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林胜前 《山东教育》2005,(32):35-36
地理新教材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出发,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过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变化。就其内容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每课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活动”。新教材分“正文”“阅读材料”和“活动”三大板块,而且“活动”板块的分量很大,以七年级上册为例,全书共92页,其中“活动”板块竞占了40页。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地方高校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迎合新形势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德才兼备”的“四有”公民,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为转向,通过明确目的性、内容的实效性、方法的多样性和管理的规范性四个角度,探求解决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有两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人性善”为哲学基础,以“仁者爱人”为核心理念,以“正义君子”为培养目标,以“四维”“八德”为施教内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主张“知行相须”,强调“修身为本”。从根本上说,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就是教人懂得做人,懂得爱人的教育;“修身为本”是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方法,“教人如何修身”几乎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发展史的全部内容。我国优良的道德教育传统应予继承与弘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已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应站在时代的高度,赋予传统道德以新的内涵,欲完成这一使命,必须对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有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当今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高等教育和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许多新的课题急需解决。本认为“人本”教育理念是现代高教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前提,而要推行和贯彻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则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高校的教育技术机构在工作内容、功能、规模、组织形式、机制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把握机遇、明确方向、使教育技术工作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本从“明确机构的定位”、“健全机构的职能”、“理顺机构的体制”、“提升机构人员的素质”四个方面,探讨了信息化进程中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在观念、内容、方法和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形成动态的、发展的、高度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我国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背景下,文章从和谐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阐述了“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应用,说明“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与我国现在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方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加入 WTO,为中国经济和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迎接挑战的对策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此 ,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即树立教育发展、改革观 ,“适应性”的质量观 ,新的教育体制观 ,“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能力为本”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站在教育本体论的高度,重新诠释了教育的旨归,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然而,实践层面的各种“伪生本教育”也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大行其道,师道尊严之底线屡被冲破。本研究以一节“生本教育”公开课中的罪己者、保育员、旁观者、受气包四种教师像为切入点,立体式地剖析了一个“生本教育”的课堂,重新诠释了“生本教育”的真谛,提出了师生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同谋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本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实行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一个迅速变革的时代中,高职教育需要有新的观念和模式,彻底变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而高职教育推行导师制是一个探索。它不仅是对传统“班建制”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更重要的是真正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个性教育,实现教学相长的实践和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战略和教育改革思想,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文章从下列四个方面探讨了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总结了现代教育、现代科学和现代生产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阐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领先教育的思想;提出了“教育本三个面向”、要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和发展;多方面地提出了教育改革的要求,继承和发展了教育必须不断改革的马克思主义一贯思想;对知识分子和人才的尊重,唤起了民族追求知识的热情,也为在“四化”进程中确立教育的战略地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的内容。必修3主要是区域地理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始终渗透环境教育内容。本节将前面的区域农业知识落实在解决实际地理问题上,由“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农业发展方向”四部分组成,旨在学习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同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3.
闲暇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闲暇教育是当代学校教育的一种新的发展,同时也是当代社会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综观目前的学校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就实际的教育状况而言,仍然是以知识和智能为主要内容。在我们的理解中,闲暇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在直接和间接的意义上增强学生的素质。现仅就管见所及,对闲暇教育的几个问题作些分析。一、闲暇教育的基本内涵我国实行新的工时制度后,学生的闲暇时间更多起来。闲暇时间本应当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自由发展个性的最佳时间。然而面对大量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爱辉区幸福乡中学是一所农村乡级中学..历经40年的发展历练,谱写了从“普通农村中学”到“省级标准化学校”,冉到“全同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辉煌乐章。如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源头活水,全体教职员工在探索生本的道路上,描绘着“践行生本理念,追求幸福教育”的蓝图。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对象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走向信息化。本讨论了信息社会环境下教育虚拟化的含义,产生的必要性和特点,以及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对科学探索网络开发的“PH酸碱度”网上微世界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物”本经济、“资”本经济、“知”本经济到“人”本经济,是教育由封闭走向社会生产操作统一、知识创新、和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开放的四种经济形态。因此,我国实施教育开放要特别重视开拓国际市场、确立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以教育创新为其前提条件和实施保证,只有坚持真正意义上的方向明确的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才能得以真正落实。因而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在于教育创新。 一、创新教育本身就是一项教育创新   “创新”一词从字面上讲,“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明发现、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一切新事物”。简单地说,创新是人类主体在处理和客体的关系中弃旧图新、破旧立新的独创性活动过程及结果。   教育创新是指关于教育的理论、思想、方法、目标、内容、体制和机制等的创新,其重点在教育思想和教…  相似文献   

18.
“四项创新”促成“四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大学生“四成”教育的内涵和作为新的教育模式的重要性。贯彻“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四为”原则,实施“德育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19.
读了《新纲要》的内容后,我深深地感到幼儿教师要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从实践的点滴中理解运用新纲要的内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在发生很大的转变。结合新纲要中提出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在学习新课程之后,我们的教学活动近年来以“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展开。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自发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积累了许多有意义的经验。这是一个具有发展潜质和蓬勃生命力的活动形式,它给幼儿园素质启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新纲要》中提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让我对《新纲要》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发展必须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什么样的理念为佳呢?本提出了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思想观、教育目标观、教育教学观、教育内容观、教育方法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