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族档案是档案的一部分,是社会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名门世家都有家族档案。西方名门家族的兴盛及其在世界范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皆源于他们世代相传的家族文化传承。其文化传承主要表现为拼搏、团结、勤奋的家族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这对世人起到了与家族人同样的惊醒作用和启示作用。研究和整合碎片化的西方家族档案,实现它们的文化价值,传承优秀家族文化,从而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
裴氏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秦汉的发展,在门阀制度鼎盛的魏晋,裴氏家族达到了历史中发展的顶峰。裴氏家族特有的家族文化是文学的一部分,其文献编纂,更是历史中辉煌的明珠。  相似文献   

3.
周青玲 《兰台世界》2014,(7):109-110
裴氏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过秦汉的发展,在门阀制度鼎盛的魏晋,裴氏家族达到了历史中发展的顶峰。裴氏家族特有的家族文化是文学的一部分,其文献编纂,更是历史中辉煌的明珠。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了一个历代相承的累积过程之后,至明末清初,麻溪姚氏已成为桐城一地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族,呈现出繁荣的文化面貌.麻溪姚氏家族文化的兴盛与家风、家学、教育等内在家族因素密不可分.诗歌作为姚氏最为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在明末清初的龙眠诗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与桐城诗歌发展关系密切.姚氏家族文化及其诗学贡献的梳理,对于解读明清家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谱牒档案是家族记载氏族或宗族世系的档案,又名家乘,包括族谱、宗谱、家谱。谱牒作为正史的补充,是人类社会文化活动的原始档案记录,它广泛涉及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历史、思想模式、价值标准、经济状况、礼仪习俗、文化层次等等,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社会学、历史学和  相似文献   

6.
明清海宁查氏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在文学和文化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藏书在查氏家族向文化型家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家族家学的传承和家族人才的辈出。海宁查氏家族藏书有着显著的特点,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继我国历史上官府、私家、书院、寺院四种藏书类型之后,首次提出第五种类型:家族藏书。且通过清人中期安置安徽泾县朱氏建“培风阁”家族藏书事例,揭示了其家族藏书重教,改变了七百年来基本的农耕和商贾为业的家族人员素质结构,不但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学士,而且 产生了封疆大臣(朱理)和全国一流学者(朱存)。这一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史记和人物传,家谱又是一个家族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李方方 《大观周刊》2011,(33):21-21
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家”的“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地狱般的惨苦状态,鲁迅为家族的吃人和没落,为没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而深感痛苦和绝望,表现出了极度深广的忧愤和焦虑,这种家族文化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正是要详细解读《狂人日记》中的家族文化,揭示鲁迅对传统家庭制度的最全面最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新闻天地》2010,(8):34-40
本期讲述有"中国第一文化家族"之名的湘潭黎氏家族,从清末民初到文革结束这段历史时期中"黎氏八骏"的人生传奇,让我们再一次重温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文明兴起的过程,也感受那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兴盛而奋斗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清雍正乾隆年间,天津查氏家族盛极一时,其于沽上建水西庄延揽南北往来文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其中的文献活动以文化世家雄厚的财力和深厚的底蕴为依托,围绕文献收藏、书籍刊刻和文献利用展开。这些活动不仅与家族文化紧密联系,承担着家族文脉传承的责任,还与水西庄各类文化活动互为支撑,共同促进水西庄文化的兴盛,从而突出水西庄的文坛地位,并带动津门地域文化的繁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宋代乐山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五个家族成员的学术成就及其藏书情况的考察,探讨了私家藏书与学术文化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档案馆接收襄州区程河镇乔庄村村志——《襄阳乔庄乔姓考》,此书以翔实的资料和科学的考证,浓墨重彩地记录乔庄村的变迁和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现了襄州区程河镇乔氏家族为集聚地的村落历史。以乔氏家族文化考证的形式表现村志村史,记载了乔庄村360多年沧桑岁月,它不仅是乔氏家族的家谱,而且是乔庄村的村志。作者著书传史,将乔氏家族历史追溯到明洪武三年(1370)始祖乔  相似文献   

14.
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团体记载本宗旗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它按照一定体例编写,主要记述家族的姓氏源流、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以及家族成员在科举、仕宦等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等等,也可以说这是比较真实反映家族历史面貌的家族档案。浙江《吴兴钱氏家乘》和《金氏如心堂谱》,是清以来重要的珍贵家谱。  相似文献   

15.
当华人首富李嘉诚在重庆赚得盆满钵满的时候.香港第二大家族霍氏家族终于也坐不住了.加速了投资内地的步伐。先是霍震寰多次考察武汉等地,继而霍氏家族成员、香港霍氏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霍文芳挂帅在北京设立了六宝(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重点关注商业地产、矿产资源、文化传媒、高新科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倡导家国一体,推崇守法明礼、重教亲传、鼓励修身养性等优秀理念,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应对中国传统家谱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正确认识,积极利用,科学传承,突出中国特色,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魏东 《山东档案》2013,(5):58-60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都有浓浓的寻根情结: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依据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这就是家谱。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她体现的是一个家族血脉的生命史,记载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人应当如何生活”展开讨论,提出以孔夫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应对当下人生危机的关键。而这一传统文化的要素就是血缘、情理、入世“三大文化基因”。血缘、家族是中国文化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形成了中国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结构。这既挣断了原始社会的氏族纽带,具有文明社会“国”的性质,但又继承和吸收了人类在原始社会中所形成的氏族关系的血缘传统,这是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的根本差异的体现,也是对中国文化深刻了解的起始。第二个要素情理是血缘、家族的逻辑。在中国,情的传统非常深重,家族的逻辑就是情感的逻辑。同时,情要通过理的疏解,才能获得合理性。第三,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入世的。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而道家的隐世和避世是为了更成功地入世,其根本的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佛家主张出世,但是其实质并不是要走出这个世界。而是要摆脱尘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扰,达到人生的永恒,往往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避难所。本文最后得出结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要把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等“五理”相统合。  相似文献   

19.
文化·文化现象·文化人如今,说到文化我就有些纳闷儿,什么是文化?越来越看不清楚了,或许是老朽了,越发糊涂了。几个小妞,屁股扭一扭,就是文化,美其名曰"文化节"。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泱泱大国,无处不文化。新文化、旧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前卫文化、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家族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社区文化、街道文化、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夫妻文化、性文化、居家文化、阳台文化、床上文化……只要是事物均可称"文化"。自打旅游业兴起,各地的"文化"就争  相似文献   

20.
在近代浙北古镇--湖州南浔镇上,曾经诞生了一个极有影响的刘氏家族.至清末民初时,刘氏家族已聚财2000多万元,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1/3,成为南浔镇上俗称"四象"的四大富户之首.刘锦藻及其子刘承干在投资经商的同时,也十分热心于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