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幼儿园教师数学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变化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研究通过对80名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各维度的知识掌握多停留在一般性知识,并且只在儿童相关的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的表现显著优于5年以内的教师,并在儿童相关的学科内容知识、儿童发展知识两个维度与教学法知识存在显著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教师对各维度知识的整合不够,并且不能够在实践中自发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实现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建议加强与数学学科、活动主题和儿童相关联的特殊知识方面的教学与培训,并重视引导和支持教师对实践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山西省26所的50个班级为样本,分析了幼儿园结构变量与教育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教师学历、师幼比、在班幼儿人数和收费标准是影响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主要结构变量;师幼比和在班幼儿人数对幼儿园教育环境总体质量、物质环境质量、人际互动质量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受到教师学历因素的中介作用;收费标准仅对物质环境质量有影响,但收费标准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物质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生活活动与课程的质量仅受到教师学历的影响,未见师幼比和在班幼儿人数的作用;结构变量在不同地区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之间分布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和办园体制的幼儿园在教育环境质量上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潘月娟 《教育导刊》2003,(11):55-57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的典型游戏,许多学前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在谈及幼儿游戏时,实际上就是指幼儿的角色游戏。众多研究已经证实,角色游戏对幼儿读写、故事理解、故事创编、观点采择、社会互动、人际问题解决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自发的角色游戏能否实现这些功能价值,角色游戏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需要何种指导,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建构主义(包括个体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深入人心,许多教师都已经十分熟悉“尊重儿童”、“主动建构”、“研究性学习”、“做中学”、“支架式教学”、“反思性教学”等流行词汇,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词汇解释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教育教学行为。然而,观察教师的实际教育行为会发现,很多教师仍然一如往日地在同一时间向全班儿童灌输同样的知识。为什么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之间存在如此差异?如何让教师真正理解教育观念,并将之付诸实践,这是教育改革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值此北京师范大学百年华诞、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于2002年9月14日-18日主办了“国际学前教育学术研讨会·新世纪的学前教育”。会上,国内外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7.
<正>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早在1989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正式提出,自此成为指导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的一项基本原则。经过30余年的努力,幼儿园教育实践整体上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幼儿在园有更长的游戏时间、更丰富的游戏材料,“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已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普遍持有的基本信念。但是,目前仍有许多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的开展质量不高,其中一些幼儿园还存在一日生活全部是自由游戏或者完全没有游戏的极端情况。在当前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强烈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实施的免费学前教育大致有“全部免费-全面补助-市县分担”、“全部免费-部分补助县级承担”、“部分免费-部分补助-县级承担”三种模式,第三种模式的财政投入压力相对前面两种略小。通过对M区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政策和实施的个案进行分析,发现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经费严重不足、政策措施不完善、流动儿童被排除在外等问题。建议在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应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出发,分年龄、分群体、分项目逐步推进;提升财政投入责任主体,由中央和省级政府依据合理的办园标准和成本分担比例共同加大经费投入;切实保障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数、量、形和关系是数学的四大内容,我们介绍幼儿在数、量、形和关系方面的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建议。0岁~3岁对数的认识3岁前的幼儿对数量已有笼统的感知,他们能区分明显的多和少。当你左手拿2块糖,右手拿3块糖,让幼儿选时,2岁的孩子已知道拿较多的糖果。在成人的影响下,3岁。,左右的幼儿逐步学会说出个别数词,并能凭借记忆,按一定顺序背出“5”以内的数字名称。但这时幼儿只是口头上的唱数,还不能真正理解数的含义,即使他能逐一点数实物,也说不出这些实物有多少。对量的认…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前理论工作者普遍呼吁早期数学教育(面向0~8岁儿童的数学教育)应生活化,强调数学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但有关资料表明,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就是纸笔运算,就是课堂上做的加减法,与生活没有太多联系[1~2]。儿童的数学之所以远离生活世界,成为象牙塔里的数字游戏,与当前的早期数学教育不无关系。目前的幼儿园、学校和家长仍然非常重视儿童的数字书写和加减运算练习,但是,枯燥的练习并没有产生较为满意的结果。这令我们不得不反思:早期数学教育仅仅就是通过枯燥的强化练习,让孩子们知道1+1=2、2+1=3吗?到底应如何界定早期数学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