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研究了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质量控制.介绍了工程概况、原料和试验方法,进而更深入的研究了C50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不同细度模数的机制砂配制C50梁混凝土,对比研究机制砂不同细度模数对砂浆及C50梁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机制砂细度模数在2.8~3.2时,混凝土的工作性较好;机制砂细度模数为3.0时,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机制砂细度模数越小,混凝土的收缩越小。机制砂细度模数宜控制在3.0,C50梁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利用废旧混凝土块经过破碎、分级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形成的骨料,称为再生粗骨,基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配制一组再生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为C40替代率为50%,一共3个试块。在通过实验室自动加载装置进行加载试验。记录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极限抗压强度值。对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值与天然骨料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值进行比较,替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比天然骨料混凝土的极限抗压强度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泥品种的优选原则,粉煤灰掺量的影响,砂率的优选。以及机制砂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工程研究和机制砂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废旧混凝土作为再生粗骨料原料,配制了一组再生混凝土,替代率为20%,一共3个试块。在通过实验室自动加载装置进行加载试验,并获取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对替代率为20%的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和应变进行割线模量分析,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的割线模量相比,替代率为20%的再生混凝割线模量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温世臣  胡桂娟 《科技通报》2019,35(2):183-186,194
为了研发具有绿色性质的高性能钢纤维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粉煤灰替代率及水灰比3种因素对钢纤维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种因素中,钢纤维体积率和水灰比对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影响较大,粉煤灰替代率对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影响相对较小。试验结论可为钢纤维轻骨料粉煤灰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量混凝土试配及各项材料试验及在思达数码国际公寓1#、2#楼施工中的实践证明,采用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制C60高强度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采取严格、特殊的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和周密的施工部署,保持混凝土供应和浇注的连续性,注重施工中从泵送、浇注、抹面到覆盖养护等各项工序衔接配合,可完全有效解决大型商业楼宇复杂结构中的混凝土浇注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利用基于线热源法的热特性分析仪(KD2Pro)测试各类混凝土试件的导热系数,探讨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0%、30%、60%、100%)、不同水泥量(354.5kg/m3、433.3kg/m3和557.1kg/m3)对再生混凝土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对本试验结果的分析可知: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和水灰比的增大,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吉林省本地原材料和常规生产工艺配制C40自密实混凝土的制作技术,采用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砂率、胶凝材料总量四个因素,并取三个水平做正交试验,经过正交试验分析后,得出同时满足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并对配制的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某桥梁掺粉煤灰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相似文献   

11.
针对机制砂的性能特点,选取混凝土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粉煤灰最佳取代率为15%;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水胶比条件下C50混凝土的力学与耐久性能,得到本工程条件下所需机制砂C50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混凝土的单方水泥用量420kg、粉煤灰取代率15%、聚羧酸系外加剂掺量占胶结材料质量为1%、水胶比0.36、砂率40%,并在高层柱混凝土施工中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2.
徐红晖 《大众科技》2012,(2):96-97,109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HPC)是指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流动性等多方面优越性能的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用途要求,保证混凝土的适用性和强度并达到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体积稳定性和经济性。因此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对于C60—C80级高性能混凝土的试验研究,该课题立足于采用广西当地的原材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双掺技术及常规生产工艺,经过实验、对比,证实了利用本地原材料配制HPC是可行的。注重技术的实用性,以利于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含义、理解及应具备的性能,分析了对其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和对混凝土的产生的作用,结合铁路特大桥工程实践对高性能混凝土C50的配制及测试结果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性能高流态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坍性;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进率大的特点,有利于混凝土的抗裂,具备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靖西-那坡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混凝土工程为背景,对比了机制砂与普通河砂混凝土的配合比、强度、施工性及工程质量,并对比了两种砂配制的混凝土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水胶比及筒压强度对页岩陶粒混凝土受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种页岩陶粒配制的页岩陶粒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混凝土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当到达一定程度后,继续降低水胶比,页岩陶粒混凝土的强度上升幅度很小.以相同的体积砂率配制的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在相同的水胶比0.36下,随着筒压强度的增大,页岩陶粒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C50高性能混凝土现场试验,了解并掌握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点及应用范围,尤其是对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对指导施工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充分利用高效减水剂和多组分复合料的超叠加效应,对骨料和配合比重要参数的优化和优选,配制出强度满足要求的C100混凝土,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表明该C100混凝土工作性能优异、耐久性能良好,达到高性能混凝土要求.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试验配制,配制出强度等级高达C80的自密实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建设项目与日俱增,混凝土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砂是混凝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需求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天然砂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且随着近年来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一些地区天然砂的开采受到限制,天然砂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解决天然砂不足的矛盾,机制砂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单纯用机制砂配制混凝土其和易性较差,增加泵送难度。而机制砂与河砂混掺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和适应性,且机制砂的生产受气候、季节影响小,料源稳定充足,成本低,在生产工艺上能有效控制,其品质指标相对稳定,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确保生产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