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广泛研究,其中社会资本是分析研究生就业情况的一个重要角度。实证研究表明,毕业研究生的生源地、家庭收入、父母职位以及导师的社会资源等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状况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社会资本对硕士生就业情况的影响要大于对博士研究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记者:张主任您好!能否先概括一下湖北省今年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张烈文:2008年湖北省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不同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异明显。从科类统计情况看,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较好的专业主要是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是农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的专业主要是农学、哲学、工学;就业率最低的专业是法学。  相似文献   

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一虹  侯顺 《教育研究》2006,27(9):90-92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迫切需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与温州人事局共同组建的“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采取了高校联盟与人事局强强联合的组织形式,对开拓就业新渠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从就业率、行业类型分布、职业岗位分布、学科差异等方面对日本硕士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日本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日本经济社会发展及其需求的变化、用人单位观念的转变、就业岗位低技术化与就业错位、培养单位对硕士生就业技能培养的忽略等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介绍了日本政府及高校为促进硕士毕业生就业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产学连携制度、设置产学合作研究生教育项目、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援助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5.
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吴敏连林红赵守忠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就业工作在中科院、安徽省教委和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国家就业政策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教委的“中期改革方案”,锐意进取、积极开拓,工作扎扎实实,就业质量逐年提高,顺...  相似文献   

6.
2003年湖北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首次超过了本科生和研究生。2003年湖北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83%,全省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5%。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传出消息,上海职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三年超九成,在2004年中等专科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8.32%。据统计,上海新增户籍劳动力总数中,60%以上由职业教育输送。职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好过本科生。数据显示,2010年,四川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90所高校共有毕业生约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面临持续压力。截至2009年12月底,四川全省高校毕业生共签约8.78万人,签约率28.9%。其中,研究生签约率约26%,本科生签约率约25%,职业院校毕业生签约率高于本科生与研究生,约为32%。与上年同期相比,毕业生净增签约人数1万余人,增长1.8个百分点。对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大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现象,成都人才市场副主任薛驰说:"职校毕业生对岗位、薪酬的心理预期比研究生、本科生更低,也更符合实际,而有些研究生、本科生在求职时会有好高骛远的情况,这就需要继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大学生就业就开始成为难题,年复一年被各界热议。十多年过去了,难题没有缓解,反而越积越重。最近几年,各媒体频繁报道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人满为患、水泄不通的场面以及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案例,给人们留下深刻的感性印象。而政府权威部门所发布的数据,也从理性层面印证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事实。尤其是08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形势更加趋紧。当有的大学生得知自己应聘的单位共收到成千上万份报名简历的时候,在心头笼罩已久的就业阴影,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7.
正又到一年就业季,从今年就业形势来看,不亚于去年"最难就业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是在不同的专业之间,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之间在就业状况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系统科学的摸底调查可以为更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可以帮助广大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而更加客观理性地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8.
高达699万的2013年应届生总量可谓史无前例,加之高校签约率低迷的情形,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因而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党委副书记陆甦颖老师密切关注着今年上海大学研究生的就业情况,从她日常工作以及对毕业生的了解,她表示:"虽  相似文献   

9.
罗赟星 《科教导刊》2019,(10):178-180
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是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也是检验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本项目通过调查、分析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期望与需求,了解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并提出了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东中医药大学新办专业制药工程的首届毕业生——2003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情况良好。首届毕业生共有52人,一次性就业率82.7%,其中考取硕士研究生5人,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38人,一次性就业率高于全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23.0%。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体制,教育部于近日发出了《关于停止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启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但是伴随社会的高学历化趋势,研究生就业优势不再明显。每个研究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和研究生学历相匹配的理想职业。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劳动报酬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毕业生个人的愿望不可能都得到满足。另外,自主择业在很大程度上将就业的主动权交到了毕业生手中,就业的可选择性增  相似文献   

13.
据英国《独立报》2009年4月9日报道,为防止经济危机造成的毕业生就业危机,英国政府已启动了一系列就业促进计划。该计划的内容包括:在私有企业与公共部门为大学生设置实习岗位;在大学设置志愿者工作;鼓励学生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各有关部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等纷纷出台相应举措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近3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其中,研究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研究生就业工作有不同于本专科毕业生的特点,受到影响因素比较多,影响也比较大。本文结合协和医科大学在2010届毕业研究生中遇到的学位影响就业落户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以呼吁有关各方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过去几年研究生女生就业遇到的困难以及未来研究生女生所占比例,分析了女研究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女研究生就业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我校本科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回顾邓国华,吴敏连,高星在国家教委、中科院、安徽省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科技大学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深入细致地进行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  相似文献   

17.
苏州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几年,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开始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的了解苏州研究生的就业心态与就业意向,苏州大学研究生会与苏州大学社会学系共同组织了苏州研究生(包括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就业意向调查。根据在苏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按照专业门类、性别、硕博研究生比例进行配额抽样,共发放问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近几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研究生的就业情况。首先,调研了宇航学院2010~2013年毕业的研究生的就业单位分布和就业地点分布,分析了宇航学院研究生的就业现状。然后,与2006~2009年的就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研究生的就业发展趋势,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就业数据库。最后,论证了宇航学院研究生培养和就业的蓬勃发展趋势,为学院后续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生就业问题也愈发突出。这种情况的产生反映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就业优势在逐渐丧失。文章探讨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并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以及提升研究生就业竞争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英语人才这种以往稀缺的人力资源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竞争优势。比起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由于文凭上的弱势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应从宏观就业环境、人才供求关系、企业用人与毕业生择业理念及毕业生自身的能力素质等角度,对高职层次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培养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