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中国风”已经成为西方时尚字典中的常用词汇。这些设计师开始虚心了解并学习中国文化,并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创意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从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建筑装饰语素的关系,旨在通过对所研究问题的理性思考,提出一套系统的、有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思想、观点和设计方法。同时还通过介绍西方设计师看待民族的文脉的观点,探寻环境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相融合的手段和方法,从而透过西方社会对其自身文化的保护找回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深思索。  相似文献   

3.
刘霞 《科教文汇》2008,(5):172-173
设计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前沿学科,设计艺术的创新将带动全社会、全世界的时尚潮流。而它更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完成,并体现着当时当地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精神风习和心理结构,反映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及审美观念,这种文化精神在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包装、影视乃至于广告等设计艺术过程中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回首设计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现代设计的西化风头越演越烈,在这般凶猛的西化设计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设计精神和艺术风格正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结果,在这种一切讲求中国特色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如何来谈艺术设计思想的中国特色呢?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整体趋势下,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信息接触和交流现象日益频繁。在西方,设计师们积极从世界各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并使之转化成永恒的时尚艺术。  相似文献   

5.
设计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前沿学科,设计艺术的创新将带动全社会、全世界的时尚潮流。而它更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文化的参与和制约下展开、完成,并体现着当时当地文化的风貌。不同的文化反映着不同的精神风习和心理结构,反映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及审美观念,这种文化精神在关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产品、建筑、服饰、环境、包装、影视乃至于广告等设计艺术过程中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回首设计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在任何一个时代的设计都是与当时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现代设计的西化风头越演越烈,在这般凶猛的西化设计思想的冲击下,中国的设计精神和艺术风格正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结果,在这种一切讲求中国特色的大好形势下,我们要如何来谈艺术设计思想的中国特色呢?  相似文献   

6.
羊力超 《科教文汇》2010,(4):156-157,159
我们时常在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当今多元化的设计趋势下,中国设计正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也追上时尚的步伐,从设计理念、色彩搭配、材料选取,无不体现出“中国设计”的品位、传统的灵魂,以时尚的衣装之名让中式元素获得延续,世界流行趋势迎来新中式、后古典时代。而中国的文化精华恰恰是给予中式设计的养分。本文通过对当今中国设计中包含流行元素进行分析,阐述在现代设计中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设计的深远影响及继承还是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市场是其重要导向之一,设计必须要注重市场因素。如何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和社会形态下树立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文化是中国设计市场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社会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全球化激烈进行的今天中国社会又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巨大影响,但西方的设计是在其自身传统文化影响下树立起来的,西方的设计手法表现形式虽然先进,但是他们的设计文化也许并不能适合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观,这就需要对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思想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研究,使之和西方现代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进行有机结合树立中国自己的、符合其自身社会和文化观的设计文化和理念,这样的设计文化和理念是中国市场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而决定的,是不同于其它市场的现实的、市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庄子》是一部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巨大的书,其奇特的寓言文字中包含着"以天合天"的自然艺术设计观。"技进乎道"的技艺修炼方式,深深影响着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
姚建平  潘华晴 《科教文汇》2010,(29):153-153,192
中国传统纹样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文化精髓,其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思想,富有强烈的民族底蕴。传统纹样是民族瑰宝,如传说文化中,凤凰出世表示"天下太平无事",而梅、桃、石榴等"花纹"则蕴涵着"福寿、吉祥"的美好愿望等等。这些经典的传统纹样均包涵着丰富的寓意,如何将这些纹样予以有效利用,使其融入到家具装饰设计之中去呢?本文将对这一课题作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平面设计,正处于一个充满了诱惑和戏剧性的时代。艺术设计语言的困惑以及在传统的、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处于彷徨无依的困境构成了设计的困惑。因此,发掘中国的本土性的设计理论使之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将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课题。现代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艺术融合的理论提出,以及设计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必将成为平面设计理论由第一世界艺术设计的从属形态,转变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理论的独立形态。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装设计是一种视觉语言,是现今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传统、道德、法律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是经过长久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而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包装设计发展的进程中,在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对我国的包装设计的冲击下,如何从中发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把握和坚持包装设计的传统性,将其传统的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的结合,以寻求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生活消费化的逐渐成熟,广告则成为一种消费文化的载体。设计师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将广告的功效和思想以及文化的积淀传递给大众,而目前广告设计的"国际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弃之不顾。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所以如何更快、更好地将中国历史和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是国内设计界应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中国元素的继承与发展,并不只是对传统文化的照搬,而是对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巧妙地设计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并且符合世界潮流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3.
现代的平面设计,正处于一个充满了诱惑和戏剧性的时代,艺术设计语言的困惑以及在传统的、现代的二元对立关系中,正处于彷徨无依的困境构成了设计的困惑,因此,发掘中国的本土性的设计理论使之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将是一个具有巨大魅力的课题,现代平面设计与民族传统艺术融合的理论提出,以及设计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必将成为平面设计理论由第一世界艺术设计的从属形态,转变为中国平面艺术设计理论的独立形态。  相似文献   

14.
唐弋凌 《大众科技》2009,(1):201-202
要做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要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了解中国的特色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改变;力求拥有中西方文化相结合、传统、民族与时尚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最后也要将保护生态、珍惜资源融入到设计中。  相似文献   

15.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设计相结合,已成为当代设计的发展趋势。而被称为"国剧"并成为时尚的中国京剧中的脸谱与作为现代设计基础的三大构成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内容和题材。在对传统京剧脸谱图形与构成方法进行创编再设计过程中,应该对西方现代构成设计抱着去粗取精、兼收并蓄的态度,同时吸收利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艺,结合西方现代设计中优秀的积极的元素,这样做既可以使新的艺术作品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品质,又富有新的时代精神,给人们带来崭新的艺术感受与新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招贴艺术的理论研究中,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关注民族元素的发掘与利用,中国设计与西方设计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问题,体现出对中国设计定位的深入思考。本文就水墨元素引入到当今文化招贴设计中,在视觉效果和表现技法上对文化招贴的视觉传达所带来的新特征作浅显地分析,通过解析水墨元素成为现代文化招贴视觉要素的表现途径,思考如何提升中国现代文化招贴设计的发展高度。  相似文献   

17.
书籍印刷设计隶属于艺术设计学科,书籍印刷设计与平面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联,书籍印刷设计的进步是依附于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术的发展是显示世界平面设计水平的主要成因。造纸术、印刷术起源于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很大的差距,我国作为东方文明的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的文明有着不同的文化内容,那么再论书籍设计的特点风格,需要从艺术审美和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刘鹏 《科教文汇》2009,(25):265-266
本文主要论述了汉字在现代视觉设计领域中,作为标志设计的构成元素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民族个性。随着艺术设计界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产生了许多成功的汉字标志,这些标志弘扬了东方文化精髓,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理念与智慧,以本民族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引领时代潮流,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19.
张小珊 《科教文汇》2012,(10):114-114,117
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各国的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东方的思想家把"心"作为思维的器官。心为天地万物之心,无心外之物。因此在汉语中与灵魂、思维、感情有关的词和词组都与心(忄)有关。而西方哲学在其源头处与中国哲学不同。西方传统哲学认为上帝是宇宙之心。传统的西方哲学思想是建立在生理学的基础上,西方的哲学没有将"心"纳入认知的范围内,因此在英语中表示认知和表示生理上感情的反应的词是分开的。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中国盛行"素质教育"之风,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素质教育在中国实行的效果如何,有没有达到当初的要求呢?广大师生有没有从中受益呢?在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答的时候.中国教育界又盛行了出国之风.在中国教育受到人们质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跟风出国接受西方的所谓"优秀教育".中西方教育间到底存在哪些差异,我们又该如何正确面对中西教育的差异呢?本文针对这些教育热点问题,浅析了中西方教育之差异,希望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及家长,在取其精华的同时也要剔其糟粕,理性的面对中西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