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少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个体在这个时期经历着心理上的巨大变化,面临着许多的心理困惑、矛盾和挑战。本文介绍了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为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收获、遐想和迷惘的梦幻期,是人的生理、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正处于这一美好而关键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以致这一时期成为“危险期”,使中学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潜心研究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特点,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军 《天津教育》2013,(15):37-38
当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在一个。作常关键的时期,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影响下,极易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初中阶段,这时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危险期”,他们正由少年向青年的初期过渡,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也是独立和依赖、自觉和任性矛盾并存的时期,伴随着身心的快速发展,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闪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切实做好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4.
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发育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的身心变化比较显著,自我意识和人生观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熟。但是,青春期也是人生的反抗时期,很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对于农村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针对农村中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新时期农村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型的关键时期,也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青春期特征凸现,求新、个性化是他们的时代特征,但其心理健康问题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其适时地开展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6.
岳峻 《甘肃教育》2001,(10):8-8
现在许多家庭和学校偏重学生智力发展,只关心身体的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导致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轻生现象、攻击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统计,全国有心理疾病病人约1600万,而其中1/3是儿童、青少年。因此,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一、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心理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幼稚半成熟状态,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青春躁动期”或“成长关键期”,而学习的压力、价值的取向、不良风气的影响等最易使青少年在认识上出现一片“真空”…  相似文献   

7.
初中学生正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心理发展阶段,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平时应该抓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拥有比较健全的人格。在化学课中,笔者注重对学生人格素养的渗透。  相似文献   

8.
青春期是学生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个体心理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笔者依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结合工作实践,认为要从学校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网络体系、班级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榜样力量感染学生、尊重孩子独立意识、生物课教学中开展青春期知识讲座、加强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向家长传授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七个方面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汪荣跃 《教师》2013,(31):30-31
中学阶段是初中生身心发展关键期、"三观"形成时期、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是告别童年,向成年靠近的过渡期——青春期,这时期中学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半成熟,像个"小大人",是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时期.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后,广大中小学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任务纳入工作范围.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特殊生心理教育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认真探析.如何对这些"留守子女",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了中学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留守中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找出原因,寻求有效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职生自我概念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成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者在论及心理健康的标准时,不约而同地将自我概念作为重要指标,并一致认为: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悦纳、健康的自我形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自我概念也称“自我心像”。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幅关于自己的画像,这个自我心像就是“我是哪种人”的自我概念,它是建立在对自己的信念之上,通过过去的经验、成功和失败以及别人作出的反应而形成的。中职生的年龄结构一般从15岁至22岁,此间正值青春期,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青春期…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而青春期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过渡期.身体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给学生带来了困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心理问题.而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新课标下,强调了“健康第一”的主体思想,心理健康就包含其中.所以,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是改善高中生的不良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15岁正处于青年的初期,是个体发展的“危险期”。在这个年龄阶段,认识水平、个性特征和行为活动等都由量的积累而产生了质的变化。是一个人由少年到青年的转折期,这是一个在身心发育方面充满矛盾的、很不稳定的时期。从生理上看,这是青春期发育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全面状态。”并且提出一个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由此可见,一个人健康与否,不能仅仅看他的身体是否有病患和虚弱,也要看他的心理状况如何。 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而职校学生中这一比例更高。职校学生未能考取高中,在心理上普遍有一种自卑感,他们比其他学生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 近年来,上海市教委要求在中专、职校、技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非常及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09,(9):54-56
编者按 青春期是个体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和关键的时期。青春期不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理和社会现象。在学校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将帮助孩子们顺利渡过这一时期并获得理想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丛立新教授及其团队对在学校里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实验,设计了大量的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期刊登他们设计的三个教学活动,供教师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吴艳 《贵州教育》2005,(9):27-29
随着教育向纵深发展,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道德品质高尚,明辨是非、善恶、荣辱的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换言之,就是心理健康的人。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健康的心理应包括智力正常、完整的人格、尊重他人、情趣高雅、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心胸宽广,言行一致,诚信待人,有礼貌,有修养,正确评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自己与他人,有主见,不盲从,富于竞争。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剧烈变化的时期,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的“转折期”,教育的“困难期”。处于少年期向青春期转变过程中的的中学生由于思维定势的单一和片面,…  相似文献   

16.
中学阶段是一个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他们情感和道德成长的旺盛期、可塑期。面对复杂的青春期,身心具有双重性——复杂与幼稚并存,偏激与脆弱共生。家庭、社会乃至新闻传媒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存在着影响。这时期,教师如不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并给予有针对性地引导,及时遏制和消除学生心理疾患,小而言之,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今后的发展;大而言之,将间接影响一个团体的健康,社会的安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于是,我就利用语文教学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利用教材和美文,进行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17.
一、需要引起重视的高中生心理问题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信息量的冲击、社会变革等的震荡,人们面临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人类已进入一个“高心理负荷”时代。今天的社会,是一种呼唤心理教育、心理治疗的社会,心理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提到人们生活日程中。而高中生处在青春期生理发育成熟的高峰期,性心理的急剧发展与个人社会化必然要求的人生价值观及伦理规范发生冲突而产生的心理困惑和烦恼,比少年前期更为激烈,所以人们把高中的三年生活称之为“花季、雨季、梦季”。不可否认,高中生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业任务的佼佼者。但在生源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周总理生前多次强调“一定要把青春期教育搞好”。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而又最关键的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人的第二次诞生”。的确,在这个时期,人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都发生了变化。若不及时引导,很容易产生青春期障碍,出现行为偏差,青春教育将对中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半成熟的少年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关头,是能否成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各种心理问题最多、最需要帮助和指导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性格即将定型,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在逐步地形成与发展。如何引导青少年学会适应自身的变化,调整自己与环境和他人的关系,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保持身心平衡与健康顺利地实现向成年期的过渡,是给学校、家庭和社会提出的重要课题。又因为一个人的青春期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育好广大青少年顺利地度过青春期的责任就落在每个教师的肩上。1青春期教育应有鲜明的时代性由于几千年传统思想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学校、家庭对青春期教育,实行了性封闭、性禁锢式的教育。青少年能在课堂上学到各种知识,而惟独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重要的性知识青少年却很难在课堂上学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原因,当代中小学生青春期发育呈提前趋势。(比70年代提前了2—3年)青少年自身性生理的急剧发育和性心理的不断变化,他们对青春期有关性生理、性心理方面的知识渴求非常强烈,对有关性的知识非常感兴趣。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往往促使他们不加分辨地猎取和了解.如不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腐朽淫秽信息的影响,从而毒害他们纯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以及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知识来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教育。中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生理上出现“三大巨变”的时期,即身体外形的剧烈变化,体内机能的迅速健全,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成熟。中学生生理上的迅速发育对心理发展会产生全新的影响,会带来许多心理矛盾。因此,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处理好多方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