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情在教书育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情一词含义丰富,它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所指。作为一般心理学意义上的移情,主要是讲体验并理解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一种替代性情绪和情感反应的能力。教师合理地应用移情,可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和提高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2.
一、以情感培养为突破口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移情是一种对他人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经常被称之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霍夫曼指出:“移情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其…  相似文献   

3.
移情就是识别他人情感,并对他人情感做出适当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成分,是影响个体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因素。因而,家长应结合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0岁~1岁尚未形成自我意识,不具备移情能力认识他人以认识自己为基础,移情能力的发展是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紧密关联的。1岁前的婴儿,对自己身体和情绪状态的意识还比较差,通常还不能很好地区分自己及自身之外的事物,因而,也较难在认识他人情绪情感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反应。你会发现,1岁之前的孩子常常会抱着自己的脚丫啃来啃去,或者…  相似文献   

4.
何谓移情?移情是对别人在某一特殊情境中情感体验的理解与分享,是对他人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即由他人的情绪情感而引发自己的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5.
情绪智力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控制能力,是指个体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情绪信息指导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包括情绪觉知能力、以情促思能力、移情能力、情绪伪装能力和情绪  相似文献   

6.
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主要包含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移情能力。个人气质、亲子关系和父母的移情能力以及教师的回应都会影响小班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幼儿家庭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和与人交往三种途径促进小班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并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并能预示他们今后在人际交往上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幼儿,能敏锐地觉察他人情绪,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在个体社会化中,最初和首要的是情绪的社会化,而在早期的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移情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情商又称情绪商数(EQ),它是人的情感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和通用数。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尔·高曼认为:情商是人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最为重要的生存能力,它主要包括人的情绪的自我认识,情绪的自我控制、自我鞭策等,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和适度反应能力。例如如何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真情实意,如何克服自己情绪的冲动、沮丧和消极,如何激励自己愈挫愈勇、对未来永远满怀希望,如何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真诚善待他人。情商涵盖了一个人对事对人的自制力、刚毅力,包括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品德、人格、志向、理想、毅力、信心、恒心、勤奋以及…  相似文献   

9.
移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区别于美学中的审美.它是人们相互之间情绪、情感交流的替代性体验,是对他人情感、意识的主动感知.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种能力.随着成长与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能力逐渐淡化直至无意识地放弃.在完成这一情感的心理过程中,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要素.其一是对自我情感的意识与了解;其二是对他人情感的认同与理解.  相似文献   

10.
孙丽丽 《家庭教育》2003,(11B):12-13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并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能力。移情是幼儿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并能预示他们今后在人际交往上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移情能力的幼儿,能敏锐地觉察他人情绪,具有较强的合作能力。在个体社会化中,最初和首要的是情绪的社会化,而在早期的情绪社会化过程中,移情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路玲 《河北教育》2007,(9):31-32
移情能力主要指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能够站在被认知者的位置上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由于被认知者的情绪情感反应,而产生与之一致的替代性情绪情感反应的过程。很多研究都表明,移情能力与个体的道德品质之间具有高相关性,移情能力高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人际技能,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学校教育应重视学生移情能力的培养,创设交往情境,提高对他人表现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教学中移情的基本内涵 1.什么是移情移情,它的通俗内涵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或“感他人之所感,并且同时能知他人之所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移情是指教师与学生间的一种情感共鸣反应,也就是教师想象自己处于学生的境地,并理解学生的情感、欲望、思想和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积极导入移情。增强情感体验 移情是语言交往中的重要情感现象,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移情并不是放弃自己的情感去接受他人的情感,而是首先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然后认同他人的情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了自己的情感,才能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的感染力直接表现为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产生的情绪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移情是一种根据经验或以往的类似情景去知觉或理解当前情景的心理现象,其中既有认知的成分,又有情绪的成分。即移情既要对他人的情感态度有所识别和接受,又要对他人所处的状态有一种替代性的情感反应和体验。移情是社会关系中一种积极的社会动机因素,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社会交往过程中彼此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有利于彼此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移情是个人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研究移情,对学校的德育、心理教育和职业指导工作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情绪管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区分的能力和对他人情绪认识与适度的反应能力。由于学生不合理的认知而引起的抑郁、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要保持良好的情绪,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原则,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情绪管理的常用方法包括:(1)情绪沟通法。它着重训练学生运用非言语手段和言语手段正确、合理、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善于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学生“移情”的能力。(2)情绪控制法。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排解、控制消极情绪,诸如抑郁、焦虑、自卑、愤怒、…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情商”?哈佛大学戈夫曼博士认为,情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一种重要的生存能力,主要包括人对情绪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鞭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和适度反应能力等。同样,南京工程学院刘明认为,情商应包括五种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能力、成功社交能力。两人的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所谓情商,就是指人们的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五个范畴的能力:①自我认识———某种情感产生时,自己能感悟并给予确认;②自我控制———把不良的情绪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找到控制诸如恐惧、焦虑、愤怒的方法;③自我激励———有目的地培养和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④移情能力———对他人的感情和关心极具敏感,能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又能欣赏别人对事物的不同看法;⑤社交能力———控制他人的情绪,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情商,是我们“做人”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直接影响着…  相似文献   

19.
如果儿童缺乏移情能力,那么他就难以识别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难以获得与他人相近似的情感体验,也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反应,当然他也就很难有同情、助人的行为了。  相似文献   

20.
浅析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chavior)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同情等。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引起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比较重要的论题之一。移情(empathy)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根据分析,Feshbach & Kuchenbecker(1974)认为移情有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认知成分是辨认和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取他们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情绪反应的能力。儿童在生命的头一、二年间最初表现出移情的迹象。有个18个月的孩子,看到另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