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记者王劲松、唐旬报道:中国科技大学根据七年来创办少年班的实践,最近决定,和北京景山学校、江苏苏州中学,共同创办大学少年班的预备班,并已开始招生。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进一步做好智力超常少年的早期选拔工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智力超常少年的完整的教育体系。目前,已有不少考生到景山学校报名,报名工作将延续到四月底截止。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超常教育的实践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办,始于1978年3月,对当代超常教育进行了成功探索和系统研究,是中国教育史上有世界影响的一项创举。文章以超常人才的客观存在和现代心理学、人才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总结了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的过程和经验,对其进行了思考和研讨,并展望了二十一世纪中国超常教育之发展,提出要继续积极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超常教育体系,为智力超常少年创造更多提前深造、脱颖而出的机会与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明富 《文教资料》2008,(36):146-148
自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招生以来,超常儿童以其自身的特殊性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我国超常儿童的定义、数量、心理特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探索超常教育始自1985年,这是在我校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国科技大学办少年班的经验而搞起来的。我们的招生地域很狭窄,基本上不出一  相似文献   

5.
从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以来,我国的超常教育事业,从无到有,日渐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实践呼唤着理论,  相似文献   

6.
从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大学少年班以来,我国的超常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在我们总结十年来的超常教育的经验教训和探讨如何使我国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超常教育的若干问题反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 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招生以来 ,超常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中国超常教育发展过程中 ,必须反思的五个方面的问题 :(1)超常教育的本质 ;(2 )超常儿童的选拔标准 ;(3)超常教育的目标定位 ;(4)超常教育的运作模式 ;(5 )超常教育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8.
超常教育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目前一项全新的课题,我校超常教育基本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从培养目标、性质、学制的定位、课程的设置、超常少年的测试选拔、超常少年智力综合素质的跟踪调查等方面着手进行。  一、构建运作框架,为超常教育模式定位  (一)培养目标我校少年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与个体特长的充分发展相结合,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他们既成为大学少年班的优秀新生,又能在将来成为创新型拔尖人才。(二)办学性质少年班办班性质属于我国超常教育中的中学基础教育范畴,教学内容既考虑中学…  相似文献   

9.
本报合肥专电(记者王霄鹏)如今,超常少年考进高等学府,在我国已不再是新闻,然而,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出色成绩又一次引起人们的注目。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为我国智力超常少年提供了一个提前进大学深造的机会。至今9年已开办10期,招收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学生358人。入校时,年龄最小的11岁,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中国科技大学86级少年班学生进行了16项个性特征测试与分析,同时选取科大86级本科生及附中高一学生各一组进行了对比测试与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显明的科学确定性,与少年班超常教育的实际基本相符。86级少年班学生较对照组的非智力个性品质优良,并为超常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自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以来,全国相继有12所高校增设少年班。现在,我校少年班的第一批“产品”即将接受社会的检验。回顾他们成长的历程,对我们的培养工作进行反思,是不无教益的。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正确处理超常教育中的两个关系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一谈起英才教育(俗称“神童教育”),人们就会想起我国的“英才班”(俗称“神童班”),包括大学少年班和中小学的超常教育实验班。“文革”结束后,我国百废待兴,急需各类人才尤其是科技英才,中央提出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办少年班,将一些早慧的中学生集中到大学学习。1985年以后,又有12所大学加入,举办了少年班。大学少年班需要生源,于是有一些中小学开始举办超常教育实验班,与大学少年班相衔接,为少年班提供生源。  相似文献   

13.
智力测验是燕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重要科目,服务于燕京大学选拔和培养精英人才的目标。通过对考生进行智力测验,考察学生适应大学教育的潜在能力,并依据测验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燕京大学不仅增强了招生考试的科学性,更显著提高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质量,为精英人才的涌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产生了广泛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教师的发现 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创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不少家长、老师和干部发现周围的超常儿童时,就写信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希望得到学校的指导和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少年班每年要收到1500余封推荐信,其中教师推荐占大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 实验课题的提出 1984年人民日报报导了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大学少年班并取得成功的情况。不久,清华等十几所院校也建立大学少年班。 得知这些情况后,我们从教育系统工程的角度考虑了三个问题: (一)考取大学少年班的学生,由于缺乏系统正规的小学和中学教育,难免出现一些缺欠(如知识不系统、集体意识差,动手能力差等),这会给上大学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少年班招生测试,对选拔具有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理解力强、精力充沛、智力早慧超常之特点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谈谈我们在命题工作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7.
少年班的创办,为全国智力超常少年提前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入学后的良好理论教育使他们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许多优秀少年在较短的时间内以优异的成绩学完了大学课程,提前毕业到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实践证明,少年班教育有利于智力超常少年的培养和健康成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却使部分少年班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成为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以至影响了一些学生才智的充  相似文献   

18.
1978年3月,在经历了十年动乱后,正当我国人民迎接“四化”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勇于改革的中国科技大学这块教育园地里,少年班应运而生了。十年来,少年班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开拓前进,茁壮成长。少年班的建立填补了我国超常教育的空白,为我国教育史谱写了新的篇章。十年来我校少年班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立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大和南京大学联合倡议发起的“中国首届超常教育学术研讨会”于1988年5月23日至28日在合肥召开。现将会议基本概况  相似文献   

20.
天才儿童的识别和培养,是超常教育中,众所关注的难题,1987年10月,西德慕尼黑大学心理系教授A.Hellev先生及E.Hany博士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讲学,专门论述了这一问题,根据顾士渊老师口头翻译,现归纳正理如下。 A.Hellev教授曾做过小学,中学教师,进入大学后专门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咨询工作。他说:关于天才儿童的研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和欧州开始的,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