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史出版门类,本应相对冷门,至少在畅销热度上,是不能与小说、青春读物、财经金融等板块媲美的。但是近几年来,大众历史门类却突然崛起,在出版市场上不断掀起热潮,在图书领域接连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畅销业绩。借助电视传媒发力,易中天的《品三国》一时洛阳纸贵,上下两册相加,销量超过百万;靠网络论坛积攒人气,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创造了白话历史书的销售巅峰。本是冷门,却为何成为一匹黑马,且能繁盛八年?本文将对这一出版现象进行探析。一、借助电视传媒发力大众历史出版的崛起与"百家讲坛"  相似文献   

2.
一向被认为是大冷门的历史,从去年起逐渐成了读者最钟爱的学科,历史类图书也成了出版社竞相出版的香饽饽.从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易中天的《品三国》、梅毅的《华丽血时代》,到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这些榜上有名的"史书"和中规中矩的历史图书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畅销"作为一种被读者广为接受的出版现象,与出版业大生产大流通紧密相连,与近现代出版业发是同步,是印刷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畅销书和畅销报刊,进入新些纪后,各种畅销出版物特别是畅销书频频亮相市场,不仅品种逐渐增多,而且门类获得较大扩展,成为引人瞩目的出版新亮点.然而,如何使畅销变为常销,使出版有更多的积累呢?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创刊于1980年11月,到2000年11月已整整度过20个春秋。在历史的长河中,20年仅是短暂的一瞬间,但这20卷、近4 000万字的《年鉴》,却完整地记载了中国出版业走过的20年辉煌历程,成为这一时期出版改革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和标志。 回顾《中国出版年鉴》20年来走过的路程,我有三点感受较深的体会: 第一点:编辑、出版一本《中国出版年鉴》,是我国出版工作者多年的愿望。早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1950年,上海《大公报》的《出版界》专刊上就发表过一篇文章,提出我国出版业有悠久的历史,在新中国出版业的…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提起《一九九五润八月》,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时的台湾,更弥漫在一片润八月的风潮.如今,本书早已无人闻问.然而,出版这本超级畅销话题书的商周出版社,其命运却有了极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在赛珍珠(Pearl S.Buck)的帮助下,林语堂的著作得以在国外畅销。文章从赛珍珠的特殊地位、赛珍珠的敏锐策划、赛珍珠的运作三个角度来分析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和《生活的艺术》两本英文著作能够成功畅销并创造版权神话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刘浩冰 《出版科学》2018,26(1):121-124
《一角丛书》是著名编辑出版家赵家璧主编的第一套丛书.该套丛书在形式上借鉴西方出版丛书,与赵家璧的生活、学习经历以及求索精神息息相关.但是,该套书最初并未因新的形式而畅销,其出版畅销肇始于"九一八事变"下赵家璧紧捕热点向罗隆基、胡愈之约稿而陆续取得的,以此带动了相关图书的持续销售.在《一角丛书》出版后期,赵家璧也出于个人旨趣向名家约稿,并对出版内容做出调整,在市场实践中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裴喜英 《出版广角》2021,(10):80-82
当前,我国古籍出版仍面临许多问题,如古籍受众较窄、经济效益较差、图书流通版本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等.而岳麓书社根据曾国藩所留文本编纂而成的《曾国藩全集》在如今的图书市场却依然畅销,在大众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古籍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以岳麓书社《曾国藩全集》的成功出版为例,对古籍出版的转型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每逢高层荐书,总能引起一段"洛阳纸贵"的畅销传奇。近年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先后推荐过《旧制度与大革命》、《大清相国》两本书,此后这两本书长期位居畅销榜前列,高烧不退。不想中纪委网站也有荐书传统,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从2009年推荐第一本书《苦难辉煌》开始,截至目前已推荐共计119本书籍,范围涉及中外政治、历史、经济、哲学、法律等各方面内容。2015年刚开了个头,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也没闲着,亮出了自己的"新年第一书"——《历史的教训》。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终身哲学教授、普利策奖(1968年)和自由勋章(1977年)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作品。中译本由中央纪委监察部主管主办的中国方正出版社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腰封上写着"向全国党员干部,公务员,机关团体推荐阅读"。在撰写《历史的教训》之前,杜兰特夫妇花了50年的时间写作《世界文明史》,《历史的教训》则是它的精缩版。作者在书里面总结了哪些历史教训?为何要"向全国党员干部,公务员,机关团体推荐阅读"?不妨先读读下面的摘录。顺便说一句,虽然刚刚上市,但《历史的教训》一书已经开始加印,想不畅销也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在园艺宠物类图书中异军突起,在同行排名中名列前茅,其中以兰花类图书尤为突出:该社的《家养兰花100问》、《兰花名品鉴赏与栽培》、《兰花新品精品》、《养兰十日通》、《兰花栽培百家经验》等一批书先后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2006年之前称“全国优秀畅销书”);兰花类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各出版社之首。本文试图通过该社兰花门类图书出版的成功经验来解剖麻雀,探索地方科技出版社打造品牌、做大优势门类、提高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做懂行的编辑与其他的花卉相比,兰花是一种特殊的花…  相似文献   

11.
最近日本《出版新闻》杂志社公布94年日本国内50种畅销图书排行,排行主要是基于日本52家书店综合类图书销售情况年度统计的结果。前十种畅销图书排行为: 1.《大往生》,永六辅著,岩波书店出版。 2.《麦迪逊镇的桥》,R·J·沃勒原著,文艺春秋社出版。 3.《无法左右日本的九名政治家》,演田幸一著,讲谈社出版。 4.《联邦调查局的心理分析官》,R·K·莱斯拉  相似文献   

12.
在台湾,一本书要想突破百版大关,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若以一版2000本计算,百版至少要出20万册。目前出版品很多,而且相对上架时间较短,但仍有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书,既畅销又能长销,不断地累积发行量。这些百版好书有早期的《汪洋中的一条船》、《小太阳》、《海水正蓝》、《野火集》、《乐在工作》、《怎样吃最健康》、《异城》等。 一本受欢迎的书,它的作者必定具备良好的凝炼力与观察力,可以和读者做诚恳的文字沟通。又畅销又长销的书,一定是口碑好的经典著作。它的畅销又长销来自内容的实用,能符合社会的需求,又浅显  相似文献   

13.
以我对出版的观察,我认为有三大概念:一是专业书,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按照一个门类来划分,比如学术专著,明确的专业概念的行业用,这类书永远不会畅销,它是一种学术积累;二是教材类,有明确的目的性,发行渠道自成一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出版论丛》之一。这是一本质量很高,对研究出版工作有重要价值的文集。文集的写作时间跨度基本上和出版改革平行,涉及出版的许多方面,无论是宏观出版管理、图书编辑出版的方针政策和人才的培养,还是具体的各个品种门类图书出版问题,都始  相似文献   

15.
陈婷 《出版参考》2009,(15):10-10
在第1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上海译文出版社以整体亮相的形式,推出日本4本畅销青舂文学读物《窗灯》、《裂舌》、《梦女孩》与《君空》,立即吸引众人眼球。中国80后作家掀起的青春文学热在文艺界、出版界一直话题不断,如今日本80后作家集中挺进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大有抢滩之势,一场PK大战引人遐想。  相似文献   

16.
自助出版(Self-Publishing)是指作家绕过第三方出版商,自行或外包给相关公司编辑、出版自己的实体书或电子书.作为一种补充出版模式,自助出版简单、廉价、自主性强.从过去到现在,不少想出版图书却遭到拒绝的作者都选择了自助出版图书.历史上有名的自助出版图书包括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圣诞小说《圣诞颂歌》、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等.  相似文献   

17.
说起《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本书曾风靡中国图书市场,短短几日时间就达到28万册的惊人销量,却以美国西蒙·舒斯特公司要求回收中国图书市场上所有的《亲历历史》翻译本而告一段落.该书作者希拉里认为,译林出版社在没有告知当事人的情况下,私自删除10页之多的内容,而导致作品无法清楚地表述作者的观点.译林出版社之所以要删除相关内容,是因为这些内容不适合在中国公开发行出版.如今,中国市场上再也见不到《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这本书了,然而这本书的版权贸易问题反映出的中外伦理差异的相关问题却耐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动态集装箱     
《朗读者》可望畅销日本 在日本出版业总体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却不断涌现出超级畅销书。从《失乐园》、《五体不满足》一直到去年的《你要逆境生存》,每本发行量都在百万册以上。今年虽然只刚过3月,一本从欧洲译介到日本的图书却意外地火爆日本书市,可望成为今年的最畅销书。  相似文献   

19.
洪昭光健康系列图书热销神州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按照经验,这类图书通常只应该默默无闻地偏居书店一隅,在受尽冷落之后被退回出版社,尘封在仓库中完成自己的生命轨迹。但洪昭光十多个版本的生活保健图书却能够出一本热销一本,其中北京出版社的《登上健康快车》上市一个月内销量突破38万,创造了此类图书的销售奇迹。比之于大众文化类图书,生活保健图书一般不容易引起读者的购买欲望,这类图书一反常态地畅销,借其书名就是“登上了畅销快车”,首先在于它具备畅销潜质,其次在于出版社能够在图书市场上彰显它的潜质,最终将其…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专门出版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定期浏览各国畅销书榜,成为了我的一种工作习惯。2011年9月,在韩国的各个畅销榜单上我看到了一本家庭教育类的书,作为一本新书,其销售指数可以说非常惊人。《每天10分钟,读懂你的孩子》就是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但我没有想到,引进和出版这本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