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读《陈情表》,虽然觉得它是一篇千古美文,虽然也感觉到了它的“悲恻动人”,但并不以为它是真正的“出自肺腑”,也不是什么“至性之言”。我更多的是读到了隐藏在这篇美文之后的罪恶——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蜀汉被灭亡之后,作为西蜀才子又是蜀汉旧臣的李密,自然有一种故国之思,对于篡曹魏而立的司马氏的晋朝,也就有一点不屑和不齿,或许还有一点仇恨。因此,司马炎对他的“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就遭到了他的推辞、拒绝。然而,由于他拒绝的对象是封建社会中对所有人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皇帝,这个行动本身也就非同一般了。他只能是委委曲曲、遮遮…  相似文献   

2.
夜色朦胧     
读了《雨天的粮食》,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是谈梁启超如何读李商隐那些难懂的无题诗的。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有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这就是说,阅读文学作品,有时是不能以读“懂”读“不懂”来衡量的,不能把它当成一个谜去猜,去找答案,而应该超越逻辑思维的层面,做整体的把握,方能领略其美,得到精神的享受。这篇《雨天的粮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最大的“谜”,就是粮所所长范建国为什么会发疯。  相似文献   

3.
束耘 《教师博览》2009,(5):42-43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游记,说:“万水千山走遍,没有去过的就是澳洲和新西兰了。那里虽然很美,但是没有文化,就不去丁。”是啊,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小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然而,这次我赴“没有文化”的新两兰,却感受到了它那独特的教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4.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 ,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家族制度的罪恶。本文针对“狂人”是封建制度的“奴才”还是启蒙的先驱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小镇的早晨》是一篇质兼美的写景散。课抓住小镇早晨的“恬静”、“热闹”、“紧张”三个方面的特点写出了它的美丽。章词如珠、语如诗、景如画、情亦真,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情”的花朵,真是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一篇加强审美教学和情感熏陶的好教材。为此。我以“美”为核心,以“画”为线索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语素养。  相似文献   

6.
贾龙弟 《语文知识》2014,(11):42-43
这是我的一堂诗歌教学课,内容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蒹葭》,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意境优美的诗歌。因此,我在上课时也着力打造诗歌学习之“美”点,营造“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以实现课标所要求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在沂河岸边,是一个风景优美的乡村。它虽然没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没有杭州西湖的妩媚,没有台湾日月潭的耀眼夺目,但它有自然的美,质朴的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浪花》是小学语文第二册“看图学词学句”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我”的所见所感,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浪花涌来、退去的样子和声音,以及它给“我”带来的欢乐。教材图文相配,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可紧扣“美”字展开教学。一、观察图画想象美教...  相似文献   

9.
聚焦巴金     
名家档案巴金,生于1904年,原名李芾甘,四川新繁县人。鲁迅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1983年5月,法国总统密特朗访华,代表法国政府授予巴金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并称他为“当代世界的伟大的作家之一”。巴金既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家》《寒夜》是其代表作;也是一位勤奋多产、文质兼美的散文家,五集《随想录》被誉为“讲真话的大书”。作品阅读一我的第一个先生?巴金我可以坦白地说,《我的幼年》是一篇真实的东西。然而它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它不过是一篇长的作品的…  相似文献   

10.
《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是胜炙人口的名篇,中学语文课本和大学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教科书多把它选作教材。篇中有包含“美我”和“皆以美于徐公”这样两个语言结构的句子:‘请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高中语文第二册(199年10月第1版)注:“美我,以我为美。”“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徐中玉、金启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注:“美我,…  相似文献   

11.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  相似文献   

12.
《百合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短篇小说,是茹志鹃同志的代表作。小说虽然没有复杂的情节,但每一个情节都是很感人的,整个小说随着作者真挚感情的投入,读者同样沉浸在一种纯真、质朴的感情熏陶之中。作品虽只有6000余字,但它写出了人物的体态风貌,也描绘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因而,“我认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①它的风格,正如茅盾先生所说,在表现庄严、深刻、重大的主题时,同样可以以“清新、俊逸”来体现。这种风格为当时的短篇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极其可贵,可供借鉴的新路子,因…  相似文献   

13.
戴继华 《语文知识》2014,(12):37-40
【课堂实录】 柳咏梅老师:一篇小小的《散步》,有很多美点值得我们欣赏,下面我们就来寻找《散步》美在哪里。 倪润博:“母亲摸着孙儿的小脑瓜……”这里可以看出“我”的母亲还是很爱“我”的儿子的。有两处可以看出,当“我”说走大路后,母亲却说还是走小路吧。她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孙子,还是要求走小路了。第二,她摸着孙子的小脑瓜说,这里用“摸”这个动作,表现出母亲对孙子的抚爱。所以,美在奶奶对孙儿的爱。  相似文献   

14.
《荷花》这篇抒情写景的文章,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在接到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时,通过研读文本,我发现它的语言文字美,描写的景物美,产生的意境也美。因此教学本课我紧扣“美”字进行,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让学生感悟荷花是鲜活的画、流动的诗,并展开丰富想象,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游记,说:“万水千山走遍,没有去过的就是澳洲和新西兰了。那里虽然很美,但是没有文化,就不去丁。”是啊,这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小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呢?然而,这次我赴“没有文化”的新两兰,却感受到了它那独特的教育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报纸上常常见到重刑犯或死刑犯的悔过自述,虽然他们犯的罪各不相同,犯罪的方式也各有特点,然而他们犯罪却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由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了一个罪恶的历程。这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爷爷奶奶常用来教导我的有关小偷的故事:同样也是由不经意的第一次顺手牵羊最终变成难以收手的偷盗惯犯;又想到爸爸妈妈为了我做的不值一提的“坏”事而大骂我一顿甚至暴打一顿,那无非是在告诉我“坏人都是这样开始的”。正如著名的“破窗户理论”所说:“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俗语也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的确,很多时候灾难…  相似文献   

17.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有这样几句:“吾妻之美我,私我也;妾之美我,畏我也;客之美我,欲有求于我也。”三个“美我”之中,教材只对第一个提供了解释:“认为我美。”即把“美”看作形容词意动;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中相关的译是:“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把三个“美我”都解释为“认为我漂亮”。  相似文献   

18.
潘多拉面对着这个神秘的盒子,再也无法抑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尽管宙斯一再说明不许她打开,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潘多拉还是私自打开了盒子。于是,里面的疾病、罪恶、疯狂等各种各样的灾难和祸害全都跑出来散布到人世间。虽然潘多拉及时地关上了盒子,可是盒子里面只剩下了一件东西,但剩下的却是一件最重要的东西——希望。潘多拉虽然带给了人间无穷无尽的灾难,但她也把希望留给了人们,这就是希腊神话中关于潘多拉盒子的传说。当我们今天谈到潘多拉盒子时,它代表的不再是苦难和罪恶,而变成了希望的化身。池田大作这篇《要活在巨大的希…  相似文献   

19.
校园散文《有月亮的晚上》,载1999年第1期《人民教育》杂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她。通篇流溢着“我”对山村、对学生的爱。正是这种爱,使“我”体味出山村的美、孩子们的美;而又正是因为山村和孩子们的美,加浓了“我”对山村和孩子们的挚爱与深情。文章中的“我?..  相似文献   

20.
动感中国     
《徐本禹自述》是一篇十分质朴的文字,但它又是难得一见的“美文”。它的美不是那种文学意义上的结构奇巧、语言华丽,而是从字里行间,它的浑身乃至每一个毛孔,都蕴含着至情至性的大美!“我叫徐本禹,今年22岁,中共党员……”这么一个寻常的开篇,在徐本禹笔下,却显得异常沉稳、自信,舒缓有致。徐本禹的骨子里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敦厚、赤诚、与人为善,甚至舍身取义。这是一个偶像横行、榜样缺席的年代。在时下大学校园里,好多典型是炒出来的,比如因家贫勤工俭学而成为“打工健将”、因就业形势不好去西部而号称“援边英雄”等等,虽然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