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缘起] 进入高三,学生困惑最多的是作文,抱怨最多的也是作文.甚至有些同学考场上一见作文题,便脑海一片空白,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即使勉强成文,自己也觉面目可憎,索然无味.其实,学生作文的根本问题在于他们误把日常生活本身当做了生活体验,缺乏个性的感悟与思考.新课标对高中作文的要求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对自然、社会、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要给学生表达的自由,让学生写自己的心里话,既可写真善美,也可写假恶丑。要让学生用作文来歌唱、来批评、来喊叫、来宣泄……这样,作文就会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学生就会"乐于作文",达到"欲罢不能"的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拘形式、不论内容、自由倾吐心中积蓄,大胆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这样,学生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才能更好地流露真情,做到"我手写我口"。一、从说悄悄话导入,打开话匣子华东师范大学夏中义教授说过:"学文学学得好,第一是人生体验,第二才是文学体验。  相似文献   

3.
经常有教师抱怨学生写作文难,也有学生抱怨自己写作文难。一、解决好抓不准、写不深的问题。二、扩大生活积累,解决好没啥写的问题。三、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解决好不会写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写前有了体验,作文时表达体验,作文自然容易了。  相似文献   

4.
<正>在作文教学中,经常有老师抱怨学生写作文慢,也有学生抱怨自己写作文难。学生为何如此惧怕作文?究其原因,即无材料可写。在面对一道作文题目时,常常感到无处下笔,好不容易有了思路,却又苦恼"无米下锅"。于是,他们只好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应付了事。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下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学生为什么总觉得写作文难。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对作文的厌恶和恐  相似文献   

5.
学生进入高三两周左右时,我布置了一次以“我是谁”为题的作文练习,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主要经历(学习经历);说明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理想、志向;深刻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1500字以上;一周内完成。这次作文的目的旨在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恰当地给自己定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高三的挑战。作文收齐后,我进行了仔细阅读和精心批改。但此次批改不同于以往,我并没有对作文的思想性、艺术性进行评价,而是把它看成一次与学生的深层次交流,喜学生所喜,忧学生所忧,然后针对他们文中反映的问题进行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一、“文以载道”的传统和高考作文的正面引导需要心育有人说,作文就是做人,这有一定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人。中学作文,应该把心理教育引入到训练中来。“文以载道”是中国文学的传统,虽然历来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但它包含“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这三点,我想大家是没有异议的。关注自我,注重内心体验;关注社会,推己及人,以自己的社会良心去关心民生疾苦;关注人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一篇文章,特别是高考作文,首先要求思想健康。思想健康就是指作文中表达的思…  相似文献   

7.
李支舜 《现代教学》2004,(12):41-42
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我的问题。虽然每次考试我教的班级作文成绩都还不错,但是真正能写出新意的作文并不是很多。我思考了很久,觉得问题也许出在我自己身上。我很想在作文教学上完全放开,让学生写出有自己个性的作文,却又隐隐担心太有个性的作文会在考试中吃亏,所以我的作文课堂一边是鼓励学生自由写作,一边是告诫学生不要超出一定之规,最终导致作文教学没有多大起色。我特别想请教一下在作文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如何让学生写出表达自己真性情的作文?有没有一些具体可行的策略呢?  相似文献   

8.
黄梅 《四川教育》2002,(10):41-41
学生常抱怨:作文没有东西写,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干巴巴的不耐看。究其原因,是作文中没有打动人心的内容。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写作时没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怎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呢?没有感触怎能写出内容充实的作文呢?感触不深又怎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佳作呢?所以,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是对生活要敞开心灵去感受,去领悟,即感悟。我认为:感悟即是面对生活,人们在思想上、心灵上深刻的感动、感受和感慨中,悟出某种人生的意义、价值或道理。感悟是一个人的思想,也是人的智慧。人们把自己对生活的领悟写到文章…  相似文献   

9.
怎样指导学生自己改作文·王琼辉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写,老师改。改作文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往往是教师加班加点改作文,可是多数学生只是看看分数和批语就往书包里一塞了事,全然顾教师良苦用心。所以许多语文教师抱怨:改作文徒劳而无功。笔者认为有效的办法是在...  相似文献   

10.
<正>常常听到同事抱怨班上学生作文质量差,优秀作文凤毛麟角;常常看到学生习作上"立意平庸、语言干瘪、事例陈旧"之类的评语。不禁深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写了十几年作文为何没有长进?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其实,个中原因我们一直知晓。现代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目前作文教学(考试)的现状离上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学生害怕作文,学生作文中灰色作文、虚假作文,病态作文相当普遍,另类作文也竞相登场。有人将矛头指向应试教育,也有人认为是时下流行的新概念作文惹的祸,但我认为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问题,或是某个作文大赛的导向问题,它反映出一种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表现出一种庸俗化、功利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刘东 《教育文汇》2014,(2):26-26
“这么简单的问题,我反反复复讲了四五遍,这几个学生还不懂,真没辙了!”“这个学生没救了,上课是虫,下课是龙,作业一塌糊涂。一个班有几个这样的学生,老师就遭罪了。”在办公室里常常听到一些同事这样抱怨。多年来,我也这样抱怨过。不久前听了一位校长关于“鱼牛”的寓言,想到自己对一些学生的抱怨,觉得有些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3.
朱丹琴 《现代语文》2007,(6):115-115
作文教学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对写作技巧的精辟分析,我认为,作文教学的成功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这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因为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理解,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只有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了,才能主动地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此,在设计作文教学时,应该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因素,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刘帅 《教书育人》2007,(8):102-103
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成了最头疼的事,写作课成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少教师抱怨是现在的学生缺少感知生活、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作文教学难显成效。其实,作文教学能否取得显著效果,其中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大力提倡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今天,反思一下,我觉得我们的写作教学存在许多的盲点。作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规定,作文教学应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真切体验。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或真切体验。”但目前初中学生作文的实际状况却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无病呻吟,娇揉造作的现象在初中学生作文中司空见惯,真情失落已成为初中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的一痼疾。本文拟就这一突出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数学人生     
读师范时,我最喜欢文学,而并非数学。实习时,推选两名实习生上公开课,其中我上了一堂作文指导课,指导老师及实习学校老师大加赞赏。工作后却一直任教数学。因此,数学改造了我的人生。符号人生———数学生活。20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对我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修炼,还是一种品味,更是一种合作。新课改倡导合作学习,我则以为师生合作是最根本的合作形式。在这种高难度的合作中,我体验出了三种关系:在要求上,教师“大于”学生。教师不仅要有与学生真诚合作的理念,而且要有与学生有效合作的策略。在评价时,教师“小于”学…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职高学生由于在以前很少得到老师的赏识,也不会赏识自己,因此养成了一种自卑心理,在写作中表现为弱者。写完作文,别人还没看,自己先来一个自我否定:“呀。我写的是什么呀?这怎么能拿给别人看呢?”因此,要让他们学会赏识自己,相信自己的作文最棒。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并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学会赏识自己,首先要教会学生敏锐地感知生活,开启作文的丰富源泉。当前,他们处于人生的花季,虽然生活相对单调紧张,但校园活动、师生交流和社会影响总在其…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历来是让广大语文教师头痛的事,往往是花费了不少精力,但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什么提高。一次次作文实践下来,学生依然重复着自己的老毛病,错别字、病句、立意不高等多次强调过的问题还在影响着文章的整体质量。最近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作文教学质量不高仅仅是学生的问题吗?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究竟在哪里?我认为,除了学生的因素,作文教学陷入泥潭的原因,就在于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形式化倾向。不解决这个问题,作文教学要想走出困境就显得不切实际。一、避免作文训练的形式化一个人作文能力的高低虽然…  相似文献   

20.
海燕 《云南教育》2001,(14):27-2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与热情。注意改变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对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完成习作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写一句话开始   在教完拼音后,我安排了一节习作练习课,让孩子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学生对自己是否能写“一句话”还有些迟疑,在我的不断启发鼓励下,孩子们用已学的汉语拼音写下了人生的第一篇“作文”。我让他们互相传看,顿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激动地读着自己写的话。我又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