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书业已经进入畅销书时代,畅销书销量一般在10万册以上,有的甚至上百万。目前,整个书业对畅销书青睐有加,各出版社千方百计打造畅销书,经销商、书店抢先定购畅销书,读者追捧畅销书。现在,随着每本书的利润越摊越薄,大量图书成为不赢利的包袱,导致庞大的库存。在这种情况下,畅销书以品种少、利润大、销得快,使出版社得以从品种战中抽身出来。另外,畅销书带来的品牌效应,也成了出版社其他书籍进入书店的通行证。从而形成出版社对书店渠道的供应优势,使出版社有机会扩大市场规模,提高整体书籍的销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出版业得到迅猛发展,大学出版也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大学出版社依托大学和自身的资源优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涌现出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出版社和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较强影响力的专业出版社。大学出版社以反映思想文化创新和科学技术新成就为己任,出版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著作和专业教材,学术品位成为大学出版社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大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那么一两个马大哈,弄出一些令人捧腹的故事,无伤大雅;茶余饭后说说以助谈兴,倒也是赏心乐事。但是,搞出版工作却马大哈不得。天津一家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们出版社有一次把“毛主席万岁!”里的感叹号错成问号,5万册的书只好全部报废。北京一家出版社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们出版社的美术编辑把作家的姓氏弄错,在封面印刷的过程中被工人发现,印好的一万多张封  相似文献   

4.
图书质量关乎出版社的生存发展,需要出版社各个部门和图书出版相关单位的通力合作。出版部作为出版社内部与出版社外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全面掌握出版物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情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协调性和专业性。在工作实践中,出版部要发挥组织协调、保障服务、成本控制和监督管理四大主要职能,消弭出版物在生产中可能出现的质量管理“真空地带”,实现出版社经营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社办期刊,顾名思义是以出版社(主要是图书出版社)为主办单位的期刊,出版社在其内部设置编辑部或期刊社来具体负责期刊的编辑和运营。 自上世纪末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发展“社刊工程”至今已3年有余,社办期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许多出版社认识到  相似文献   

6.
在纷繁的图书市场里,国际贸易类的商务图书算是一个较小的分支,每年的新品种在1000种以上。目前,有34家出版社涉足国际贸易类图书的选题,其中主要出版力量为大学出版社,有10个大学出版社每年连续批量生产国际贸易图书。另外,比较有规模的还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及一些专业出版社——中国商务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和中国海关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构成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出版社的"第一资本",也是关系到出版社"二次创业"成败与否的决定因素。出版社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靠人才,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8.
南开大学出版社初创于1929年,1936年10月日本侵略中国华北时停办,陈省身、吴大任、曹禺等著名学者和大师曾于这一时期在该社当过编辑。1983年恢复重建,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已发展成为同时拥有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权,每年出版新书近二百种,销售码洋8000万的中等规模出版社。2000年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出版社的评比中,该社获得全国良好出版社称号;2001年被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在全国综合大学出版社综合指标评比中名列第四。  相似文献   

9.
尹邦云 《出版广角》2015,(5):106-107
图书发行员在出版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培养一批能征惯战、立见成效的优秀发行员,成为各出版社的一项重要工作。图书发行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推销工作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这需要图书发行员自身努力学习、不断提升,更加需要出版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选题设计,是编辑同行们永久的话题,实践中的丰富创造将不断推动研究的深入。本文提出“选题总构想”的概念,并阐述编辑室或编辑个人如何在选题总构想的统率之下搞好编辑室和编辑个人的选题设计。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出版社是有专业分工的。但是,任何一家出版社在专业分工的范围内出书,仍然是有选择、有侧重的。出版社领导和编辑队伍的素质,出版社所在地的文化发达程度,出版社的地理位置,出版社的作者层次和作者的地理分布,许多条件影响着出版社出书侧重点的选择与确定。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出版社领导和编辑队伍的素质。一家有着高素质、高追求的出版社,是有“选题总构想”的。这个总构想,指导着出版社所有工作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大学出版社严把出版物内容质量、编校质量等,探索适合出版社实际的高质量的发展路径,是新时代出版工作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出版社如何强化阵地意识和质量意识,突出编辑的主体地位,完善编校质量体系,值得探索和实践,这是提高出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长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没有需求的地方就不要花功夫。出版社很多,各有各的理念和想法。我们认为出版社就是一个盒子,顾客的需求和来信者的建议,我们都装进盒子里。然后根据这些需求,出有趣的书,出卖得动的书,出畅销的书。我们不具备能力出的书,由其他出版社去出罢。  相似文献   

13.
1993年,我幸运地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处女作——长篇小说《惜楼烟云》,并且通过这本书结识了一位忘年交——南京大学的青年学者、书评家徐雁。那时,我已年届古稀,而他才达而立之年。《惜楼烟云》是我对人生旅程的回眸。它通过旧中国一个特殊家庭的盛衰,反映了我所经历的时代和我所走过的路。虽然这本书是我的心酝酿了几十年,于退休后以“十年磨一剑”之力而写成的,也曾敝帚自珍地自诩为“老蚌奉献出的一颗五彩缤纷的珍珠”,但作者毕竟是无名“老”卒,虽说也曾得到一些好评,但并未  相似文献   

14.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编辑把关”主要是指出版社对书稿进行政治审定的一种责任编辑制度,这个制度是同我国出版社的社会主义性质相联系的,也是由出版社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决定的,因而是无可非议的。而按照通常的认识,所谓“文责自负”是指著作人对其作品负政治上、道义上和社会效果的一切责任,从法律的角度讲,它是  相似文献   

15.
延琳 《出版参考》2005,(4X):17-18,20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出版社反映退货多,回款难,销售越来越难做了。出版社怎样策划适销对路的产品,在每年十几万种图书中脱颖而出,并让准确的信息到达准确的读者群?两三年前,许多出版社尝试设立市场部或营销部。据不完全统计,商务印书馆、高教社、外研社、人民文学社、电子工业社、中国旅游社、中国电力社、人民军医社、北京大学社、机械工业社、科技文献社、教育科学社、科学社、海天社、世界知识社、法律社、华中师大社等多家出版社都成立了市场部或市场营销中心。一份调查表明,大多数出版社都认为,市场部非常重要;但具体如何操作,却没有一个尽善尽美的方案,许多出版社也是在摸索中前行。近来了解到,市场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反复,一些出版社对市场部的工作不很满意,有的市场部已经或将要被撤消。市场部到底是什么职能部门?它应该如何定位?它的绩效如何考核?我们采访了几家出版社的市场部,冰水知寒,一叶知秋,希望从此窥见目前市场部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出版社在进行图书编辑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数字出版环境的影响下,传统出版社在进行图书编辑出版时需要积极应对,寻求新的转型方法,只有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了解、接触、使用互联网,才能使传统出版社在发展过程中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站在出版行业的前沿,从而编辑出更多题材新颖、传播影响力广泛的图书。因此,本文主要就目前传统出版社在进行出版编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进行分析,针对传统出版社在"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就数字出版问题转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出版社要想"走出去"并且在海外实现可持续发展,少不了学界参与、语言翻译、载体多元化和创新盈利模式等的保障。高校出版社实现"走出去"战略,除了版权输出、实物出口、合作出版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按需印刷、数字传播和境内销售等新方式。高校出版社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对如何平衡学术与市场关系问题时,可借鉴英国高校出版社的经验,采取阶梯版本策略、成本价格策略和多元化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过去,出版社制定工作规划,主要考虑的是重点图书选题;而且,规划的编制、论证基本上由出版社自己承担。近日,记者在走访人民文学出版社时发现,该社在制定“十五”重点图书规划和今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时,思路与做法给人  相似文献   

19.
孙璐 《编辑之友》2011,(12):26-27
一院校代表制度的现状院校代表这一职业是由国外大型出版机构传入中国的。在国外教育类出版机构中,院校代表是教材营销的主力军。近几年,国内很多出版社也已经建立起自己的院校代表队伍,少则数人,多则数百人。他们代表各自出版社,活跃在院校和老师们中间,推广自己出版社的产品。有了这样一支营销队伍,出版社像有了自己的千里  相似文献   

20.
小平同志南退谈话和十四大召开以来,图书出版空前繁荣。在这个很好的形势下,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某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有些出版社卖书号,或以“协作出版”为名卖书号,以此牟利,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可以说,它纯粹是出版主体的内伤,是长在健康肌体上的一个瘤。目前,尚不能说它就是恶性的,但如不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切除,转化为恶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书号,是国家赋予出版社的一种权利。对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