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车组转向架是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动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转向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动车组转向架与传统转向架相比,在保持高速运行的稳定性方面,动车组转向架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黏着力,减轻轮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动车组转向架具有的关键技术。本文根据近些年来高速动车组的发展,通过对CRH2型动车组转向架上的二系悬挂装置和基础制动装置的研究,来发现普遍产生在转向架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德国高速磁浮列车安全防护速度曲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了轮轨列车、德国和日本高速磁浮列车的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导致三种列车系统对安全速度防护需求差异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德国高速磁浮列车速度曲线防护原理,最后,针对德国高速磁浮列车安全速度防护的特殊要求,给出了最大、最小速度安全防护曲线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缓解交通压力,提升交通客运能力,各国都在相继筹划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磁悬浮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磁悬浮列车是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由悬浮系统、导向系统和推进系统三大系统组成的高速列车,是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其优越性远非普通列车可比。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高速列车腾飞的世纪,而磁悬浮列车又是高速列车中的“领军人物“.其实,磁悬浮列车本身并无磁性,是设在铁轨下面超导体磁铁的强大作用,使列车产生了“抗磁性“.1846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某些物质具有“抗磁性“现象.对磁悬浮列车来说,因“抗磁性“产生的磁场力方向,与列车自身重力方向相反,只有当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列车才可能在轨道上悬浮起来作高速运动.……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21)
在技术的发展下,磁悬浮列车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磁悬浮列车运行速度可以达到500km/h,牵引不会受到轮轨因素的限制,能耗低,噪声低,还具备线路适应性强、无污染、安全舒适的优势,是交通业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主要针对磁悬浮列车的原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清晨,住在达拉斯的美国商人乘坐一列弹头型的高速列车开始了每日往返休斯敦的业务活动。高速列车以200英里/小时的速度飞驰在相距245英里的两座大城市间,只需90分钟。此外,想去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世界渡假的一家人可一起乘一列磁悬浮列车由奥兰多的国际机场到游乐园大门。时速高达250英里的列车只需6.5分钟,驶过那段13.5英里的路程。如此高速的地面旅行对今天美国人来讲仍是幻想。但现在进行的交通规划将使其变为事实。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达拉斯—休斯敦和奥兰多那两个方案将成为90年代中期美国人生活的写照。目前佛罗里达州已经批准兴建那条磁悬浮列车系统的计划,并计划于1996年投入运营,它将成为  相似文献   

7.
<正>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高速磁浮接近于飞机巡航的时速,可以有效填补我国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将北京至上海的旅程时间下降到3.5小时。而自2002年我国首条磁悬浮列车通车,这16年来我国磁悬浮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600公里的时速却并非高速列车的速度极限。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将带来哪些便利?  相似文献   

8.
1 前言自1964年日本建成东海道高速铁路新干线以来,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污染小、运价廉、占地少和安全可靠舒适等一系列技术经济优势,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各国竟相修建。高速铁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形成世界范围内振兴铁路的新局面。法国TGV列车试验瞬间速度已创造了515.3km/h的世界纪录,充分显示了铁路提速的潜力。为了保证高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旅客的舒适性,装备的可靠性与耐久性,要进行列车与轨(或桥)耦合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提高列车抗蛇行失稳的临界速度的研究,轮轨粘着特性的研究,弓网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列车气动性能的研究,车体结构的轻量及优化研究和高速铁路的噪音及振动的传播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铁路运输快速发展过程中,轮轨接触疲劳损伤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铁轨使用寿命。本文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高速列车轮轨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扩展机理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进而通过构建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疲劳裂纹扩展的具体影响因素,并提出几点缓解裂纹扩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9,(12)
随着高速列车的飞速发展,对车体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只有每个部件都很好地发挥性能,才能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车顶绝缘子作为高压设备和车体的隔离,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利用仿真软件研究绝缘子在不同速度下的导电性能,对于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都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铁接触网所采用的都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镁合金接触线,其与日本新干线以及德、法高铁线上采用的接触线相比,性能上更加优越众所周知,接触线是高速列车牵引供电系统的核心环节,也是我国发展高速铁路所面临的关键技术之一,其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和速度。通过接触线向高速列车输送电能并使其得到源源不断的能量,才有可能创造列车"贴地飞行"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铁道部对列车安全、高速、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列车运行状态监测实时性差的缺点,研制了列车运行状态监测地面子系统,以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高速列车的研发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全球高速列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不断提高高速列车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高速列车的关键物理力学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对轨道平稳性问题、机车重量问题、主要零件损耗问题、空气阻力问题、材料接触力学等五大部分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4.
2002年的最后一天,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商业试运行线路在上海开通。它连接浦东机场与陆家嘴,全程30公里,行程不超过8分钟。 高速磁悬浮列车是人类挑战地面交通速度极限的象征,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工具,是对传统轮轨铁路技术的一次全面、根本性的革新。它没有车轮、车轴、传动装置,主要依靠电磁力使车体浮离轨道,在无接触、无摩擦的状态下实现高速行驶,有“地面飞行器”、“超低空飞机”的美誉。有人认为,这种时速可达500千米的磁悬浮铁路是未来最理想的交通工具,然而,围绕着它的争议也没有停息过。  相似文献   

15.
磁悬浮列车是21世纪一种新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地面交通工具。由于运行时车体是被悬浮在空中并由直线电机牵引,无轮轨摩擦,突破了轮轨间粘着力的限制。因而具有高速、选线灵活、爬坡能力强、乘坐安全、舒适等优点。研究建立电磁铁有限元模型,分析悬浮电磁铁的磁场与吸引力,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系统的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高速和高效运行的重要设备,根据列车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监督、控制和调整。高速、舒适是世界铁路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开发高效的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分析高速列车运行的控制问题,建立了高速列车运行的动力学模型,以给定的牵引和制动特性曲线得到参考速度曲线,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列车的运行控制中,实现了高速列车运行速度的智能控制。在Simulink中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控制的控制系统能确保列车实际运行速度很好地跟踪给定速度,系统的鲁棒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2007年4月18日开始的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我国的列车从要去部分地段线路基础基本时速达到200公里列车的要求变成全路能搞开行时速120公里旅客列车的线路。从原来的1.6万公里变成2.2万公里,而其中时速超过250公里的线路就有超过846公里。而随着近11年中国铁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从原来的铁路大国跃身为铁路强国,部分的高速铁路技术已经位于世界前列。但随着速度不断地提高,一些限制速度再提高与危害列车安全的问题也在不断地出现。其中气体力学对高速列车安全性与速度的再提高中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高铁,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频频刷新着世界纪录。它创造了若干个世界第一,例如运营时速最高、轮轨试验时速最高等。从引进到自主创新,中国用短短10年时间实现了超越,赢得了世界的赞许。在这其中,缩比模型尺寸最大、运动时速高达500公里以上的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列车动模型实验平台的建立,为我国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未来高速列车的研制奠定了实验模拟基础。颠覆传统,让列车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广州至九龙的铁路线上行驶着一种新时速高速摆式列车,其运行时速可达200公里。这种新时速高速摆式列车与通常的高速列车不同,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它不需要一般速列车那样专门架设的价格高昂的高速铁道,而是巧妙地摆动车身行驶在普通列车轨道上,既提高了车速,又利用了现有的轨道和设备。行驶在普通列车轨道上的这种高速列车,虽然速度高达每小时200公里,但车体与普通列车一样平稳,而且噪音很小。如果对铁路弯道进行加固,将部分公路岔道改道,并建立新的信号和调度系统后,车速还可以提高到每小时250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轮轨黏着对制动距离的影响,分析对比了我国和其他国家高速列车制动形式的不同,总结了改善制动距离和减小摩擦副磨损的几种措施,提出了我国高速动车组应适当增加非黏着制动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