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的感情,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若能重视并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尊重、热爱和关怀学生,就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心"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实施情感教育,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尊重学生。这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建立信任和沟通渠道的前提。过去,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教师的话学生必须听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也基于学生学习上的表现,成绩好的学生,教师都会喜欢,对成绩差的同学,有的甚至挖苦,讽刺。这样做的结果使这部分同学丧失上进心,自暴自弃,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教师的爱心要面对全班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个同学都有自尊,都是要求上进的,但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尺有所短、寸…  相似文献   

5.
一个素质较高的人,首先是一个爱心、责任感强的人,有爱心、责任感强是一种个人的品质,是一种对社会的态度,是一种信念和情感的体现,更是一种主人翁、主体积极性及自我价值实现的表现形式。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爱心教育,教育学生做有责任感的人,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主人”意识一旦在学生身上形成,就会产生极大的能量和教育效应,并成为他们做人的基础。作为班主任教师,其爱心、责任感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要爱业、敬业;二要爱生、重生。班主任要在学识上服人,言语上服众,行为上堪称楷模,角色上有如慈母般的胸…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对客体事物在心理与态度上产生的反映。良好的情感 ,不仅促使人们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 ,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 ,使人有尊严地生活。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凭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引领学生感知体悟 ,激励学生表情达意 ,以达到丰富情感 ,培养移情能力 ,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的教育目的。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构成三维动画。教师与学生在共同的教学活动中 ,必然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课…  相似文献   

7.
一、注重情感教学 1.教师要有爱心、耐心、诚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情感的影响下进行的,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教师的情感为转移,如果教师把爱心寓于教学之中,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动作、表情,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信任佩服的感觉,学生就会以积极主动勤奋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耍多一些真诚的关怀和帮助,给学生以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变“厌学”为“肯学”,变“肯学”为“好学”。这样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浓厚,从而产生学习几何的激情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智力障碍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并且能在社会生活中,应用到他们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方法。这就赋予我们教师在教学生“读”、“练”时,“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的理念,与实际生活相紧密联系。善于运用“启动效应”,设计揉合有趣味性的启动线索,在“趣”字上做好章。  相似文献   

9.
浅谈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 ,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 ,我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教育是人与人情感上最微妙、最细腻的相互接触 ,教师自身的情感、品格、为人对学生人生观及个性的发展影响极大。教师对学生要关心、尊重、理解、信任 ,这会使学生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 ,并产生模仿意向。学…  相似文献   

10.
情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们因对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具有很强的感染功能。情感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手段。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情感互动的过程,它是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的创作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的融合。教师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把阅读和写作课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就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并通过情感的感染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得到美的享受,受到情感教育。本文针对语文教学中应该着重唤起学生哪方面的情感,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情感教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我在负责学校办公室工作中,向不少教师学到了关于如何教育疏导后进生的丰富经验,仅将其中最深刻的点滴记录于后。1.具有一颗爱心这是不少优秀教师对待一切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凡具备这种思想感情的教师,他们的“爱心”天平是公正的,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父”或“母”的爱心,从不歧视后进生,因此其教育效果就不同凡响。2.不持一概否定的态度优秀的教师,他们在转变后进生时,只是寻求他们的闪光点。他们认为:任何落后的东西都有其先进的一面,差生也概没例外。3.不忽略细微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古之名言。不少人的变质、变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成功的教师注重“浓缩”多种情感与学生进行有深度、全方位的交流。这种浓缩的情感应当包括三种:一是教师的“爱人之情”,二是教师讲授中的“感人之情”,三是教学中的“审美之情”。一个好的教师,可以将这多种情,传达给学生,并使之内化在深层素质中。   教师的“爱人之情”。一个教师如果不爱自己的教学对象,对学生没有满腔的爱心,他的教学是很难搞好的。只有具有爱的深情,教师才会更好地备课、讲课,从各方面提高自己。这种爱心会渗透到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学生们能强烈地感受到…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厌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急速下降,间接后果则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及人生价值。作为起始年级的教师,有效地遏止七年级学生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的萌芽,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学校的稳定发展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用充满爱心的教育,形成师生间稳定和谐的“情感场”,使学生充分体验快乐中的数学,养成愿学、乐学、善学的情感态度,真正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基本出发点,切实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教师要和学生拉近关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通常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教学,但是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也要培养学生的素质。比如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有巨大优势的。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情感教育素材,课本里蕴藏着大量的情感事件。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将会达到显著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在力,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笔者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目标列入课程标准中,使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教育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教师在情感教育中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地理教学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认识历史知识的同时,产生主观体验.促使其情感发生变化,产生积极情感,这已经成为我们历史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9.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深深地隐含了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以它作为行动的动力,能够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无论是与学生谈心,还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都必须注重情感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重视并积极实施情感教育,尊重、热爱学生,就能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亲切感和认可感。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