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下岗工人增加,劳动就业日益困难,这无疑是给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带了新的问题.针对这一新情况,我局将职校毕业生的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内抓人才质量,外抓就业市场的拓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职校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①就业率高,96年我县职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为82.3%,97年当年就业率为78.5%,98年毕业生2851人,目前已安置2300多人.②烹饪、服装、电子、电工、机电、宾馆服务、海洋捕捞、特种养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12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达108.2万,截至当年9月初,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高职高专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55.7%。  相似文献   

3.
据教育部统计数字,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的大学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全国专科毕业生达到了108.2万人,总体就业率为68.6%;2004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总体就业率为82.3%,但是其中专科生就业质量不高,就业的稳定率和满意率较低。并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研究”课题组2004.年的调查显示,  相似文献   

4.
赵锋 《上海教育》2012,(9):44-46
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9月1日,上海市93所中职校共计毕业生44529人,就业43617人,就业率为97.95%。2012年4月19日,上海市教委对外发布了"2011年上海市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9月1日,上海市93所中职校共计毕业生44529人,就业43617人,就业率为97.95%。其中,非上海生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达到430万人,广西中职校应届毕业生将超过11万。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队伍,认真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各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为此,各中职学校纷纷对本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教育,传达国家就业政策,介绍当前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择业原则等。对于各校直到学生毕业在即时才进行就业教育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高校在校人数超过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15%,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高职高专类毕业生达到147万人,创历史新高,今后几年毕业生人数将会继续增长,远远超过全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需求的增加。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率高低关系到广大高校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职毕业生而言,加强就业工作,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关系到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2003年全国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80%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处于中间层次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偏低。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280万人,其中150万为高职毕业生。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是提高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大问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药大学新办专业制药工程的首届毕业生——2003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情况良好。首届毕业生共有52人,一次性就业率82.7%,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5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38人,一次性就业率高于全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23.0%。  相似文献   

9.
2003年湖北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首次超过了本科生和研究生。2003年湖北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3%,全省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上海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三年超九成,在2004年中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32%。据统计,上海新增户籍劳动力总数中,60%以上由职业教育输送。职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好过本科生。数据显示,2010年,四川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90所高校共有毕业生约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面临持续压力。截至2009年12月底,四川全省高校毕业生共签约8.78万人,签约率28.9%。其中,研究生签约率约26%,本科生签约率约25%,职业院校毕业生签约率高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约为32%。与上年同期相比,毕业生净增签约人数1万余人,增长1.8个百分点。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大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现象,成都人才市场副主任薛驰说:"职校毕业生对岗位、薪酬的心理预期比研究生、本科生更低,也更符合实际,而有些研究生、本科生在求职时会有好高骛远的情况,这就需要继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大学生就业就开始成为难题,年复一年被各界热议。十多年过去了,难题没有缓解,反而越积越重。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尤其是08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更加趋紧。当有的大学生得知自己应聘的单位共收到成千上万份报名简历的时候,在心头笼罩已久的就业阴影,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0.
从职业生涯选择理论角度看就业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日益严峻。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6月份初次就业率为50%;到9月就业率,其中本科生就业率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为55%。2004年,全国将有280~j“高校毕业生,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就业压力更大。以上数字充分发映了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近一个时期以来,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就业率逐步成为衡量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有人把职业学校与大学比,说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比大学生要高,其实,就业率这个概念,对两者而言却不完全是一回事,区别就在于就业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65859人,其中毕业研究生5902人,本科毕业生43707人,专科毕业生16250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2.21%,其中本科就业率为90.38%,专科为59.75%。从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省内社会需求(见附表)来看,2001年我省毕业生就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职教信息     
重庆市中职毕业生供不应求 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建立市、区县、职业学校三级职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网络,并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已连续3年使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一些国家级、市级重点职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100%,热门专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全校有毕业生4128人,一次性就业率为83.19%,当年年底就业率为91.88%; 2009年,全校有毕业生4357人,一次性就业率为80.45%,当年年底就业率为90.98%;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余万人,相比2009年增长了20余万人;四川毕业生人数越过30余万人,我校毕业生达到9000余人,全社会就业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形势严峻。但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喜人,目前2010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已达到88.6%,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就业去向合理。  相似文献   

16.
职校生,特别是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可能说是目前全国职教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怎样使职高生学有所成,并有一技之长,对口就业或曲线就业?江苏省涟水职业高级中学采取“多铺路、广结缘”的办法,较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历年来,这个学校的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保持在60%以上,就业率达9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学校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循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宁波外事学校2009-2011级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就业率、就业特色、就业质量、就业现状的满意度等方面对宁波市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提高宁波市中职生就业质量的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就业指导;毕业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温州职校新生就业期望偏高,职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高,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小型企业为主。针对以上现状,结合当地实际,温州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理念,引导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鼓励更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切实做好职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初次就业率是指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前(当年的6月末之前)已落实就业单位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率。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2010年5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船舶与海洋工程等14个本科专业2008、2009年的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通过分析发现,这15个专业都隶属于工学学科。  相似文献   

20.
据悉,2001年,全国独立设置的386所高职院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比1996年分别增长了8倍和6倍,职业学校的吸引力可见一斑。有关数据显示,全国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占80%;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从业人员中,职业学校毕业生占48%,职业学校学生的地位正在全面提升。记者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01年浙江省级以上的112所重点职校共有毕业生43185人,报考高职上线的考生和保送生14874人,目前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26174人,一次性就业率达92.5%(还未把升入成人高校的人数统计在内)。去年浙江全省一次性就业率达100%的重点职校有27所。而去年杭州市4427名技工学校毕业生中,车、铣、刨、电焊等专业供不应求。是什么原因让职校生就业状况如此乐观?本刊记者就职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采访了杭州市教育局高中教育处副处长王瑞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