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焦     
记得20年前,即将从河北师院中文系毕业时,和一位要好的同学聊天,他问我:“你最理想的是分配到什么单位?”我说:“河北日报。”他嘿嘿一笑:“赖哈蟆也想吃天鹅肉!”我听了并不以为他是在嘲笑,农民子弟哪敢有这个奢望,撑死也不过说说而已。谁想命里还真有这个口福,时隔不久来到河北日报,吃上天鹅肉了。  相似文献   

2.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六十年代河北日报在天津出版时,借印制年画而闻名的津郊杨柳青镇而得名。该专栏“文革”中夭折了。1988年河北日报又恢复了《杨柳青》专栏,由储瑞耕同志主笔。 10年过去了,《杨柳青》已成为河北日报一个名牌栏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在河北农村听到一些地区的党委、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河北日报的政策宣传的一些反应,他们说,河北日报半年来的政策宣传搞得较好,“办得带劲”,“成了我们在执行政策当中不可缺少的拐棍”。不少社、队干部都把报上登的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剪下来,反复学习。为什么河北日报这个时期的政策宣传这样受欢迎呢?我们曾就这个问题向河北日报的同志们作了一番了解,他们谈了三点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有幸忝列第二届全国“百佳”的三位评论员之中,从业务角度论,恐怕同我主笔河北日报一版上的“杨柳青”言论专栏关系最大,这也是我近10年来最主  相似文献   

5.
记得上军校第一年,我爬起“格子”。一年中,倾心撰写了33篇稿件,却没收获一篇“铅字”。我一次次暗暗地问自己:是稿件质量不行?是报社没有“关系”?还是自己不是这块“料”?说心里话,由于很长时间找不出原因,我彻底灰心了。 一天,我从《河北日报》上看到一则征文,看后再也按捺不住激情,也拿起笔写起自己的故事。我把征文要求当作“镜子”,一遍遍地对照,一遍遍地思索、修改。三个星期后,《是你使我转变》一文竟然在《河北日报》上开天辟地第一回“亮相”。没多久,我发现《解放军报》上新开辟一个专栏:“每月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穿越一个甲子的“笔下时光”,今年8月1日,河北日报迎来了创刊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张带着淡淡墨香的河北日报在当时的河北省省会保定出版。60年后,河北日报不断探索大众传媒时代的党报发展之路,已经从一张报纸发展成拥有11报3刊1网站及无线增值服务的现代传媒集团。抚今追昔,让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河北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与时代同行——河北日报60年优秀新闻作品选》,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河北日报的版面设罨,增强其可读性,2003年下半年,采纳专家意见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会决定,在河北日报开辟一块文摘性质的专版,定名为“文萃”。  相似文献   

8.
河北日报1996年9月在报纸版面改版的同时,实行“编采分离”,即从报社编辑部的各专业部抽调七、八位业务功底较强的编辑组成“来稿编辑室”,专门编辑稿件。各专业部一律不再编外来稿(个别部有专版除外),编辑们同驻外记者站记者一样,统统按指标任务下去采访写稿。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我认为“编采分离”是办好报纸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为驻站的一名老记者,我体会“编采分离”最大的好处是:编稿速度快、质量高、不压稿、不丢稿,有利于调动采编人员的积极性、出精品、办好报纸。 过去编辑部的各专业部搞“编采合一”弊病太多,最突出的表现是编辑对编稿兴趣不大,不认真。为什么呢? 因为编辑工作默默无闻,是为他人作嫁衣,不如当记者。既然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14日上午,“保定市试点企业经营者兑现年薪大会”(以下简称“兑现会”)在市政府会议厅召开。《河北日报》、《河北经济日报》、《保定日报》、《保定晚报》、保定人民广播电台、保定电视台、保定有线广播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保定经济广播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也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获得首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的《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的系列言论,我以为就是党报评论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这一点已经世有公认。这个栏目从1994年4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8年半,它的成功实践可以给新闻界提供许多宝贵的经验。当从媒体上得知《<焦点访谈>红皮书》出版发行的消息,我就赶紧去买了一本,而且很有兴味地把它通读了一遍。 收获,确乎不少。这一方面与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焦点访谈”这个专栏节目,且不断从中得到启示有关,同时与我自己在主笔着《河北日报》“杨柳青”言论专栏,可以搞“对口学习”,读起来更感  相似文献   

12.
岁月对他似乎特別多情,年过半百,仍给他一头油亮的黑发,一腔年轻人的热情和使不完的劲。他整天生活在一种冲动、幻想和创造的欲望中。《沧州日报》总编辑张夫培,今年55岁。50年代,他写的稿子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扬。1985年任河北《沧州日报》总编辑时,他已过“知天命”之年了。当“官”的冲动过后,苦恼接踵而来。当时报社是碰见什么抓什么,想起什么千什么,东一榔头西一锤,零打碎敲,忙乱僵化,每天凑版面,一幅照片,一块楷体,堆够完事。群众挖苦说:“报像出土文物,稿像木乃伊”。症结是什么?噢,孙子穿爷爷的鞋,一辈跟着一辈来。说办报,把《人民日报》一搬,照《河北日报》一套,像模子脱坯。未当总编前,他在吴桥写了10  相似文献   

13.
我从1994年到1999年,先后负责编办《河北日报》的“婚姻家庭”和“卫生与健康”专版。这两个专版都是贴近群众生活的版块。在如何把生活版块办得既体现党报的宗旨又办成读者生活的顾问和良师益友的问题上,我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 河北日报全体记者会已开了4天,明天就要结束了。借这个机会,我来看望一下大家。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进行“三三三一”活动补课,进一步加强记者队伍  相似文献   

15.
5年前,中共河北省委曾对河北日报提出“不搞自由化,克服一般化”的要求。我想,办好党报,真正做到一个“不搞”,一个“克服”,就会既坚持了大方向,又生动活泼。一“不搞自由化,克服一般化”的要求,是1986年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至今一年半时间,我先后采写了近40篇现场短新闻在《河北日报》的“一线写真”专栏刊发。现在回过头来总结一下,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尝到了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甜头。  相似文献   

17.
标题出彩的总编辑李德存陈俊李德存是张家口日报和张家口晚报的总编辑。他的新闻标题制作叫响河北新闻界,已不是近几年的事了。在河北日报工作期间就有人总结说:“他标的标题形象生动鲜活,仪态悠然,且趣味横生,自成风格。如《一张通告管住了白“喝油”的“电驴子”》...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中旬,河北日报农村部记者郝斌生同志用大信封给我传来两个复印件:一是发表在10月12日《河北日报》三版头条位置的新闻访问记——《田头三盼》;一是中宣部新闻局阅评组关于这篇报道的评介文章。实际上,在斌生没有寄来复印件之前,我就在《河北日报》上读过《田头三盼》了。这篇访问记在我脑海里留下很好的印象,当时就想写点感言,但由于其它原  相似文献   

19.
河北日报于七月初,以群众自我教育的形式,在报上开展了“把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是不是‘小题大作’”的思想讨论。这个讨论是从一封读者来信引起的。四月三十日河北日报上报道了黄骅县羊二庄公社八里庄大队党支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在战争中伤亡的中国军民3587.9万余人。这个滴着血泪的数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我们永难忘记,日本鬼子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我们永难忘记,日本鬼子对重庆的大轰炸;我们永难忘记,日本鬼子在山东、山西、河北等地推行的烧光、抢光、杀光的残暴政策,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无人区”……我作为抗日战争中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抗战日报》(《晋绥日报》的前身)的战地记者,目睹了日本鬼子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1945年3月,当贺龙司令员的部队解放山西岚县东村时,我同县公安局长最先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