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彭小琴 《新闻界》2012,(1):28-31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有着“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的宣传效果。新闻摄影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样式,承载着突出主题、增大报刊信息量的作用,一幅幅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并能给人们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摄影作品产生的如此效应,完全在于图片背后所隐含的潜在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摄影工作者不断地挖掘、探索、积累和付出。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有着“一图胜千言”、“百闻不如一见”的宣传效果。新闻摄影作品作为一个独立的新闻样式,承载着突出主题、增大报刊信息量的作用,一幅幅视觉冲击力强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能紧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并能给人们留下思考与回味的空间。摄影作品产生的如此效应,完全在于图片背后所隐含的潜在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境界,它需要摄影工作者不断地挖掘、探索、积累和付出。同时,还要注重新闻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是一项融思想和形象语言为一体的创造性工作,同时也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互动劳动。因此,在新闻摄影过程中。摄影记思维形式直接影响着作品思想和质量,尤其对摄影记个性发展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主要以瞬间形象揭示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一张新闻照片浓缩的信息越多,画面语言就越丰富,视觉冲击力就越强,读者的印象就越深刻。一幅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既要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要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成功的新闻作品是离不开摄影技巧与艺术表现手法的双重作用,既要运用艺术表现手法定格精彩瞬间,又要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是记录社会和自然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手段。一张新闻图片,毫无疑问,它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已日渐被人们所认识,新闻摄影作品作为版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报纸的眼睛和亮点,  相似文献   

7.
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以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感召力去影响人,它能最直接地揭示、触动社会与人类的每一根神经.促使人类社会朝着美好、幸福的目标发展,它的作用是任何动听的语言和精湛的文字表述所不可替代的,而如何把握新闻摄影的瞬间表现则是拍好新闻摄影作品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细节是新闻摄影作品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同文艺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一样,目的是揭示人物的个性,服务于作品的主题思想。与摄影一脉相通的电影,更是注重细节的突出展示。近期上映的《金陵十三钗》中,让人心情沉重、永不磨灭的一个细节——琵琶弦的刻画,那种姐妹情、民族仇的情节极大地冲击着观众的心扉。新闻摄影作品对细节的展示是为了更好地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9.
谢克俭 《新闻窗》2007,(6):96-97
科技新闻摄影是科技宣传的重要手段,是当今世界传递科技信息最有效的国际通用视觉语言。科技新闻摄影报道通过摄取反映科技活动的影像、反映科学技术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通过纪实性作品形象语言的客观感、真实感、可信度和感染力传播科技,使公众接受、理解科技,关心和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军 《新闻三昧》2003,(3):40-41
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我们的科技新闻摄影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优秀的科技新闻摄影作品凤毛麟角。因此,科技新闻摄影如何反映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应成为科技新闻摄影工作者经常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是通过图片面面和简略的文字说明来记录、叙述已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它与文字报道的不同是文字报道用文字符号来表述,而新闻摄影主要是用画面语言来表达。它将事件的过程通过瞬间形象传达给受众,运用摄影的各种处理手法,尽可能多地浓缩新闻信息和对事件的认知导向,传达给受众。文字作品常通过形象的语言诱导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来构架画面,新闻摄影则直接产生画面。它最终转换给读者的是画面所传达的视觉信息和思维信息,亦即画面语言的表达结果。 新闻摄影的画面语言由事件形象本身具有的表述能力和记者素养决定,其中尤…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包容,以前没有纳入新闻摄影视线的技法、手法也渐渐成为其组成部分。新闻人渐渐达成共识,新闻摄影手法使用上没有对不对,只有合适不合适。在这样的背景下,红外线新闻摄影得以悄然兴起,有些媒体已经在版面上展示了红外线新闻摄影实践成果。但红外线新闻摄影还是新鲜事物,人们对此并不熟悉。为此,本文就红外线的基本特性、红外线摄影的兴起缘由、数码红外线照相机的改造机理、红外线新闻摄影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简要探析。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是用视觉形象来报道新闻的。一幅新闻作品不是简单的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记录,而是由记者通过镜头把现实中的形象组织成一个信息传播媒体。事实上,任何一幅新闻照片,都离不开记者对形象的选择、推理、提炼和抽象的思维活动。理解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的关系,是认识新闻摄影和评价新闻摄影作品的一个前提,对提高新闻摄影报道质量和形象表现力,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离开新闻摄影的实践,忽视新闻摄影与摄影艺术内在的联系,而断言  相似文献   

14.
纵观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1986)评选中的4000多幅、组来稿,特别是经过评委们辛勤筛选出的340幅、组入选作品,恰如春风拂面,令人耳目一新。其主要特色是拓宽了新闻摄影题材面,强调了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注重了对新闻事件中人物的表现,从而构成一个总趋势,即增强新闻意识,深化摄影改革。新闻摄影的题材产生于大千世界、社会生活之中,原本是十分宽阔的。由于新闻摄影界曾经从直接功利的目的出发,把新闻摄影的题材面限制在十分狭小范围内,因而严重地阻碍了自身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潮流给新闻摄影界注入了源头活水。进入80年代后,有志于新闻摄影改革的人们,先后在突发性新闻  相似文献   

15.
新闻影像的可贵之处,在于画面形象所传达的视觉信息可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读者通读,新闻照片的魅力,在于用画面语言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新闻摄影作品的力量,在于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这种情势下,有没有画面语言就成了一幅新闻照片成功与否的质量标准之一.那么,新闻照片画面语言的表达方法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摄影具有新闻性、思想性、时效性和形象化的个性,所表现的人和事应当是生动而有新闻价值的。一幅优秀的新闻图片,总是以真实、新颖的画面形象吸引人、感染人,这种画面形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瞬间精华,它是新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美的凝固。 运用美的魅力增添新闻价值 美学早已自然地闯进了我国摄影领域,众多的摄影家对它产生了广泛的兴趣,并在人像、风光、静物等艺术摄影中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但是,对于新闻摄影要不要讲究美学,一直是摄影界争论的焦点。随着新闻摄影事业的不断发展,提倡新闻摄影美学观念的同志…  相似文献   

17.
<正>不同的摄影角度形成的视觉画面是千差万别的,产生的摄影作品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新闻摄影记者角度的选择对新闻摄影采访有很大的作用,摄影记者也非常重视新闻摄影角度的选择。新闻摄影角度的选择能够突出强调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也能弱化对新闻的表现效果。角度的变化不仅产生不同的画面造型,还能对读者形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所以说角度的运用不只是画面语言的组成部分,更是新闻图片拍摄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亚 《军事记者》2008,(10):52-54
人们关注和研究沙飞,有两点被忽视了。其一,只看到他是中国革命摄影的奠基者,而没有看到他首先是一位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的杰出代表。其二,研究者的注意力更多被他的摄影作品所吸引,鲜有透过摄影作品看到并深入研究他的军事新闻摄影思想的。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作品是记者从新闻事件的情节发展中拍摄而来的典型瞬间情节。虽然新闻摄影作品的画面是静止的,但就其内容来说,却是与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着时间和空间联系的,读者通过观察与思考,静止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的题材,也就是构成新闻摄影作品的材料,即新闻摄影作品中具体报道的事件或现象。研究新闻摄影的题材,不仅要考虑力求与读者兴趣相结合以加强宣传的效果,而且应努力扩大报道面增强读者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