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提出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软件Multisim10,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建立虚拟实验室,将虚拟实训与实物实训有机的结合.利用该虚拟电子实验台进行电路设计,可以克服传统实验中的一些不足,如实验仪器老化、元器件数量不足等,它不受实验时间和实验场地的限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进行电路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150-152
为解决传统作物栽培实验教学中作物生长周期长、教学成本高、授课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实践机会少等问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了作物栽培实验的虚拟仿真及互动操作实验系统,用于辅助学生进行作物栽培学习和生产实训。系统内含作物物种与品种遗传特征、单项管理措施、综合管理措施等3部分内容和10项实验。该系统能逼真再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栽培管理过程,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强化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技能,在农学专业作物栽培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虚拟软件Mutsm1.0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建立虚拟实验室,将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有机地结合,利用虚拟电子实验台进行电路设计,可以克服传统实验的不足。但虚拟实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虚拟实验只能是实验教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在实验中必须虚实结合,才能得到正确的数据和结论。  相似文献   

4.
结合清华大学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开发出了材料力学虚拟实验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图形用户界面,学生可通过操作虚拟试验机和虚拟配套测控软件来进行实验,并实时显示实验曲线。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置,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组合,全方位适应不同用户的测试要求。采用虚拟仿真便于教学,不仅能使课前预习、课堂操作、课后练习与作业以及课下答疑等教学环节在数字化课堂上灵活呈现,而且还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网上机械设计虚拟实验是建立在B/S体系结构上的教学型虚拟实验室系统,由网站和实验平台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站采用成熟的网络开发技术构建,实验平台则采用国产CAD软件CAXA实体设计,利用该软件二次开发出11个虚拟实验。最后,利用ActiveX控件技术将实验平台和网站集成在一起。实践证明,利用网络和虚拟技术进行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零件和机构认知设计能力,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化学实验环境进行模拟,实验者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开展实验活动。以C#为脚本语言,提出基于Unity 3D与二维图形设计软件的化学虚拟实验系统方案。结合人机交互设计理论对实验系统展开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并通过Unity3D开发引擎开发出可在Windows与Android环境下使用的应用程序。学生可在桌面端与手机端通过该系统方便地进行化学实验操作,从而达到辅助实验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存在较多问题,通过将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引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研究虚拟仿真在实验教学、电路设计、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应用,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进行案例分析。实践结果表明,将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应用到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教学中,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理解,改善教学质量和实验效果,优化实验环境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通信原理硬件实验箱的不足,文章以一个完整的AM调制解调系统的虚拟实验为例,指出在通信原理实验教学中引入虚拟实验,不但能有效弥补硬件实验的不足,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同时,更能加强学生的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利用虚拟实验辅助理论教学,使得理论课程讲解更直观生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射频电路实验是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设计实验。通过理论教学中射频电路设计的理论分析,阐述了射频电路设计原理,并利用Multism10软件中的网络分析仪进行虚拟的设计与仿真。虚拟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实现射频教学理论及其仿真实验结果的方便、准确、快捷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能)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整体建设思路。依托真实的多功能制冷空调性能综合实验系统,设计并开发了同时具备线上及线下两种运行模式的制冷空调设备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全面论述了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各功能模块的作用与运行机制,实现了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经实践验证,该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不仅有效解决了学生数量众多与实验系统数量不足之间的矛盾,还可将环能专业的多门课程进行融合,有效地提高了专业教学的效果及效率。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土家族经济社会发展快于其他少数民族,原因可追溯至明代这一区域的土家族土司以及儒学教育。明王朝在西南土司阶层推行的文治教化,以及黔东北土家族土司掌控地方政治、经济带来的民族交融,构成了儒学教育的语境。通过学校教育、祀仪影响及贤达引导三种主要途径,儒学教育培养出大量各级人才,促进民族文化融合,催生出乡绅阶层,为土家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贵州学校教育发展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贵州教育艰难曲折地向近代化转变,其发展具有诸多因素,既有历史传统,也有自身特点,而且各级各类教育都有一定发展,教育范围广泛。各级各类教育都培养了一批专业型人才,对贵州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扶贫瞄准偏差即教育扶贫对象识别以及教育扶贫资源投放所存在的偏颇和误差。目前,教育扶贫对象识别、教育扶贫项目设计以及教育扶贫经费使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瞄准偏差。政府作为我国教育扶贫主体的首席,其"经济人"特质和"委托—代理"行为方式构成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的两个重要变量。因此,基于政府行为视角治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一方面,需要完善激励机制以实现各级政府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目标兼容,激发各级政府治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的动力;另一方面,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教育扶贫主体体系,提高政府治理教育扶贫瞄准偏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在环境地球科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根据同位素比值的变化特征可以揭示生物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机理,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表生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机制的认识。将同位素质谱分析原理与技术融入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教学课程当中,能够使学生接触先进的科研仪器,更加深刻掌握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相关理论与测试技能,从而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在给环境地学类专业的学生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环境同位素》的过程中,首先应对授课内容进行较大规模的更新,结合近年来相关领域同位素分析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全面反映同位素在环境地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通过导入研究案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将同位素质谱仪引入环境同位素教学的良好切入点。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融入具体的科研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贵阳教育在曲折中发展。在民国的最初十四年(1911——1934),由于军阀连年混战,贵州教育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1935年,国民党开始控制贵州,贵州政局趋于平稳,贵阳教育开始恢复发展;特别是抗战时期,贵阳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和西南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更为突显,加之内迁大学的示范作用,贵阳教育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促成了现代教育体制的形成,引领贵州现代化教育潮流,对促进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黔中自古以来就远离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关于贵州地域中的黔中的确切记载开始于明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黔中被称为南夷之地,物质文化发展相对贫乏;黔中地区与中原交往时断时续,中央政权虽在此设郡守县令,但事实上的掌权者是当地的土司、王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地区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7.
贵州自古以来便以土著民族居多,汉族人民是从内地迁徙而来,诸多的移民史材料证日月明清时期确大量的江南及江西等地的汉族移民进入黔中,从而也为黔中汉语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黔中汉语方言的独特显现.“屯堡话”与明代移民的江南籍贯成分密不可分,而清代移民来源地的庞杂,又对明代移民官话有较大影响。作为维系明清时期移民交际的纽带,需要采用通行地域最广的语言才行,而这种语言很有可能便是在明代共同语及口语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开发较晚的省份 ,对于易学的研究 ,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研究学者 ,如王阳明、孙应鳌、李渭等。到了清代 ,贵州的易学研究达到繁荣 ,当时全省所辖的各个地方都涌现出一批有相当研究功底的易学人才。仅民国时期编撰的《贵州通志·艺文志》载 ,贵州明清的易学研究专著就有 43部 ,成为贵州文化史上的一道奇观  相似文献   

19.
贵州是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地,故贵州独得风气之先,首传阳明心学。王阳明的黔籍弟子形成了阳明后学中较早的一个学派——“黔中王门”。他们数代相传,延绵百年,覆盖全省,成就斐然,蔚为大观,在贵州掀起了几次大规模的书院讲学运动高潮,成为贵州古代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前所未有的盛举。王阳明和黔中王门的书院讲学运动,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黔中自古以来就远离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关于贵州地域中的黔中的确切记载开始于明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黔中被称为“南夷”之地,物质文化发展相对贫乏;黔中地区与中原交往时断时续,中央政权虽在此设郡守县令,但事实上的掌权者是当地的土司、王侯;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该地区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