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现忠 《兰台世界》2013,(10):30-31
奴隶制五刑与封建五刑是中国刑法的核心,它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政治需求和文化特征.虽然从发展过程上看奴隶制五刑更为野蛮和残酷,封建五刑相对文明和注重人道,但它们都是政治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秦代的法律以残酷著称,但同时也是封建法制的基础和开端。从刑罚制度的发展上看,奴隶制五刑是奴隶社会时期的刑罚制度,这一时期的刑罚制度尽管相对残酷与野蛮,但作为文明社会的发展,避免了刑罚的过度滥用,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167年,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开始进行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帝刑制改革,是奴隶制“五刑”向封建“五刑”制过度的开始。这一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却是由一位小女子引起的,她的名字叫缇萦。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167年,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开始进行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帝刑制改革.是奴隶制"五刑"向封建"五刑"制过度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基于执法缘情的思想,早在西周时期古人就提出了"三典刑三国"的原则,即"三典"理论。在"三典"理论的影响下,中国各朝代的"五刑"轻重有所差异,分析其间的差异,浅探治世之成败,略有所见,或可有益于当今学术界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流刑在我国刑罚史上有其鲜明的发展脉络,历商周,经秦汉魏晋之发展,在北朝入律,隋唐确立为封建五刑之一,后世逐渐演进,至清末修律而消亡。流刑在各时代有其符合历史的因由,流刑演进史即为我国古代刑罚文明史。  相似文献   

7.
流刑在我国刑罚史上有其鲜明的发展脉络,历商周,经秦汉魏晋之发展,在北朝入律,隋唐确立为封建五刑之一,后世逐渐演进,至清末修律而消亡。流刑在各时代有其符合历史的因由,流刑演进史即为我国古代刑罚文明史。  相似文献   

8.
秦律是中国封建法律的开端,许多法律制度具有着商周时期的制度特点。秦律最大的贡献是将奴隶制法律规范过渡到封建制规范。在婚姻解除条件上也有所体现,秦律规定的婚姻解除条件以周礼为实质标准,以秦律为表现形式和后盾。  相似文献   

9.
秦律是中国封建法律的开端,许多法律制度具有着商周时期的制度特点。秦律最大的贡献是将奴隶制法律规范过渡到封建制规范。在婚姻解除条件上也有所体现,秦律规定的婚姻解除条件以周礼为实质标准,以秦律为表现形式和后盾。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 ,档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不例外。传统的档案文化主要是中国封建政治、经济的反映 ,中国封建经济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封建政治是封闭的独裁政治 ,建筑在其上面的中国传统的档案文化也就不能不具有封闭性的特点 ,尽管这一封闭性的特点正愈来愈受到社会发展的冲击 ,面临逐步解体的状态 ,但是 ,档案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仍然远远地落后于时代对它的要求。档案文化本身的这种不完善、不成熟 ,必然导致作为档案文化分支系统的社会档案意识的不完善、不成熟[1 ] 。人们…  相似文献   

11.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立的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学术文化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战国时期闻名列国的文化教育中心。学宫废除了“学在官府”的奴隶制垄断,既不同于春秋以前的庠、序,也不同于秦汉以后的太学堂和翰林院,官办之下有私学,或是官私合办的自由联合体。既是一所有教师、学生的为封建官僚服务的育士学校,  相似文献   

12.
<正>自古以来,受到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封建君主专制在中国是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形式。有学者曾经指出"这种君权专制,在传统的政治生态环境中,不仅积极、有效地发挥过它的价值和功用,而且也是亚洲一些封建君主国家的政治典范"[1]。进入19世纪后,中国在世界进步的浪潮中止步不前,生产力及综合国力逐步被超越。  相似文献   

13.
衍圣公府指孔子嫡传长孙家庭。出于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中国历代封建国家政权无一例外地都对这个特殊家庭予以各种“优渥”政策,孔子的嫡传长孙更是拥有长达881年之久的“衍圣公”封爵,从而使其成为拥有超级精神、经济和政治优势的“天下第一家”,也成为中国封建贵族阶层的集中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目录学主要是在封建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春秋战国之交。到十九世纪的清王朝,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整整两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中国目录学,在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氛围中滋生、发展,逐渐形成了比较突出的民族传统。概括起来,这些传统主要是强调学术价值,重视教育怍用,注意理论研究,忽略情报职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完备于唐朝.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  相似文献   

16.
册文是韩国古代与中国古代都使用的皇命文书之一,两国古代都有着共同的封建政治文化背景,韩国古代册文与中国古代册文的使用较相近。通过对两国古代册文使用的历史考察,比较两国在册文格式和功用的异同,分析两国之间政治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礼是社会规范,也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统治者将社会分为不同范畴等级,其中良贱就是一对范畴。中国封建法律中良贱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对待的态度差别很大,体现了明显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礼是社会规范,也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统治者将社会分为不同范畴等级,其中良贱就是一对范畴。中国封建法律中良贱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对待的态度差别很大,体现了明显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19.
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律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唐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文化和封建统治制度的具体要求。家族主义是形成于原始时期,发展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制度,后被封建统治者作为统治的重要方式,因此唐律中也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20.
唐律是中国封建法律发展的成熟时期,在唐律中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文化和封建统治制度的具体要求。家族主义是形成于原始时期,发展于奴隶社会时期的制度,后被封建统治者作为统治的重要方式,因此唐律中也有所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