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多 《声屏世界》2006,(10):38-38
经过六年的积累和不懈努力,我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一位主持人,而且是一位爱心频道的主持人。更让我兴奋的是.在我实现梦想的同时,还能看到那么多的孩子们在“超级童星我最红”这个舞台上放飞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予新 《航空档案》2004,(11):111-112
“If I had wings,I fly with Angle”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能够展开自己的双翅,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梦想虽然美好,但若想实现恐怕得等到可实行基因重组之后了吧!可飞行模拟游戏的出现,可以说帮我提前实现了这个梦想。  相似文献   

3.
放飞梦想     
陶铭 《记者摇篮》2005,(12):22-23
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很小的时候就想到其他的城市去走走看看,父母经常有意无意地告诉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天下需要我知道的趣事很多.培养了我强烈的好奇心.也培养了我想做为一个见多识广人的梦想。  相似文献   

4.
王岳川  刘锋 《出版参考》2007,(11):50-51
我是从四川的“知识少年”成为北大教授的。 1977年高考前.我在四川省安岳县某单位工作。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时,我们那一代知青都觉得没什么前途,快二十了高中毕业下乡或工作,觉得一辈子也就这个样子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0,(4):25-28
当我站在台侧,看着台上选手从容不迫、各具特色的临场表现,心里叹服:能与他们同台,对我来说,就已是幸事!比赛结果,早已变得不重要。作为一个从业已19年的广播人,此刻,我觉得有八个字很重要,那就是:敢于梦想,贵在坚持。从业19年,让我尝尽了“敢于梦想”的甜头,  相似文献   

6.
绿色军营不能没有梦想,金色年华不能没有希望!当一名名尉其实的军事记一直是我的梦想。然而,命运总跟我作对,从军15个年头.我当过战士、班长.上过军校,当过排长、副连长、指导员,设有一项工作与记沾边.有时也兵能是记记日记、办办板报.就算是过把记瘾”了。  相似文献   

7.
(三等奖)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艘没有帆的船;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副没有色彩的画;人生需要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13亿中国人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那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我,作为一个兰台人,我也有我的"兰台梦"。我梦想着,宽敞明亮、现代化的档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05,(23):35-35
热爱生活的我十分渴望精彩的数码影像生活.静态的意境与动态的美感都是我所追求的。然而当前主流DV的价格还是相对较高.而且权衡之下我更加需要一款DC来辅助日常工作。既然佳能的PhotoDV能够实现不错的静态拍摄功能.那么DC能否实现动态拍摄呢?带着这一梦想我找到了佳能最新上市的一款长焦数码相机PowerShotS2IS,这款刚刚“娶进门”的宝贝让我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9.
13年前,我开始拥有了一个称呼,叫“记者”。记得,领到记者证那天,我骑着自行车,在故乡哈尔滨的小路上狂奔。抬头看看天,觉得天是那样蓝,身边,是夏日轻柔的风。那时,我才22岁!从十几岁起,看到从事新闻工作的父母忙碌的样子,甚至除夕之夜都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就知道当记者很艰辛,更觉得这个职业很崇高。因此,人生立下的第一个职业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甚至,心底里,我把这个职业当自己的生命一样热爱。觉得这是我此生的寄托。12年后,34岁的我登上了范长江新闻奖的领奖台。接过范长江新闻奖奖杯的时候,我的心里涌起很多感慨。没有人知道,这个奖…  相似文献   

10.
李安的色与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戎戎 《新闻世界》2007,(11):33-34
《色·戒》的海报最终确定时.李安在“色”与“戒”之间加上了一条分隔线.代替了原来的“,”。他觉得,张爱玲的原意,应该是这样的:“她只是把它区分;它原来应该是个句点,当时,出版商因为以前用过这种用法。所以为了要区隔.就给它打了一个逗点。我觉得,应该按照她的意愿做一个区隔。”[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梁策 《航空档案》2005,(6):62-63
人类实现从地面飞向空中的梦想,用了长达3千年的历史,但是把飞机用在战争上仅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实现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两年以后,也就是1905年.他们就开始向美国陆军兜售他们的发明,但遭到美国陆军的拒绝。于是就给欧洲在战争当中使用飞机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当年我有许多梦想:教师梦、作家梦、记者梦……无奈那时我在农村生活,脸朝黄土背朝天.梦想虽多,难以圆梦.但最希望的梦是解决商品粮户口走向城市的梦.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底.我在人民网开了博客。有博客.就放一些文章进去.供大家批评指正。其中一些文章还在人民网的栏目上发表,我觉得很荣幸。因为.我对人民网素来仰慕,这可是咱们国家第一大报的网站.影响很大。写文章的时候,我有时也会用它的信息作论据.坚信它的真实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更让我荣幸的是。我的小文《都是毕福剑惹的祸?》在人民网发表后.还列入了“新闻排行榜”和“网民热评排行榜”。后来.几乎每有文章在人民网发表,都会被其他网站转载。  相似文献   

14.
圆我的梦想     
妈妈曾是一名图书馆管理员,记得小时候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妈妈工作的图书馆。那时候觉得那里的书可真多啊!读也读不完,又宽敞又明亮的阅览室,令我神往,在我小小的心灵里就有了一个梦想,长大了也要象妈妈一样在图书馆里工作。时间流逝,如今我已成为一个图书管理员...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中“阵雨”是“Shower”.跟“淋浴”一个意思,当我一路小跑冲进肯尼迪政治学院大门的时候,觉得这个通感真是很有道理的。已经快九点了,一路上就担心迟到,当电梯门打开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捋着湿嗒嗒粘在额前的碎发.慌乱中一扫,狭小的空间里,一个熟悉的老男人拂手站立——Oh my god,不正是丹拉瑟么。  相似文献   

16.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37):88-88
“008”眼中的滑翔伞飞翔运动: 相信每个人从小都有飞上天空的梦想,这种梦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出现在儿时,而我的这种梦想却一直伴随着我长大。直到1996年,我在报纸上无意看到昆明有家滑翔伞飞翔俱乐部,马上就去联系,了解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项运动。虽然当时由于装备较差,最长只能在空中停留一分钟,但当双脚离地、在空中任意翱翔的那一刹那,就足以让我兴奋好久。  相似文献   

17.
英雄与梦想     
刘君 《四川档案》2014,(3):51-51
<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鲜血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早在孩提时代,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的名字和光辉事迹,早已深深铭刻在我童年的脑海里,我的心中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梦想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英雄,梦想有朝一日亲眼目睹英雄的光辉形象。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档案馆从事档案史料的编研工作,我先后参加编写了《四川革命历史文件汇集》、  相似文献   

18.
写作的坎坷     
很早,我就梦想写作。然而,生长在贫困的山区农村,受到的化教育十分有限。现在回想起来,当初的想法的确只是我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使人发狂,网络是一处让人发狂的地方,网络可以实现你无法实现的梦想,网络是我的梦工厂。  相似文献   

20.
岁月的痕迹     
从初中开始就有了记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的快乐、忧伤、希望、惆怅.和那些少年时代的不想让人知道.连自己都未必明了的心情全部付诸文字。写完合上日记本,就如同合起了许多的心事,一身轻松地回到现实.做人们眼里那个心无城府,笑容灿烂的女孩。只有日记知道,那女孩有着怎样的梦想.怎样的忧伤,怎样的心事.怎样的秘密。那时候的我是不会想到档案的。档案只跟坏孩子有关系:在他们闯过祸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