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准备教师板书:3+3+35+5+5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每个连加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后,教师明确指出)在连加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就叫做·相·同·加·数。〔评析:通过观察两个连加算式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做了铺垫。〕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摆黄花图片教具。(每次摆2朵,摆3次)每次摆后提问:这是几朵黄花?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有几个2?(板书:3个2)求3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2+2+2=6)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2.
建筑式结构数学第二册78页例1、例2“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教学开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上堂课课外作业第2题:1+2+3,2+2+2,4+4十3,3+3+3+3,思考这些题都是什么算式?找出加数相同的算式,说出相同加数是几,各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小结:在加法算式中,如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3.懂得把同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19~20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与学具:小黄花(6朵)、正方形(12个)、圆形(20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投影出示)。 3+5+4 18+2+3 4+5+2 6+2+7 2.板算:2+2+2+2= 3+3+3+3= 4+4+4= 1+1+1+1+1=板算后回答: (1)加法算式中的这些数(指加数)叫什么数? (2)每个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待点?(板书:相同加  相似文献   

5.
刘悦红 《辽宁教育》2004,(7):103-10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 教学过程 一、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引入乘法的概念 (一)有5盘苹果,每盘3个,怎样列式解答?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第二册第65页例1、例2。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连加,预作准备1.板演:(?) 2.口算:4+1+4 7+3+5 3+3+3 6+6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板演的两组连加式题,说出第(2)组中的两道连加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指出:一样的加数称作相同加数。第(2)组的两道算式都是相同加数连加。(板书:相同加数)  相似文献   

7.
刘悦红 《辽宁教育》2004,(8):103-10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   教学过程   一、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引入乘法的概念   (一)有5盘苹果,每盘3个,怎样列式解答?……  相似文献   

8.
[例1]分数乘以整数 1.9/2的意义是什么?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1.2+1.2+1.2+1.2=()×()。 3.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8×3=()+()+(); 0.3×4=()+()+()+(). 4.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5.根据4个9/2是多少这一命题作图填空:(1)用线段图表示4个9/2;(2)4个9/2,用加法算式来写,可写成();(3)把写成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可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过渡:(一)看图列式:1.书图 2 2 3=72.球图 2 2 2 2=8(二)提问:这两道连加算式中的加数,哪个算式的加数相同?2 2 2 2的加数都是“2”,也就是加数都相同。我们就把它叫做相同的加数连加。“2”就是相同的加数。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在观察与实践中寻找到长长的加法算式可以变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明确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培养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求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算法用乘法。2.认识“×”是乘号,读作“乘以”;正确读出乘法算式;记住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被乘数、乘数、积)。3.背诵2—5的乘法口诀。(二)理解1.懂得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会写乘法算式,懂得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教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并能用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提高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用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教学过程可按以下的思路来安排。  相似文献   

1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张丽苹教学内容:《实验数学》第三册第22-2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读、会写乘法算式。3、能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并能把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4、...  相似文献   

15.
[方案对比]方案A :教师创设“星期天去公园游玩”的场景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自由选择信息提出若干数学问题 ,同时列出算式 :3 +3 +3 +3 ;2 +2 +2 ;4 +4 +4 +4 +4等。师 :仔细观察一下 ,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再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生 :我发现它们都是求一共有多少 ,都用加法来计算。生 :我发现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师 :对。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像这样加数是相同的 ,我们就给它取个名字 ,叫做“相同加数”。你能说说第一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谁吗?师 :你们能不能自己写一道像这样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呢?学生充分交流…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容易。  2.会读、会写乘法算式,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会读、会写乘法算式,能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计算机、维美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看小机灵开着飞机来了,他要和大家比一比,看谁学知识学得又快又好。(出示课件)  师:请你们根据加数的特点,将这些连加算式分成两组,…  相似文献   

17.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6年第3期《跳出“片断”审视教学》一文,笔者认为文中的观点有误,在此提出与黄红成老师商榷。黄老师认为,“只有加数相同才可以改写为乘法”正确,而(3+3+3+3+4)中的加数不完全相同,所以(3+3+3+3+4)不能改写为乘法算式。果真如此吗?根据乘法的意义:b(不小于2)个相同加数a的和,叫做a与b的积,记作a×b或b×a;数a和数b叫做因数;求积的运算叫做乘法。由定义可知,在a×b中,a表示加法中的相同加数,b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在算式(3+3+3+3+4)中,由于加数的个数是5,而加数不完全相同,所以我们不能把它直接改写成有一个因数是5…  相似文献   

18.
这个试验指在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后的教学效果.用的是四省市编写的小学数学第二册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法如下:准备课,①通过教学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加法)与一般加法对比;②巩固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第一教时(新授),①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用围棋子摆学具,围棋子可分上下两行,逐步增加摆的棋子,让学生对于什么是相同数连加及乘法的意义有个感性认识;②看摆棋子的列式比较 2×5 3×5 4×5 4×5 4×3 4×2 对每份数和份数的变化有清楚的了解.第二教时(新授),①巩固乘法意义.通过摆学具进一步弄清被被乘数是每份数也是相同的加数乘数是份数也是相同加数的个数;②让学生看算式摆学具如2×7,7×2,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难点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具学具游乐场情景放大图或课件、乘法算式卡片、若干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入新知1.算式:2+4+5+8和2+2+2+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教师说明:后一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其中的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第一种读法.(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三册P13—P14)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第一种读法以及算式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教学重点:乘法的意义和怎样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理解“相同加数”、“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