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媛  李绘 《职业圈》2007,(24):92-93
文章通过舞蹈常识、舞蹈编导个人素质、培养优秀的舞蹈人才等三个方面对怎样创作优秀舞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艾茵  韩露 《文化学刊》2015,(4):102-104
极具特色的"赛乃姆"是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以刚柔并济、善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热情奔放、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本文旨在感悟"赛乃姆"舞蹈动作的要领、情感表现、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探究整个新疆舞蹈的艺术特征、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民风。  相似文献   

3.
高校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综合素质越来越被强调,我们也已清楚地认识到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而舞蹈作为美育的手段之一,又有着其特殊的功用与意义.笔者立足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之现状,从舞蹈教育的愉悦性、和谐性、创新性三方面,深刻地分析了开展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以期其日后更进一步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场文化活动具有群众性、综合性、包容性、休闲性和参与性,起着宣传、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最大特点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时尚潮流.也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广场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中历史最为悠远、最富活力的一种活动形式.新时期,文化广场具有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了群众文化体系的一大核心构成,对群众文化品牌的构建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在简要概进广场文化的功能和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立足于广场文化的群众文化品牌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群众文化已经发展成为当代文化的几种主要形态之一.建设和谐的群众文化,就是在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的社会实践主体按美的规律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在社会化满足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人民群众在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的稳定文化心理和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7.
武警西藏森林总队为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以提高官兵文化生活质量为着力点,以增进民族团结为契机,结合部队和部队所在地的民族特点,广泛开展:“会说藏族语言、会跳藏族舞蹈、会唱藏族歌曲、会守藏族民俗、会交藏族朋友”的“五会”警营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8.
自我享用,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群众文化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后需要以自我娱乐实行自我调节与自我完善.人们的文化活动被这些需要所驱使,就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朝着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继而产生属于群众文化范畴的行动,以获得自身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发挥了丰富群众生活及活跃群众思维的巨大作用.基于此原因,文章从以人为本、拓宽思路、加强引导、不断创新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基层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潘杰 《文化交流》2009,(9):58-62
她是一位舞蹈艺术家,又是赫赫有名的中华文化传播者。现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州长给她颁发奖状,居民纷纷把子女邀去请她传授中国舞蹈。今年73岁的沈蓓成了一颗暮年出奇迹的舞蹈教育明星,照亮了别人,也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的《德清扫蚕花地》新近出版. 德清蚕桑史起源可追溯至距今五千年前马家浜文化晚期新石器时代.扫蚕花地是集众多桑蚕民俗之大成的民间歌舞,至少也有上百年历史.2009年,德清扫蚕花地习俗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还入选《中华舞蹈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浙江卷》等书籍,享誉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2.
张美玉 《职业圈》2007,(2S):19-20
舞蹈是人体艺术,是抒发情感和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艺术。要想提高舞蹈的审美能力要求欣赏者必须做到:深入生活。品位动作的美;提高艺术修养,深入意境,进入舞蹈审美的最高境界;观赏优秀作品,融入深层境界。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群众文化工作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文章分析了群众文化工作和金融危机之间的联系,指出了金融危机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潜在影响,并提供了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邱娟 《职业圈》2014,(35):64-65
“文化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实践的核心发展目标,群众文化作为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精神纽带。将群众文化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群众文化的概况、重要性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赵蕊 《职业圈》2014,(24):128-128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促进基层群众的文化发展,对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素质文明具有积极的意义。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关系到基层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基层单位组织文化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当前,广场舞等文化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和喜爱,逐渐成为基层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也为构建幸福和谐的社会提供了帮助。本文就如何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群众舞蹈是相对专业舞蹈而言,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性。 其一,是空间的广阔性。同专业舞蹈只能在舞台或电视晚会上演出不同,群众舞蹈具有空间的极大广阔性,工厂、矿山、机关、学校、军营、社区有群众舞蹈,舞台、广场、马路边、江畔、公园、海滩、火车上、轮船上也有群众舞蹈,单位舞会、朋友聚会、家庭舞会还有群众舞蹈。内地、边疆、城市、乡村、大森林、大草原、大油田、平原、高原同样  相似文献   

17.
钱雷冰 《职业圈》2011,(32):21-21
一、清醒认识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明确主攻方向。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专业艺术来说,群众文化工作面向基层、范围最广、服务对象人数最多,抓住当前群众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功能、作用,对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筱爱 《职业圈》2013,(29):12-12
企业群众文化是推动企业奋发向上和谐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企业文化的家园和坚实的大地。目前有些企业的群众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程家跃 《职业圈》2007,(4S):206-207
新形式下的高师舞蹈教育,教师的作用是重要的,教育多元化手段是关键的。引导学生有目的学习是必要的。以教育发展观来指导我们高师舞蹈教学的多元化手段的运用是文章要阐明的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冉 《职业圈》2007,(4S):102-104
文章从五个方面对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这种珍贵的、体现人性光辉的舞蹈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