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原 《编辑学刊》2001,(5):40-41
校对在出版工艺流程中,处于编辑和排版的结合部.于是,校对者就有了左邻右舍.编辑者在校对者的左边,排版者在校对者的右边.编辑者把齐、清、定的原稿发到排版者那里(有的在承印厂,有的就在本单位),排版者照原稿录人、排版,打出毛样后连同原稿交给校对者.校对者与排版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  相似文献   

2.
校对者及其上下左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原 《编辑之友》2001,(5):43-44
校对在出版工艺流程中,处于编辑和排版的结合部.于是,校对者就有了左邻右舍.编辑者在校对者的左边,排版者在校对者的右边.编辑者把齐、清、定的原稿发到排版者那里(有的在承印厂,有的就在本单位),排版者照原稿录入、排版,打出毛样后连同原稿交给校对者.校对者与排版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互动的.你校一遍,他改一遍;他改一遍,你再校一遍,三番五次,直到清样为止.如果只"校异同",校对者与编辑者就可以不发生直接关系了,服从原稿就是服从编辑者.服从和被服从是单向的,也不互动.因为"校是非",校对者与编辑者也在某种程度上是双向互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编辑掌握电脑排版技术的好处程云我们《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编辑部是1993隼引入电脑排版技术的。引入电脑排版后,排版工作是由编辑部中的打字员来做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编辑时常要介入排版工作,就版面安排问题与打字员进行商讨,有时甚至要亲自去排。在实践中我们...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子计算机排版技术,实行编辑、设计、排版、校对的四合一。排版、校对工作将全部由印刷厂转移到编辑部。在编辑部即可在微机上完成排版及校对任务。这一新工艺,正是改变了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而显示出它的巨大的优越性。它打破了以前编辑和排版各自独立的局面,实现了编辑与排版的有机结合。当编辑在计算机上完成稿件输入时,实际上也是对稿件编辑质量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采用计算机排版来取代目前落后的铅排工艺,具有很高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微机排版中的差错例析陕西水力发电编辑部李琨随着微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及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期刊采用微机进行排版。微机排版系统具有功能多、操作方便、改版容易、工作效率高等许多优点。但由于它与铅字排版在方式上差异较大,编辑工作中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并影响到编...  相似文献   

6.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甘肃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孙品一我编辑部于1990年购置了一套微机排版系统,实现了自行微机排版,并积极开展对外有偿服务,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几年来的主要收获是:1提高了学报质量。编辑人员直接在微机上编辑排版,对学报中的图表、公式和各...  相似文献   

7.
利用书版排版软件造字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书版排版软件造字的技巧《广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梁健本文以华光书版排版软件(北大方正排版软件也同样适用)为例,介绍两种行之有效的排版造字技巧,供大家参考。1.用汉体注解和空格注解来造字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左右结构的偏僻字。所谓左右结构,是指组成该字...  相似文献   

8.
结合《干旱区科学》(英文)创办10年来的实践经验,介绍了英文科技期刊使用Word排版+Adobe Illustrator制图的技术要点及其在编校排版方面的优势,即排版文件与作者投稿文件的无缝连接、编校排一体、组版与多媒体快速转换.Word和Adobe Illustrator排版入门要求低,可实现编辑部内部排版,能显著提高排版效率和排版质量、实现无纸化办公,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出版周期,助力期刊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对质量与心理因素·孟卿出版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编校质量是支持精品图书的双足校对是校对者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或样本上差错的心理和行为的过程。校对工作是校对人员与校稿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一校对过程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校对者、校对比照对象...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期刊编辑部采用计算机采编系统进行排版、编辑的优越性,给出了计算机采编系统的几种理想的硬件配置,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价格,值得准备利用电脑排版、编辑的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1.
Word在科技期刊编辑部网上办公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方梅 《编辑学报》2004,16(6):427-428
在讨论目前诸多编辑排版软件利弊的基础上,分析了选择Word作为期刊排版软件的原因以及Word作为排版软件在完成编辑部网上办公、提高编辑效率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在介绍<软件学报>编辑部应用Word软件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向准备采用Word软件的编辑部提出了建议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陈功榕 《东南传播》2013,(5):107-108
报刊排版流程从印刷厂转入编辑部是数字时代报刊出版工作的必然选择,图文稿件全面数字化为创新排版流程创造了条件。本文从报刊排版的时间效率、质量水平和人员工效等分析入手,对不同模式的编辑排版流程作对比探讨,提出优化排版流程和提高排版效能的基本思路,为报刊社提高编辑出版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机排版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机排版应注意的问题《微电机》编辑部主编吴元标1.注意插图预留空位在微机打字、排版中,插图并未照相制版,打字员并不知道插图的实际大小,因此在编辑时应将插图制版后的实际大小标在文稿的相应处,以便在微机排版时预留空位,出软片后将插图贴人相应的预留空位即可...  相似文献   

14.
版面是报纸等字载体的概念,报纸新闻是新闻以字的形式在报纸纸张空间的集合,排版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读;广播新闻是新闻以声音的形式在某个节目时间段的集合,节目的编排也是为了表现编辑部意图和对新闻价值的评判,让新闻更容易抓住听众。笔认为广播新闻节目要借鉴报纸的版面意识,同时更要发挥广播自身的优势,形成广播新闻特有的“版面风格”。  相似文献   

15.
谈科技期刊编辑部自行排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微型电子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深入 ,越来越多的期刊编辑部使用了微机自行排版 ,这使编辑部的工作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传统的编辑模式开始动摇 ,出现了编、排、校一体化的编辑模式。笔者就此趋势 ,结合本编辑部自行排版的经验 ,对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1 编辑部自行排版的必要性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 ,是经过编辑工作者的实践、积累和总结 ,形成基本上一致的模式 ,它反映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共同规律 ,对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具有指导作用[1] 。多年来 ,期刊编辑部一直沿用着“组稿→接稿→审稿→编辑加工→发排→校对→付印→出版发…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6,(3)
校样中的差错简析文/李琨计计算机排版印刷的报纸书刊中,属于排版改版方面的错误屡见不鲜。消灭排版改版中的差错,是排版校对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排版与校对是出版中的两道工序,两者既要密切配合与支持,又要互相监督与促进。排好版,为校对提供方便,校好版为改版提...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计算机排版的质量控制李琨,沈珞珞计算机排版系统具有功能多、操作方便、改版容易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期刊等出版物排版的主要手段。计算机排版取代铅字排版后,编辑要从计算机排版的特点出发,研究计算机排版的规律,找出质量控制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以...  相似文献   

18.
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韩星明,陈洁计算机排版系统具有体积小、易操作、效率高和功能强的特点,它可以进入编辑部,可以由编辑人员自行操作,可以满足科技期刊编辑与排版的各种特殊要求,从而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现代化提供了必需的技术条件。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日益普及应用,给科技期刊的管理编辑流程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影响。本刊编辑部计算机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基本的文字处理、稿件管理、编辑管理、排版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绝大多数图书已用计算机排版;作者的写作方式、投稿形式也已逐渐用软盘、打印稿取代了手抄稿。这种变化不仅给编辑工作带来新的特点,也给校对工作带来了一些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拟针对这类校样中常见的问题谈几点认识。1.字体在校样上常有正斜体、黑白体连片出错的情况。由于某些排版软件(如北大方正)对中文、外文、数字的字体是分开标注的,因此,对校样上连片出错的情况,只须在更换字体的开始和结束处说明修改要求即可,不必一一标注。2.转行排版软件都有转行禁排的功能,不会出现铅排那样标点符号排在行首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