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决育秧播种覆土时出现土块压苗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稻育秧播种机的覆土装置,此装置根据2CYL-450型水稻秧盘育秧播种机为基础,设计了钉齿结构,钉齿在钉齿轴上呈轴向、犬牙式交错分布,有破碎土块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分析与种植机械发展趋势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通常也是水稻种植技术较为先进的而国家。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我国早期研发和投入使用的重要技术,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的水稻种植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不断更新,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局面。本文通过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分析,对水稻机械化种植的发展进程进行了解,从而对我国的水稻的机械化种植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EDEM仿真水稻育秧播种过程。水稻仿真采用离散元法(EDEM),以2CYL-450型振动式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机为模型,研究了振动频率对水稻种子运动的影响。探究了在播种过程中水稻种子与水稻种子间的相互作用受振动频率的影响,影响水稻种子的运动参数包括接触次数、法向力、法向重叠、切向力、切向重叠。为水稻育秧播种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不仅能减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为全面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分析我国实施、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可行性,指出目前我国实现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技术、体制和政府支持这三个方面可采取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本文以2CYL-450型振动式水稻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机为模拟对象,运用EDEM仿真分析了水稻育秧播种的过程,探究了电机频率相同的情况下,振动频率对水稻种子与大槽板之间的关系影响,振动栅的频率分别取45HZ、50HZ、55HZ。以水稻种子与大槽板间的接触次数、距离等参数来体现。为水稻育秧播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目前在水稻种植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中存在的几种常见问题以及其相关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供广大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规模逐渐增大。玉米播种机在玉米种植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到了种植作业的工作效率,减轻人力劳动成本。但是进行玉米种子的机械播种,对其质量和机械的实用性要求较高,普通玉米播种机的实用性改良已经成为发展玉米种植机械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对我国普通玉米播种机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并且在总结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播种机的改良对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的目的在于,希望以此对普通玉米播种机的实用性工作产生积极地作用,进而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与农艺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种植分为移栽和直播两大类,日本、韩国以机插秧为主欧美国家大多以直播为主。在我国根据不同农业区域特点,在大力推广机械插秧的基础上,积极推广机械抛秧和机械直播,形成机械插秧,机抛秧,机直播共举的局面。在农业机械化不断加快的二十一世纪努力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 1、机械抛秧 1.1机械抛秧技术。机械抛秧的原理是利用抛秧盘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将抛秧盘中心部位喂入带钵秧苗均匀,无序地抛撒到大田里,而完成抛秧作业。目前2zpy系列水稻抛秧机有多种机型,各型号均采用锥盘式水稻抛秧装置,该机生产效率是每小时0.7—1公顷,是人工插秧的80—100倍,是人工抛秧的40—60倍,一般增产15%左右,每公顷节约成本400一500元,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推广使用机械化抛  相似文献   

9.
浅谈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的直播栽培技术可以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的工作,而且还可以直接在田里进行播种与培育。其与移栽水稻技术相比的优点就是省工、省力,还很适合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因此,水稻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目前在全国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插秧标准秧苗培育技术是一项创新而又重大的革新技术。相比于手工插秧其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这项技术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极大减轻劳动强度,最关键的是可以提高产量。对水稻机械化插秧标准秧苗培育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意义和主要优点,还讨论了目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锦州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约50万亩,平均年产30万吨,平均亩产约600公斤,如能够合理运用高产栽培技术,应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从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等技术角度出发,对锦州地区水稻高产栽培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4,(4):44-44
湖南省澧县道河乡老科协会员、新建村科协副会长、乡人大代表、水稻科技示范户张贤忠,自学科学知识,热心帮扶群众,被道河乡广大群众传为佳话。张贤忠承包了150多亩田种植水稻。多年来,他钻研科学种田技术,积极参加县、乡农业科技培训,熟练掌握了水稻软盘育秧、机械插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粮食的产量便是国民工作基础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村的粮食种植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提高。例如,水稻的种植方式,就从过去整齐划一的插秧式,转变成了错落无致的抛秧式,更有甚者,采用了机械化的播种方式。而后两者是在改变作物个体的不同生长环境的情况下,达到增产增质的效果。不管是哪种种植方式,都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的。而对于大豆种植行距的不同,同样对它的产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土壤的分类、土壤的破碎方式以及土壤的力学性质;并根据设计的水稻育秧播种机的覆土结构与土壤进行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5.
谈提高杂交稻种子发芽率和成苗率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已经由传统的人工插秧、人工收割的模式转变为目前农业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虽然农业机械化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对于我国的人口众多的国情来说,仍然很难满足需求。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研方面研究的重点对象。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培育了三系杂交水稻,并在我国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种植。使我国水稻的总产量增加了好几倍,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杂交水稻的种植已经遍布我国大江南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本文就如何提高杂交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和成苗率这一问题上,通过浅析相关的技术措施,向大家作以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地育秧技术的发展,突破性地使水稻育秧环境由"水"到"旱",而且省工、省时、省肥、省种、省秧田,"旱"育出的秧苗特点矮壮、墩实,素质明显优于水育秧。本文从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移栽及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旱地育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优质高产水稻是农田增产增收的保障,农户种植水稻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优质高产的稻米。首先从水稻选种、育秧、栽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治理,使水稻生育集合当时气候条件,从而达到水稻高产高效,提高田间产量。水稻是三都县周覃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文从该县城优质高产水稻种植和栽培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了水稻选种、育秧、栽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稻研究人员严哲洙、黄学文等研究成功沙地种植水稻新技术,为沙区人民脱穷致富创造了新的途径。他们针对沙地漏水漏肥等问题,先在沙下面铺设聚乙烯膜,作为隔水层,然后在隔水层上覆盖10厘米厚的沙,整好沙地。待春季播种期,在铺设的隔水层沙地上播种稻种,灌水,插秧。再按水稻各生  相似文献   

19.
江苏淮北地区光热资源可以满足稻麦一年两熟要求。水稻和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每亩可达1350—1400kg和600—800kg,而水稻实际亩产只达到光温潜力的30%左右,小麦可达40%。潜力未能充分发挥,主要是受水肥条件影响。本区常年降水量800—1000mm,但季节分配不匀,夏涝往往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春旱、初夏旱常造成小麦减产,影响秋熟作物及时播种和栽插,尤其是水稻育秧和泡田插秧的水源不足,是造成水旱田布局不稳,影响秋熟作物增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种植面积很大,长期以来,广大农民都是处在弯腰拔秧、插秧的劳累之中,并且工作量大,效率低,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大。由于拔秧机、插秧机在我国普遍使用还存在某些问题,因此,一直不能广泛使用,这给水稻机械化生产带来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1997年马鞍山市向山农技站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