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起服务,我们都会想到第三产业,想到饭店,想到商店,想到"顾客就是上帝"的尊严,想到被保护的被服务者的权益,还想到了"尊严"与"权益"之下的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总会说,是竞争为我们创造了优质服务,也为我们提供了优质产品。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竞争优化的本质,看到了竞争为服务者所创造的发展动力——没有动力,服务不好,行吗?优胜劣汰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论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尊严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用工荒"现象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对象,而"尊严论"的热议引发了我们对新生代农民工尊严实现的思考.新生代农民工要接受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更好的胜任岗位需求,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更有尊严的生活.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现状与职业诉求、尊严实现的具体标志入手,分析了职业教育与新生代农民工尊严实现的关系,进而阐明了职业教育在新生代农民工尊严实现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讲国家尊严、民族尊严、家族尊严……而我们人人也都有尊严,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的孩子虽小,但就不要尊严,就不渴望得到尊重吗?曾几何时,出现了"红校服"、"绿领巾"之类的现象,就广为舆论所诟病。前者虽有光荣的激励,而却使另一部分孩子每天负着沉重压力;后者就简直是教育的歧视——这不禁使人想到文革时挂牌、戴高尖帽游街的情形,是对人格的侮辱。孩子尊严扫地,怎么能指望激发心智潜能,使之健康成长呢?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一词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彻华夏大地。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心声,呼出了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沉淀在精神世界的期盼。可以说,没有一种政策比能让人民有尊严地生活更为人性化,更贴近人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温总理的报告中,不自觉地想到一点,让我们的学子们也能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的尊严指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实现及其身份角色认同。当前职业教育尊严缺失主要表现在吸引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及薪资待遇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取向影响、长期历史发展积累薄弱以及当前职业教育功能定位及其实现不尽如意、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职业教育尊严主要来源于自身竞争力的强大与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由此,不仅需要社会文化建设进行正确价值导向、国家政策系统支持及相应制度安排,同时,还需要职业教育在保障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尊严存在。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尊严"。这是2010年以来温总理第三次提到"尊严",也是"尊严"一词首次在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  相似文献   

7.
<正>职业教育在为经济社会服务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在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受训者成长与发展提供了"终生受益"的生存、发展和多元需求的选择本领,从而使其有质量地生活和尊严、体面就业。但是现今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仍是整个教育领域的"短板",与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职业教育的理想和发展现状存有很大"落差",必须深入剖析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具体而言,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势,针对当下职业教育被歧视、生存困难等问题,指出劳动尊严和发展尊严的缺失、自信的不足和梦想的萎缩是职教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调整做好导航、以实干赢得尊严、以梦想美丽职教等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路径,对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诠释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呢?康德认为,"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费尔巴哈  相似文献   

10.
<正>"工匠精神"需要农业式培育,而不是靠工业化批量生产;"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的是本真化职业教育的土壤,而不是充满功利、急躁情绪的空气。教育是为了有尊严的生活。为了职校学生今后"有尊严的生活",职业教育工作者不能唯技能、唯大赛、唯金牌、唯就业率,而忽视绝大部分学生的精神家园营建、职业生涯价值引领;否则,我们的学生若干年后估计也很难认同他现在所接受的职业教育。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技能技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际国内政策界的关注度明显回升,而学术界长期缺乏有力的关注,反思与深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必要。传统职业教育发展以服务于经济发展为核心价值观,缺乏人本属性,忽略能力转换,其政策重在关注效率。根据人类发展理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应以基本教育权益的自由获得为本,关注自由创造和和谐生活能力的养成,促进形成以人的价值为本位的和谐社会。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深化,中国职业教育政策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保障公民基本教育权益的获得,提升创造力和道德情操,促进体面地劳动和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就业,对残疾人有着重要意义。良好的就业能够使残疾人安身立命,使他们的生命获得尊严,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真正回归社会。近几年,为了提高残疾人的整体就业水平,全国残疾人中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各地的特殊教育学校也把学生继续接受职业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教育工作的重点。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但是,面对类型不同、程度不一的残疾人群体,在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冷静思考,应该  相似文献   

13.
缔造尊严     
<正>翻阅古书时看到荀子的一句话:"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做到有尊严的威信,就可以为师了。那么尊严到底是什么呢?看过一些概念,初步了解到,尊严是人所具有的特质,是人格和人权的被尊重,是上天对我们的一种宝贵的眷顾。《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三十八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尊严不是天赐的,也不是别人给予的,是你自己缔造的。"洛克菲勒告诉我们,尊严的谋取需要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别人的恩赐,生活中我们要很好地把控  相似文献   

14.
郑平 《湖南教育》2001,(20):53-53
树立新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自我心理建构的主体,尊重和信任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力。我在教《时刻想到祖国尊严》一课时,设计了尝试题:“什么叫尊严?为什么要维护祖国尊严?怎样维护祖国尊严?”学生按照上述问题自学课文,再分组讨论、辩答。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有的同学说:“中国56名少先队员在访美期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些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独立的创造."如果以此来衡量一个人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时,是否有着做人的尊严,我们发现,课改为广大教师找回了教学生活的尊严,在教书育人中享受生命的价值和快乐.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战线最聪明的大脑在哪里?谁在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利用过去,把握现在,铺垫未来?我们当然首选政府,很少有人想到关注职教发展的意见领袖,更不会想到智库(Think Tank).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7,(7):52-60
西方个人主义以关切个人的价值和权益为理论宗旨,其核心价值要素包括人的尊严、自主、隐私、自我发展等。在关切个人的生命价值与政治理想诉求上,先秦儒道两家都具有独特的个人主义精神。无论是儒家的德性尊严论、道德自主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圣外王理想,还是道家的得道尊严论、修道自主论、无为不争论、全生适性论等,都对个人的价值安顿做出了理论思考。中西个人主义精神体现出致思路数和个人主体定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拥有了财富和健康后,却不一定能获得幸福。幸福的基础除了财富和健康外,还有另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尊严。尊严同样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人没有尊严,就不可能成其为人。台湾作家柏杨写的《我们要活得有尊严》一书开篇说:“人,之所以为人,第一要自己有尊严;第二要尊重别人的尊严,而且是诚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直在考虑做一些自己认为“正确”和“妥善”的事情,但我们很少想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有独立尊严的人。  相似文献   

20.
生源的日益减少,学生"质量"的逐步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职教人的反思……也使得我们的教育重心必须转移: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教会他们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