步论证交换区间H的Pv点处交换发生的概率最大,定义商品价值V为:商品的交换能力,其大小为该商品社会交换区间H中交换概率最大那一点的数值,即价值公式V=(Tv Cv)/2。  相似文献   

7.
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从而阐明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体及源泉,其中心是论证商品价值的实体和源泉。  相似文献   

8.
刘定建 《安康学院学报》2000,12(1):77-79,86
商品的内容含义必须把握:商品必须是人类劳动加工过的产品;是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才是商品;要特别强调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过程,实现转移使用价值。为什么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过程?在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而使用价值和价值必须通过交换即交换过程才能实现。交换过程完成后,商品生产者获得价值,消费者获得使用价值。所以,只有完成交换过程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的阶值构成和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构成一佯,即w=c v m。我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个值得商榷和探讨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就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应当由哪几部分构成谈点粗浅的认识。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不同,商品的价值构成也应当是不同的,它应当是商品生产社会性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如今,这种理解已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所有商品及商品的价值,而正确的概念表述应该是:商品是指在流通领域中可以通过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而商品的价值是指构成商品交换比例的数值.  相似文献   

11.
正(续上篇)四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率规律: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马克思的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理论——亦即所谓"价值转形"理论——果真解决了劳动价值论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矛盾吗?围绕这个问题,自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问世,经济学家们争论了百年有余,至今未已。那么,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究竟是怎样的?该理论究竟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甚至提出"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不能被取代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发展,应该树立科学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学以自然价值理论作为学科构建的基础,为人类反思自然的价值及规范自身对待自然的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以两种不同的主体和向度为标准,自然价值可划分为使用价值和系统价值。自然价值平衡是指自然使用价值与系统价值、自然使用价值内部诸价值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动态过程。它的实现需要自然使用价值与系统价值的平衡,自然各项使用价值的平衡,人类对于自然界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及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由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既具有鲜明的时代针对性,又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从其价值定位的角度来说,具有五个定位:价值主体定位,价值客体定位,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定位,时代定位,可操作性定位。  相似文献   

15.
遭遇"外在性"与"内在性"危机的现代性价值系统呈现紊乱与颓废之势,这无疑影响到了价值观教育的存在空间与意义空间。但是,价值观教育不仅要直面这一"恶"的境遇,还要具有超越性品质。它理应在努力实现自身救赎的同时,对现代性价值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现代社会摆脱困境做出自身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从业人员已成为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的劳动究竟能否创造价值,是近年来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深化对使用价值、价值、生产性劳动等基本范畴的认识,对第三产业的劳动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经济价值问题争论颇多 ,但仍有许多概念模糊不清。现代教育具有经济价值 ,这是由其生产性决定的。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体现出几大特性。必须采取措施实现并增强现代教育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虚拟网络为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妇女的经济地位在原则上与男子平等。但在现实生活中 ,我国妇女的经济参与程度仍较低于男子。造成这种现状的深刻原因是制度之外的观念因素 ,即对女性劳动价值的偏颇认识。要改变女性经济参与的现状 ,即提高女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首先必须改变女性劳动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