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职校学生态度的非现实特征李柏宁关于态度的定义很多,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内部的心理状态,为人们行为反应作出必要的准备,当某种类型或相近的行为发生时,态度便相应发生;它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倾向或方向,对某一事物或行为的态度决定了人对它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职业教育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现状却不是令人满意的。影响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正常发展的因素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欠发达地区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人的态度、价值观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职业教育的不同的态度、价值观和信念,会使人作出不同的决策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校长的态度对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态度的影响。引导人们积极参与某项活动,可以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亲身体验和感觉,增加感性认识,导致态度转变。这有利于把正确的群体目标变成普遍为群体成员接受的自愿目标,使人们更加关心集体,群策群力,也使整个群体更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校长的态度是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态度转变的决定性因素,引导着教师的认识倾向。校长对某项活动态度积极,认识深刻,教师们也会在其权威的映射下对该项活动产生积极的参与态度。二、校长的能力对团体规定态度转变的影响。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团体内部的规定来约束…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的人生价值观也发生变化。其中包括个人的社会理想,对真善美价值的思考,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认识;也涉及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个人发展观则是两者关系的一种体现。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态度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追求两种需要时的矛盾心理。处世态度与“真善美”的社会理想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相似文献   

5.
人文学科比较集中地概括、提炼和升化了社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它们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在人文学科中,艺术(含音乐、美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而文、史、哲等学科内容则主要通过丰富人们关于人与社会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文、史、哲的许多内容拥有千年不减的魅力。其中许  相似文献   

6.
“学贵在疑”,这是人们在谈论治学态度时常常引用的一句话。它告诉人们,治学要有怀疑的精神,要能够怀疑,敢于怀疑,善于怀疑。只有怀疑,才不致落入前人的窠臼;只有怀疑,才能有自己的“匠心独运;”,才能创新。  相似文献   

7.
时下流行一种理念,叫做态度决定一切。它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对语文课来说是如此。因为,语文课的品质同学生和教师对它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人们对语文课的态度呢?在诸多因素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人们对语文课的认识,也就是对“语文课有什么用”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使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认识和追求。 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于共产主义的信仰与对毛泽东的敬仰联系在一起。因此,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和个人崇拜,就有可能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而不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和个人崇拜,则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就无法开始。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党采取了十分谨慎认真的态度,尤其是邓小平同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智慧。党以决议的形式确定了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而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精神是以企业家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在经营管理企业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勇于承担风险、善于创新、追求企业持续发展的心理倾向和态度,是企业战略决策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影响要因。在不同的企业制度下,企业家精神影响战略决策的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战略决策中的企业家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市场机会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创业的积极性和进取性;勇于承担风险的态度和能力;创新的精神和意识。企业家精神亦需与时俱近。  相似文献   

10.
章以中国和美国这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对国际机制的参与为例进行深入的考察,认为影响一国对国际机制参与的态度的因素主要有: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及其在国际体系中的位置;国家对外战略的目标和性质;国际机制自身的性质、功能和变化等因素,使人们从另一个视角来研究国际机制与国家参与。  相似文献   

11.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我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具有比较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一是《红楼梦》所描绘的现实是神奇的;二是《红楼梦》的虚构和夸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是顺乎我国人民的观念和意识的;三是《红楼梦》对现实所持的态度是深刘地反映现实,反映存在于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而这些特点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1、活动结果的影响;2、他人的态度评价;3、自我评价。这说明泊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人们积极引导、培养,是无数次成功积累的结果。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之适应现代工业对技校学生的要求,是摆在技校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近四十年来,人们对学习态度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调查,上世纪90年代对态度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兴奋的转折点,对外语学习态度的研究出现了两种主要的倾向:一是讨论影响态度的因素,另一种是用实证的方法对态度进行研究,主要是研究态度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感的动力作用大效率就高,学习效果就好;情感能调节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焦虑感,它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减缓学习疲劳也会产生调节作用。教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人格品质和言行举止通过情感的介入和作用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会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上来。  相似文献   

15.
任赋 《教育革新》2006,(4):36-36
影响人们认识活动的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智力因素,就是指人脑对事物的反映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它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具体操作;另一类是非智力因素,就是指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它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但对智力因素起着动力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印象整饰练国铮一、印象整饰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必然会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并在此印象的基础上,决定自已将同对方保持怎样的交往关系;同时、自己也必定给他人留下一定的印象,这印象也影响到对方将对自己采取的交往态度与交往关系。因此,人们在交往...  相似文献   

17.
语言态度评估是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的前提与基础。基于双重态度理论探讨华语政策差异与族群身份对泰国和印尼来华留学生语言态度的影响,采用语言态度问卷和IAT范式测量其对汉语和所属国官方语言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结果发现,泰国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泰语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一致,对汉语的评价低于对泰语的评价。印尼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印尼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分离,在外显态度上,华裔学生对汉语的评价优于对印尼语的评价,在内隐态度上对汉语与印尼语的评价相当;非华裔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对汉语与印尼语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对印尼语的内隐评价高于对汉语的内隐评价。研究表明,所属国华语政策与族群身份影响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18.
汪璇,顾辉在《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当前贫富差距对城市市民的心态影响及治理对策——一项对合肥市民的实证考察》一文中指出,收入和财产差异的存在,本身并不构成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差距是否已经超过社会可以承受的合理区间,是否对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威胁,才更具有研究价值。首先,人们会对贫富差距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这包括:一方面,社会富裕层获得经济资源的手段是否可以被人们所接受;另一方面,使一部分社会成员陷入贫困的原因是否可以被理解和接受,对社会贫困层有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其次,对贫富差距的判断是个心理过程,它来自于人们自身的生活的体验。再次,社会变迁影响人们对贫富差距的判断。最后,贫富差距的程度是否合适,是否尚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改变这种差距是否存在政策和制度保证,是决定人们对贫富差距态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根据这一分析,提出以下治理对策:一,建立社会心理预警机制和有效的社会表达机制;二,增加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坚决打击和制止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藤野先生一生是坎坷的、平凡的;是一位对事业不懈的追求者,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令人佩服和敬仰;在鲁迅于仙台学医期间,藤野先生乐于施教、施爱,对鲁迅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列宁在《论粮食税》这一经典著作中,指明国家资本主义是从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性质、形式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充分肯定了国家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国家资本主义。今天,深刻认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对于人们思想认识的影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