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创新集群与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现状及其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产业集群的思想和方法找寻出路。以湖北彭场无纺布产业集群为实例,从聚集效应、溢出效应和多样化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以创新集群的发展模式来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并提出有关集群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08,(10):195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打造了新兴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而且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和辐射,使传统产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产业信息化成为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本文通过对传统产业在信息化改造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的探讨,对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做了比较充分的研究,进而提出了改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许强  应翔君 《软科学》2012,26(6):10-15
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出发,选择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等4个典型案例,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异同。从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的范围与程度两方面存在差异,并揭示了造成两类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其中,集群创新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论题。但是当前多数研究是以高技术产业为背景展开的,而对以传统产业主导的产业集群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文章从浙江省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实际出发,并以温州柳市低压电器业集群为典型案例,通过对传统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结构和动态运行模式的探讨,为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结合电子商务和产业集群理论,基于传统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提出县域电商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演进路径模型;选择分别处于产业集群不同阶段的河南光山羽绒、安徽金寨茶和河北清河羊绒3个典型案例,归纳政府在引导发展县域电商过程中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横向对比分析3县产业特点、政府举措和电商发展状态,对模型进行验证。为县域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信息经济下中国传统产业价值链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从无到有,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探讨信息经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传统产业价值链的影响、研究现代产业价值链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的耦合点是产业集群的生态化,产业集群的生态化发展也是产业集群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必然趋势。基于循环经济思想,把产业集群生态化演进看成是一项渐进系统工程,并以南通市为例,在对其产业集群发展及生态化演进整体判断的基础上,从政府、企业、产业等多层面提出传统产业集群生态化转型的战略重点和思路设计。  相似文献   

8.
"官产研高"联合推动我国传统产业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产业量大面广,在目前的经济生活中占绝对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才起步不久,难以支撑全国的经济大局,因此,传统产业不但不能退出我国的经济领域,相反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同时,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正向国外转移,许多发展中国家正以各自的优势奋力争取接纳这些转移出来的传统产业,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不能错过这样的发展机会.所以从国际国内的综合状况来看,我们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要选好传统产业改造的重点,制定传统产业改造的政策,强化传统产业改造的措施,使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认为,官产研(学)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势联合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改造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高技术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认为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的产业波及作用将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能够突破性地带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集群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策略重点应转向"结合内部资源更充分利用集群网络资源"。传统产业特征及单个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使得传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网络式创新成为必然。本文将集群网络划分为网络结构和网络关系2个维度,利用浙江绍兴轻纺产业集群这一典型传统产业集群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集群企业创新绩效路径关系,结果显示集群网络结构、网络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产业集群网络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明显强于网络结构的影响。此结论对于优化产业集群网络、提升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邢向阳  郝索  李丙金 《未来与发展》2012,35(9):69-72,90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本文基于分行业视角,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竞争力不足,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且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竞争力差异较大,咨询策划类行业和电信软件类行业处于领先.应当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这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与其他集群争夺资源和控制市场的能力、特定的资源与制度背景两方面。本文运用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得出如下结论:只有同时具备强大的市场控制能力、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能力、丰富的组织资源和良好的制度背景的特色产业集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改进的泰尔指数、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主要科技大国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保持高度关联,其中科创投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较科创产出、环境大,高科技出口与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较低,主要受产业高级化和绿色化制约;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成效不够显著,受科创投入影响较大,但发展态势良好,创新驱动发展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4.
产业信息化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克逸 《软科学》2003,17(1):27-30,38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和市场的一体化,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对开放的市场条件和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如何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由于信息技术可以低成本扩散,而且具有边际收益递增和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信息化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创造了机会.然而,传统产业集群或产业区由于过分强调地方性网络,忽视了集群主导企业对外联系,造成了集群无法利用主导企业的溢出知识而实现向价值链的更高端跨越.本文构造以集群内主导企业为枢纽,连接价值链高端的境外企业、其它地方性产业集群与集群内接点,四种形式的知识流是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全方位打造互联互通背景下我国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经济中高速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在互联互通蓝图下,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互动之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增长对传统产业存在惯性依赖、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现有体制机制制约产业活力、忽视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延迟作用;产业壮行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互动中人口老龄化、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企业家精神等。提出我国抓住互联互通提供的转型升级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有为政府;转变人才投入方式,吸收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活力等以形成一个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积极互动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中间网络组织,对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界定河北省钢铁产业集群内涵基础上,结合其发展现状和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加强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提升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和完善集群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组织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体系中最有活力、最具增长潜力的部分。为了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提取,并提取经济发展能力、资产利用能力、产业销售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主因子作为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分析依据。结果表明,可将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支柱产业、潜力产业、机遇产业和新生产业四大产业,其中支柱性产业竞争力最大,其他次之。最终根据四大产业竞争力及发展情况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发展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具特色和竞争力的新经济组织模式,有着区别于一般组织形式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其稳定问题是关系发展的关键.文章从形成、结构等角度,认为产业集群属于网络组织类型.对其形成与发展动力、与环境的适应过程、运作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产业集群稳定必要条件,认为能够响应并适应环境的混合型产业集群网络组织更容易形成并保持稳定状态,最后有针对性提出集群管理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