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数字化仿真复制技术应用于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能够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其效果更是远远超过传统档案仿真复制技术的应用。本文提出了数字化仿真复制技术在档案收集、利用和保护中的创新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档案数字化仿真复制技术,是指对纸质载体的档案原件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方式进行仿制,尽可能与原件接近,并再现档案原貌的仿真复制过程。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应用的不断深入,档案数字化与档案仿真复制已经成为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杨希 《档案时空》2011,(8):22-24
如何保护、利用好珍贵历史档案是档案保护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长期以来,兰台人一直在探索抢救和保护档案资源的方法,传统的方法主要有档案修复、缩微复制技术,而这些技术都难以真实地展现档案实体的原貌。档案数字化仿真复制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和数字影像技术,通过一系列操作最终达到与原件一致的目的,为档案保护利用及展览提供了更...  相似文献   

4.
档案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历史记录,具有原始、真实、不可替代性。为此,对于档案实体的利用方式就受到了限制,利用先进仿真复制技术应用于档案实体的保护,既能延长实体档案的寿命,又使档案资源能发挥更好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从档案馆主要功能以及藏、管、用和存的特点来看,特别珍贵档案需要永久保存。而对于永久保存和任何档案存在有限的生命这一矛盾,则可通过传统手工复制技术制作高仿真件来解决,即当档案原件出现不能利用现象或寿命将近时,用仿真件代替原件,并将其视为原件永久珍藏。因此,传统手工复制技术既可以视为原件原貌长久保存下去的保证。例如,当清明上河图原件因为客观原因无法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仿真复制技术作为档案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应用价值越来越高。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杨东权局(馆)长曾经明确指出:"以复制件提供利用,把原件封存。这样既可确保档案安全,又可方便档案利用。"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借着这项技术给整个档案工作注入新的契机和变革的同时,充分挖掘其在档案保护应用中的价值。档案仿真复制工作的开展,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保护众多珍贵的年代久远的档案原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其不  相似文献   

7.
1989年9月,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国际档案缩微复制技术研讨会”在桂林举行。参加会议的外宾有:国际档案理事会复制技术委员会主席、法国巴黎地区档案馆馆长韦尔,美国国家档案文件局保护官员卡尔姆斯,联邦德国巴登符顿堡地区档案局长韦勃。我国档案复制工作者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这是首次在我国举行的国内外档案缩微工作者参加的学术讨论会,对推进我国档案复制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下面谈谈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笔者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卢新焰 《档案时空》2003,(10):32-33
复制现在已是广泛使用的一个词汇。复,是恢复,还原的意思。拷贝、克隆几乎是复制的同义词。狭义的复制概念就是按原物原样进行制作(包括按比例的缩放)。广义的复制是原意义的转移。复制技术可分为物质的复制技术和信息复制技术,而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后者。按信息存储载体的类型可分为:印刷型、声像型和电子数字型。档案作为信息大家族的重要成员,理论上档案复制应包括印刷档案的复制、声像型档案的复制和电子数字型档案的复制。用复制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称为复制件。档案复制主要有两大目的:保护档案原件和提供利用。档案的复制手段很多,早期…  相似文献   

9.
档案是社会发展、变革的真实记录,将仿真复制技术应用于档案资料的保护,不仅能延长实体档案的寿命,又能使档案发挥更好的宣传价值。在档案仿真复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档案仿真复制件与原件色彩存在差异的问题。发生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档案数字图像在不同硬件和软件之间传递而导致的。因为不同的设备其色彩空间不同,同一图像在不同的色彩空间之间转换,就会发生图像的色彩信息损失,最终出现色彩差异。这是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扫描仪、数码相机、计算机显示屏和打印设备都有各自的色彩空间,而且一个设备有多种不同的色彩空间。仿真复制工作中档案数字图像需要在这些设备之间传输,色彩空间的选择和转换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要想准确地实现色彩复制,使其在不同设备上的档案图像尽可能显示出一致的效果,确保档案图像从输入到处理再到打印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感观相似,减少设备之间传递导致的色彩失真,必须了解色彩空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档案是社会发展、变革的真实记录,将仿真复制技术应用于档案资料的保护,不仅能延长实体档案的寿命,又能使档案发挥更好的宣传价值。在档案仿真复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档案仿真复制件与原件色彩存在差异的问题。发生这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档案数字图像在不同硬件和软件之间传递而导致的。因为不同的设备其色彩空间不同,同一图像在不同的色彩空间之间转换,就会发生图像的色彩信息损失,最终出现色彩差异。这是档案仿真复制工作中的一大难点。扫描仪、数码相机、计算机显示屏和打印设备都有各自的色彩空间,而且一个设备有多种不同的色彩空间。仿真复制工作中档案数字图像需要在这些设备之间传输,色彩空间的选择和转换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要想准确地实现色彩复制,使其在不同设备上的档案图像尽可能显示出一致的效果,确保档案图像从输入到处理再到打印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色彩感观相似,减少设备之间传递导致的色彩失真,必须了解色彩空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1.
赵硕  陈鹏 《兰台世界》2012,(26):28-29
数字化档案复制技术,可以拓宽收集途径,扩大收集范围,减小收集难度;在档案利用工作中,可以应用在展览和对外交流等活动;在档案保护工作中,对于档案实体保护,延长实体寿命,为异地备份奠定基础方面有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仿真复制技术是以原件为基础,按照全等原理,通过手工临摹、染旧作残等技术手段,原本地重新映现在新的载体上,使之从文字图形和外观形态酷似原物的一种复原技术。仿真复制技术自古有之,从文化传承看,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保留至今,正是得  相似文献   

13.
6月29日,江苏省副省长陈星莺到省档案局馆调研,与省档案局馆领导班子和部分处室主要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听取了省档案局馆长陈向阳的工作汇报,察看了档案库房,询问了档案安全保管情况,了解了丝网加固和仿真复制技术,观看了部分馆藏精品,并饶有兴致地翻阅了著名水利专家严恺的个人全宗. 陈星莺对省档案局馆近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她结合本人曾经分管档案工作的经历指出,档案工作非常重要、非常独特,做好档案工作非常有意义,也非常不容易.近年来,省档案局在局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团结带领下,克服了不少困难,体现了档案人的责任和担当,多项业务工作全国领先,对此省委省政府是比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王赫 《兰台世界》2016,(11):26-28
档案类文物与普通档案相比更加脆弱,复制与修复是对其进行保护的重要手段。作为故宫博物院院级科研课题(课题号KT-200810),本文以故宫各类档案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为例,论述了数字复制技术的特点,以及使用数字复制与人工临摹相结合复制和保护档案文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档案复制市场化是在档案复制领域形成一种商品化、规范化的市场,让档案复制品也参与市场竞争,夺取市场份额。这是更有效地开放档案,适应档案复制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从经济上增强档案部门自身的造血功能。本文拟就如何全面深入地进行档案复制市场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对于散存于民间的满文档案文献,论述有文书档案、家谱档案、舆图档案、碑刻档案、满文文献等五种,并分析这些档案文献亟待抢救的原因,提出必须增强科学抢救和保护意识,加大投入,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征集,采用先进的缩微复制技术,做好修复工作,集成出版成书,充分利用民间满文档案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洁 《云南档案》2010,(4):48-49
<正>缩微复制技术从产生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广泛应用于档案部门,并以其标准化程度高、利于长期保存、信息安全可靠、具有法律凭证作用等特点成为档案馆保存永久档案信息的首选技术手段,很多档案馆都制作、保存了相当数量的缩微胶片。  相似文献   

18.
档案复制市场化是档案复制领域形成一种商品化,规范化的市场,让档案复制品也参与市场竞争,夺取市场份额,这是更有效地开放档案,适应档案复制技术发展的需要,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从经济上增强档案部门自身的造血功能,本文拟就如何作面深入地进行档案复制市场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数码复制技术”课程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兰台世界》2001,(11):17-18
一、复制技术概述 复制,顾名思义是指重新制作.从广义上讲,复制技术可分为文献复制、文物复制、声像复制和生物复制等.文献复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复制技术,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复制均属于文献复制.文献复制的方法很多,最原始的抄写、复写以及铅印、誊印均为复制,此外,复制还包括翻拍、胶印、晒图、静电复印、一体机印刷、缩微摄影复制、电传和传真等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缩微复制技术等现代科技在档案部门的广泛运用,档案工作正在逐步由简单管理向复杂管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由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已经成为一项非系统掌握档案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职业人员就不能胜任的科学劳动. 对档案工作来说,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更是档案和档案管理活动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