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烽、孙谦的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直面农村变革的主旋律,真实地反映农村现代生活的新矛盾和新变化,着力塑造农村改革大潮中的典型性格,以其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我国的电影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2.
一个优秀的文学形象贵在不断创新和开拓,作为《静静的顿河》的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前苏联文学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典型。肖洛霍夫突破了传统概念的窠臼,没有从正面反映苏维埃政权在顿河地区所起的巨大作用,而是根据时代和社会历史冲突的规律,从主人公艰难而又曲折的生活经历的角度,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国内战争期间这一苏联历史转折时期顿河地区充满矛盾与悲剧冲突的现实,从而以其独特的写作视角将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融合在一起,在世界文学中开拓了艺术典型形象塑造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该文认为艺术典型创造的关键是刻画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性格。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使创作客体有了很大的变化,创作主体的审美理想、接受者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艺术典型的时代性格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这两个层面上也就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作者拟从艺术典型的崇高美这一美学角度来探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我们生存本质在意象上的一种集合。从本质来讲,艺术忘情地关注现实社会及未来社会中人类的生存状况与命运。艺术以其内在的冲击力顽强地证明着自己的存在价值,同时昭示着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倾向。  相似文献   

5.
拉斯普京的中篇《活着,可要记住》所塑造的娜斯焦娜性格悲剧,是社会道德、公民义务和传统伦理观念之间的激烈冲突。它所昭示的是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一性格悲剧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来自于创作中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小说代表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小说以祥子为中心,以其在买车问题上的三起三落为主线,立体地展现了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从而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二十年代初北平市民社会的风俗画卷。严谨独特的艺术结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京味浓郁的地方色彩,全面显示了老舍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风格。《骆驼祥子》以其鲜明的思想艺术特色,当之无愧地步入了现代经典作品之林!  相似文献   

7.
在《红与黑》中,司汤达的创造和贡献,就在于创造性的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艺术地真实地再现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在创作中,他着笔于心理内容,丰满人物的1830性格;强化心理描写的社会性,含义深远;巧妙地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显示娴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8.
舞蹈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曾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思想感情。随着社会生活的转变,舞蹈以其独有的形式更直接地反映和再现生活。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展现一个丰富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新的视觉来看待《红楼梦》的结构布局、情节线索与书中人物之关系 ,则不难看出曹雪芹在艺术构思时 ,着眼点主要不在故事情节 ,而在于人物 ,在于描写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在于人物之间的各种联系 ,并以相互关联所形成的人物体系作为全书布局的框架。其中包括以贾宝玉和王熙凤各自为中心的两大人物体系。全书结构艺术的总体特色是 :以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性格、命运为主 ,以展示贾府由盛至衰的发展趋势为辅 ,“情”与“事”经纬交错 ,贯通交汇 ,形成总汇万状的结构格局 ,全景式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现实人生 ,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10.
在《红与黑》中,司汤达的创造和贡献,就在于创造性的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艺术地真实地再现1830年法国波旁王趄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在创作中,他着笔于心理内容,丰满人物的性格;强化心理描写的社会性,含义深远;巧妙地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显示娴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创作了举世闻名的《红楼梦》,而《红楼梦》的伟大却不仅在于它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不可避免的衰败,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无与伦比的鲜明的艺术典型。贾宝玉形象便是这一系列典型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但是,这一形象也是《红楼梦》人物画廓中性格最复杂、最难理解的典型。对于这一形象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显然有助于对《红楼梦》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认识。本文拟从贾宝玉形象社会性质与美学性质的分析中,总结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贾宝玉形象的社会内涵和美学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山峡中》是艾芜早期小说的代表作。在人物描写方面,作者通过弱弱对比,文明与野蛮的冲突等。生动地描绘了一群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盗贼的另类生活,揭示了他们所信奉的盗贼生存哲学,并成功塑造了小黑牛,魏大爷,野猫子等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作者不仅准确概括出了人物的复习性格和必然命运,而且从人性的高度揭示了这一切的社会根源,较好体现了作者对小说时代意义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在明清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徽州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徽商的发展以及整个徽州的社会生活中起着特殊的进步作用,同时徽州也出现了大批的贞洁烈女,且其情形触目惊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反映了徽州妇女的性格受社会诸多因素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二元化特点,并反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揭示了明清时期徽州妇女二元化性格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并试图浅析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戏剧艺术受到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挑战的今天,如何充分发挥戏剧艺术的巨大优越性,以人物刻画为中心,把有意义的社会矛盾典型化为具有特色的性格冲突,通过生动的性格冲突艺术地揭示社会问题,反映时代脉膊,乃是振兴戏剧艺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一点上,古典名剧《西厢记》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西厢记》中描写的主要人物只有三、四个,场景几乎没有离开一座寺院——普救寺,故事又并不复杂,但七百年来却上演不衰,总使人  相似文献   

15.
艺术是洞察作为活生生的社会整体的人的特殊智慧.这样的对象要求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加以再现(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这始终是性格、感受、行动);与之相适应,人的周围世界(典型环境)也是用生活本身的形式再现出来的,因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整体,人只能同活生生的世界打交道,而只有活生生的对象世界才能成为人的生活的典型环境,成为有助于了解人的积极的背景.对象世界在艺术中的艺术意义越大,那它就越要服从于这一辅助任务,这决不是偶然的.在艺术中,作品的逻辑以人的性格的逻辑为转移,这决不是偶然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们曾不止一次地指出过这一点.托尔斯泰曾说:“……同所描写的人物同命运、共呼吸,用形象来描写他们的内心感觉,那末,人物本身就会按照他们的性格所需要的那样行动,也就是说,结局会按照人物的性格自然而然地被想象和表现出来.”高尔基也指出人的性格在故事发展中的这一主导作用:“……决不能向人物暗示应该怎样行动.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生物的和社会的行动逻辑,都有自己的意志.作者把他们连同这些特质一起从现实中吸取过来,作为自己的材料,不过只是‘半成品’.其次,作者对他们进行‘加工’,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和自己的知识来琢磨他们,替他们说出他们所没有说出来的话,完成他们没有做、但是根据他  相似文献   

16.
黄志基 《文教资料》2008,(16):16-18
<水浒传>显示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艺术趋于成熟.许多英雄人物不仅个性鲜明,令人喜爱,而且在性格与环境的结合上.写出了人物思想性格的发展和转变,完成了具有丰富社会内涵的典型创造.<水浒传>中的正面人物,充满了英雄主义的理想色彩,表明人物创造的典型化过程,始终没有离开理解的烛照.这跟水浒故事在人民群众中长期流传分不开,这一点表现了生活在黑暗社会中的人民群众对斗争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作品中塑造了祥子等多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老北京地区独特的社会人文风貌.作者在刻画这些人物时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心理刻画、肖像描写,围绕中心描写广阔的社会画面,更为重要的是熟练地运用了大量方言词汇等,为我们展示出当时社会生活的宏阔画面.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虽然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没有作出科学的概括,然而却借着他对社会生活的深切了解与手中的生花妙笔,生动地刻画了许多令人过眼难忘的典型形象,而且还透过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情交往,描绘出他们在横向联系与纵向发展中,典型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流程。对贾宝玉更是“荣府通灵故细陈”。既写出了主体的心理矛盾对他性格形成的规制作用,又写出了社会环境对他性格形成的深刻影响,更从主体的心理活动与客体的深刻影响形成的交互“合力”中,刻画了他的性格形成与发展的辩证进程。贾宝玉性格的塑造具有自放手眼的开创性意义,达到了时代可能达到的思想高度与艺术深度,闪耀着生动的艺术辩证法光辉。  相似文献   

19.
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青年时期曾从事宗教活动,后转向绘画,以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开辟出一个艺术的新天地。梵  相似文献   

20.
孙舒影 《文教资料》2014,(36):112-114
本文从司汤达一贯推崇的意大利性格入手,探讨《法尼娜·法尼尼》爱情悲剧的必然性。意大利性格的核心是激情与力,其表现的形式则是激情之爱与自由意志,此二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发生分化背离,主人公法尼娜与米西芮里恰代表了这走向两极的力量,他们之间的冲突融合了意大利性格极端化的特点,在表现悲剧必然性的同时彰显了意大利性格激情壮美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