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屯溪方言中以“着”代“了”,“着/了”相通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屯溪方言中的“着”同时兼有北京话中“着”、“了”两种用法。其一身二任的用法似来源于安庆官话。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把”字作为动词、介词以及量词的用法在安庆方言中均有体现,此外,安庆方言中“把”字的用法还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在动词词性上,它所表示的动词义更加丰富,可以替代多个动词;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还具有介引双宾语中直接宾语的功能;在量词词性上,它可以表示动量词“遍”、“次”等,及与数词“一”组成“一把”表示副词“一起”义。  相似文献   

3.
“被调查人大多对普通话表示肯定,同时认为黄梅戏唱词与道白应坚持安庆方言的重要地位;老年人对方言的认可度比年轻人高”等调查结果折射出当前黄梅戏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观众年龄偏大、观众群逐渐缩小、语言的地方风格越来越模糊”等.鉴于以上问题,一是无论黄梅戏的剧本创作还是舞台表演都应立足于安庆方言的音韵特点;二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庆方言积淀了安庆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语言资源,急需加以保护和传承,这既是对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也是促进黄梅戏传承和发展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4.
1.户县方言以“着”字煞尾的祈使句里的“着”字,常常可以用“上、下”两字来替换,但是“上、下”两字局限于出现在“把”字句里。2.户县方言具有表示将然、已然时态的“V+着+V趋”式和“V+的+V趋”式。3.户县方言的“住”字也可以表示持续意义。4.户县方言的“动宾短语+开/起”式的变体还有“动宾短语+行”等形式。  相似文献   

5.
《河北自学考试》2003,(2):45-48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列方言中属于非官话区方言的是犤犦A.南京话B.兰州话C.南昌话D.昆明话2.属于舌面音的声母是犤犦A.dtnlB.zcsC.bdgD.jqx3.声韵相同调不同的一组字是犤犦A.悔—诲B.包—褒C.绩—寂D.袭—媳4.下列各项中,“处”都读作“chù”的是犤犦A.处分、设身处地B.处方、泰然处之C.处所、绝处逢生D.处理、养尊处优5.下列汉字中,由四个音素…  相似文献   

6.
安庆地区方言作为区域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内涵,是区域文化符号和活化石,对其保护与传承意义十分重大。然而,纵观安庆地区方言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形势却不容乐观,表现在各方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措施不得力。因此,对安庆地区方言的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要以保护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安徽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为契机,依托"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积极推行双语教育,让方言文化深入到青少年教育的各个方面,深入到社区和群众身边,树立方言文化自信。还要充分调动地方高校和智库的力量,促进方言保护与传承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与常态化。要搭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顺风车,积极推动安庆地区方言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黄梅戏艺术孕育、成熟于安徽安庆地区。黄梅戏舞台道白、唱词及声腔与安庆方言水乳交融。无论是音乐行腔的节奏掌控、唱词道白的合辙押韵,还是剧种个性、地域文化的呈现,黄梅戏无一处不受到安庆方言的浸染和渗透。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不但不能淡化安庆方言因素,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方言特色,同时还应将安庆方言作为黄梅戏的语言生态加以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安庆一中数学特级教师程乐根从外表看很平常。年近50的他,个头不高,体型偏瘦,有时不修边幅,貌不惊人,且一口浓重的安庆方言.不过,当你了解他的一切后,定会对他肃然起敬,刮目相看。程乐根的口碑首先是为人师表。他的教龄27年,从小有名气到大有名气已有20多年了。20多年来,他坚决拒绝“谢师宴”,仅有的一次,几乎是被热情的家长“绑架”去,他才不得不应付了一下便匆匆告辞。  相似文献   

9.
猜数字     
一、课前絮语:用“眼睛”拍下的“照片”可以写成文章我常常对同学们说:“记叙文,其实是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手来写的,特别是眼睛,用得最多。”我们的眼睛好像是一架“照相机”。眼睛把“看到的”东西都“照”下来,放在脑子里“保存”着,到写文章的时候,只要把它们“翻印”出来就成。早上,当你背着书包上学去,一路上,请你张开你的眼睛“照相机”,连续“拍摄”各种各样的“镜头”。看看都能拍到些什么?数数看,有多少张精彩的照片?1.来来往往的车流;2.熙熙攘攘的人流;3.警察叔叔在马路中央紧张地指挥着;4.马…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方言的词汇研究有“考本字”的传统,本文通过多方论证,认为永州方言中表示“水溅人”这一意义的不是“溅”字,“灒”才是其本字.本文从一个方面指出了在方言中一直存在的用训读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一天,我正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校长领着一个孩子走进我班,告诉我班里转进一名叫方芳的新生。我微笑着看着这个孩子说了声“你好”,并伸出手去触摸她,她却一脸惊恐地躲开了。旁边的爸爸看到了,斥责道:“你怎么不向老师问好呢?”孩子怵怵地看着爸爸,默不作声。我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们还不认识嘛。”在她爸爸走的时候,我提醒她和爸爸再见。从孩子稍带哭腔的声音中.我听出了她浓重的方言腔。  相似文献   

12.
运用《广韵》《汉语大字典》《汉语方言大词典》等古今字书辞书,考释《安徽安庆方言同音字汇》中十六则未考或误考的安庆方言词的本字,可为印证古代文献中某些词的词义提供鲜活、生动的方言语料,具有文献学和校勘学价值,对于了解安庆方言词汇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桥在二十五省市数学竞赛中获得了我省第一名!”消息传到古城安庆,在王桥就读的安庆一中和他的母校红旗路小学,人们传颂着、赞扬着这只展翅起飞的春燕。  相似文献   

14.
湖北黄冈方言中所谓的复数后缀“和你”,实际上是“伙里”的轻读,而人们出现的记录错误则与该地方言轻声的性质和“里、你”同音有关。文中讨论了“伙里”及其省略形式出现的条件,指出了有关文章中出现的一些疏忽。  相似文献   

15.
汉语方言完成体和持续体的标记兼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安庆型,来源于近代汉语的"著";一种是丰县型,来源于近代汉语的"了"。安庆方言的持续体标记"着"兼表完成体是存古现象,而丰县方言完成体标记"喽"兼表持续体是后起现象。丰县方言的"喽"使用频率高、多功能性显著,经常搭配虚词"唻"和"啦"表达相应的体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阿坤俱乐部     
(一)你能填出各种各样的“看”吗?1.言观色2.死如归3.物思人4.影自怜5.文生义6.前顾后7.目结舌8.一无余9.面面相10.目口呆(二)请“挖出”下列广告中的“地雷”:1.无胃不治、无所胃惧、保胃健康高徒与名师老师把某生叫到办公室,叹了口气,说:“你看看你写的作文。唉!我像你这个年龄时,已在报上发表不少文章了。你怎么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好呢?”学生想了一下,说:“老师,据我分析,那是因为你的老师比我的老师水平更高的缘故吧!”(王振邦辑)妙答上课时,老师问:“一件衣服8元,照这样计算,两件衣服多…  相似文献   

17.
安徽安庆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安庆方言语气词数量众多,能表示陈述、祈使、感叹、假设、停顿等多种语气。具有多功能性,特色鲜明,本文对此作了详尽的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龙岩方言的助词在方言研究中颇具特色,本文举其突出的“仔”、“侬”、“着”、“哩”、“Zao”等字加以分析,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棹"?     
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5页注释瑏瑥说:棹是“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相似。”第95页注释⑦说:棹“原意是船桨。”棹究竟“似桨”还是“是桨”?同一本书的注释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呢?查一查常见的工具书,发现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桨,如:1.《现代汉语词典》释“棹”为“桨”;2.《新华词典》说棹是“划船的长桨”;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说棹是“船桨”;4.《应用汉语词典》释义同上;5.《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说棹是“广州等地方言,船桨。”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棹是“船桨”;7.《汉语大字典》释义同上;8.《古汉…  相似文献   

20.
如果一名女中学生眼神怪怪地冲你叫道:“你真是‘偶像’!”你可千万别急着得意,因为校园方言里,“偶像”不是通常意义指的黎明、郭富城、赵薇等帅哥靓姐,而是“令人作呕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