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重楼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匀设计实验,对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以重楼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选用U8(8^5)为均匀设计实验方案,考察了加热回流时间、提取液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重楼总皂苷提取的影响.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皂苷进行吸附、除杂和洗脱,收集洗脱液,并用HPLC对洗脱液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2g滇重楼粗粉(40目)用40%的乙醇浸泡30小时后,加热回流20min,抽滤,药渣再重复加热回流7次,合并滤液,减压蒸馏,得粗皂苷浓缩液.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云南省蒙自市期路白乡野生滇重楼根、茎、叶中的Ca、Mn、Zn、Mg和Cu等5种金属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云南省蒙自市期路白乡野生滇重楼Ca、Mn、Zn、Mg、Cu等5种金属元素根、茎、叶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5.53μg.g~(-1)、112.69μg.g~(-1)、53.53μg.g~(-1)、48.89μg.g~(-1)和32.95μg.g~(-1)。不同元素在重楼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重楼根茎粉末为原料,加热回流提取粗皂苷后,用近红外在线检测AB-8大孔吸附树脂除杂和洗脱分离的全过程,并以近红外光谱判别变量为表征手段,将分离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每个阶段收集的洗脱液进行比色和水解,通过离线的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用70%的乙醇对大孔吸附树脂中除杂以后的重楼总皂苷进行洗脱,基本能将重楼总皂苷分为几类有效组分群。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分析滇重楼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现状、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云南省滇重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确保滇重楼药材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滇重楼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回流提取法提取七叶一枝花根茎的主要有效成分重楼皂苷,用高氯酸显色法进行含量测定.设计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总皂苷的影响及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重楼总皂苷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最优提取条件是乙醇浓度7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重楼总皂苷得率为12.74%.实验通过精密度、稳定性以及加样回收等方法学研究进行验证,RSD均小于2%.  相似文献   

6.
以滇重楼的根茎为实验材料,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皂甙浸出过程中的浸泡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剂量、粗粉质量与浸泡用乙醇体积之比等四个因素在四个水平下的工艺过程,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粗粉(40目)用30%的乙醇溶液浸泡36h后,超声30min,粗粉质量与(浸泡)乙醇的体积比1:15为最佳提取条件,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9.50%。  相似文献   

7.
将重楼皂苷类化合物PHAC-A和PHAC-B配制为高、低质量浓度组,以灌胃方式连续给药7 d,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显示,PHAC-A,PHAC-B高、低质量浓度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的影响均高于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PHAC-A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PHAC-B.结果表明,重楼皂苷类化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以PHAC-A的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野生与人工栽培黑木耳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几种方法,实验结果证明:野生黑木耳子实体内可溶性多糖含量高于人工栽培黑木耳子实体可溶性多糖含量.而且野生比人工栽培黑木耳多糖的提取所需时间长.用NaOH溶液和草酸溶液作提取剂可获得较多的木耳多糖.80℃是提取木耳多糖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常见的作物油菜和青菜种子为受体,对滇重楼成熟种子外种皮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以种子发芽率、子叶展开率、抑制率IR值(Inhibitory rate)为指标,判断滇重楼种子外种皮的水提液对油菜和青菜的化感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滇重楼种子外种皮水提液对受体的萌发和幼苗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抑制种子萌发、抑制胚根的生长、抑制子叶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试验用重楼薯蓣皂苷(SY)和偏诺皂苷(PN)对微囊藻毒素浸染的小鼠进行连续灌胃,并通过对小鼠肝脏进行石蜡包埋、制片和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的显微结构,目的在于研究重楼皂苷类化合物对微囊藻毒素(MC)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微囊藻毒素具有肝毒性,致肝小叶结构严重破坏,而重楼薯蓣皂苷和偏诺皂苷对微囊藻毒素所致的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野生猴头菌子实体中粗蛋白,粗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几种主要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猴头菌中蛋白含量高达5.67%,是目前最畅销食用菌蛋白含量的4倍;粗脂肪含量为3.14%,属于低脂肪菌类;微量无素含量均高于当今市场畅销菌;维生素含量丰富,其中维生素C每百克中舍698毫克,远高于一般食用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栽培和野外生长睫毛萼凤的形态和生长表型可塑性.野生睫毛萼凤仙花的形态参数、生物量积累和叶绿素都高于栽培植株.睫毛萼凤仙花通过器官生物量分配和形态参数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睫毛萼凤仙花适宜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来源藤梨根中总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充分利用和开发藤梨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家种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2.19%;野生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为7.93%.结论家种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比野生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结合所在系的实际情况,对开放式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对野生红菇茑和种植红菇茑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野生红菇茑和种植红菇茑中的脂肪酸并进行甲酯化处理,以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对其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红菇茑鉴定出6种脂肪酸,种植红菇茑鉴定出8种脂肪酸,两者主要成分均为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86.32%和73.8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亚油酸进行了定量分析.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V异丙醇∶V乙腈=35∶65;柱温为25℃;回归方程为A=28 056C-181.57,变异系数小于0.35%,回收率为93.9%~97.6%.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的Cu、Mg、Ca、Fe、Mn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用浓硝酸和双氧水作为消解试剂,对比电炉消解和微波消解,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上述五种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微波消解的效果要比电炉消解的效果好,凤阳的金银花微量元素含量为CaMgMnFeCu,蚌埠的金银花的含量为CaMgFeMnCu,且凤阳金银花和蚌埠金银花中的铜、锰含量差不多,但是凤阳金银花中的钙、锰、铁的含量则比蚌埠金银花中的要高。结论:本试验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合于两种金银花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烧杯试验,分别对Al2(SO4)3· 18H2O,Fe2(SO4)3,聚合Al2O3以及1∶1组合无机絮凝剂(Al/Fe)对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除磷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相同,静沉50min,投药量为700mg/L时,1∶1组合絮凝剂的除磷效率高于单独使用无机絮凝剂,TP去除率为95.12%.处理后出水TP浓度小于1.5mg/L,达到GB16889-2008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利用HPLC测定并比较全国各主要产地茯苓药材中茯苓酸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5μm,4.6×150mm)色谱柱,以乙腈和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分析测定了全国11个产地的茯苓药材中茯苓酸的含量.结果:在既定色谱条件下线性范围良好,该方法稳定性、重现性及茯苓酸加样回收率符合要求.鄂豫皖及云贵地区产地的茯苓药材茯苓酸含量高于其他产区,质量较好.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茯苓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和科学保证.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等抗旱性物质对地膜旱作水稻后期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始穗期喷施EDTA、黄腐酸、乙酰水杨酸、CaCl2能延缓叶片衰老,使地膜旱作水稻后期保持较高功能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光合产物积累,促进籽粒灌浆,提高产量,其中乙酰水杨酸处理增产最显著,较对照增产达13.8%.  相似文献   

2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雪菊中总黄酮含量。方法:将雪菊分别用6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雪菊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为20.74%。结论:雪菊的总黄酮含量比其它菊花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