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文卫星老师的课例一直很关注,每例必读,每读必深受感染和启发.文老师的课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课例“幂函数”应是文老师深思熟虑、精心打磨后的精品,其在文中已初见端倪.此课例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教书与育人并重,教学与研究互长.笔者精心研读之后,觉得可用八个字来评价此课例:登高致远,纵览美景.  相似文献   

2.
刘亚平老师的《课例:“余弦定理”的教学》是一节特色鲜明、难得一见的优秀课例,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课例当中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生动活泼,既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也使数学课不再单调与枯燥.此外,在课题引入的新颖性、定理证明的独特性、习题选择的层次性,以及挖掘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成功的尝试.仝军老师对这篇课例的成功之处做了非常精彩的点评,可以说,刘亚平老师的课例与仝军老师的点评相得益彰,均值得一线教师反复品味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在他的课里都变得愿说、会说,他们都有收获,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语文的收获。于老师的课有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真实、真切,让人感受到课堂的美好。  相似文献   

4.
高英 《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21):F0003-F0003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度老师曾提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倡简、务拳、求实、有鹰”的八字方针;朱作仁教授则提出课堂教学要三实:真实、朴实、扎实这些观念给我们以启迪,扎实、有效读通读顺课史并进行有效地识字.应当是筘一课时的教学追求于永正老师也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于老师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时,也是这样做的课前.于老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其中一点就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课始,他拿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自由读课文,  相似文献   

5.
《文科爱好者》2004,(22):10-14
学习要点预热 张老师:Hi,everyone!同学们:Hi.Mr.Zhang!张老师: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新课。这一课的主要句型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拜读了黄安成老师的许多《课例》佳作,尽管数量不少,但无一雷同,深感于黄老师教学功底的扎实、教学技艺的高超、教学造诣的深厚.发表于《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3期(王老师与黄老师合作)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以下简称“反代”)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黄老师以前发表的《课例》都是以新授课为题材的,而“反代”则是以高三复习课为题材.当今的数学高三复习课,由于内容多,考题难,压力大,  相似文献   

7.
本刊1999年第7期刊登了徐光考老师的一个课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笔者有很大启发.课例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准确,几位学生的配合也令人赞赏.看起来,引入亦颇具新意.徐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制作统计图开始,通过问题1、问题2、问题3的层层深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建构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模型.对徐老师的设计,本人想就几个地方的处理,提出来和徐老师商讨:1.问题1和问题2均为月份与平均气温的对应关系,在统计图中月份用横轴表示,平均气温用纵轴表示.问题1与问题2衔接合理.但在语言表述上却不妥:“……生…  相似文献   

8.
本期“课例大家评”给出张宏政老师的一篇课例:一节“三角形复习课”的教学实录与说明,欢迎各地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参与点评,点评截稿日期为5月10日.  相似文献   

9.
贵刊1999年第1~2期刊登了东江老师的一个课例,对笔者有很大启发.但其中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与东江老师及同行共商榷.东江老师对一例:x-yx+y的分母有理化给出两种解法.并首先指出解法2中存在的错误,即“在分式的分子分母上分别同乘以一个式...  相似文献   

10.
本期我们以较长篇幅给出安凤吉老师的一个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其内容分三部分:教学实录;三个预案;设计体会.欢迎一线老师及教研工作者参与点评,本次“课例大家评”截稿日期:2005年9月30日,“课例大家评”文章将在2005年第11~12期上发表.  相似文献   

11.
1向戴老师学习精湛的教学艺术 通读戴圩章老师的《课例:“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见《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12期),笔者不得不折服于戴老师的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扎实的知识基础、灵活的思维方式以及超强的学习能力.其实,学生的优秀表现同时也更能折射出戴老师具有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灵活的教育机智、高超的教学艺术以及丰富的教学语言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相似文献   

12.
课改中.许多教育人以积极的态势践行新课程理念,卿平海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他虽为副校长。有行政事务缠身.但依然坚持执课于三尺讲台。并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他曾对本刊记者说:“我现在听本校老师讲课的时候,一般不会面向老师就坐.而是面向学生。看学生上课的状态就知道背后老师的课上得怎样。“本期,我们将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周年论坛”的发言略作删节和整理,予以刊登,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3.
何谓"儿童立场"?许多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阐释,于永正老师虽然没有明确表述,但在他的课例中无一不渗透着对儿童的尊重,对语文的理解。潜心阅读于老师的课例,总能感受到于老师鲜明的儿童的立场,于老师将语文学科本体性、实践独特性与儿童主体性需要有机融合,一步步地将学生引入"语文的殿堂"。  相似文献   

14.
本期的“课例大家评”有两篇课例,一篇是王坤老师、黄安成老师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另一篇是吴文尧老师的《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这两篇课例的内容都是关于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的,选自本刊“2009年中学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选择这样内容的两篇课例让大家点评,基本的思想是配合当前的高三复习课教学,引发大家对于高考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虽然在数学课中所占分量不多(每个学期至少一次).但由于是这次数学课程改革中增加的内容,从而备受老师们的关注.老师们关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内涵是什么:二是如何上好数学综合与实践课、虽然数学课改开展有好几个年头了,但老师们对这两个问题还犹如雾里看花.因此,我们组织了这次讨论(第37次),目的是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一些研讨,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次的“课例大家评”活动,我们刊发了两个由高敏、黄安成和马玲老师提供的课例:“函数的单调性”“平面”。这两个课例,与以往的大家评课例相比,具有更多的研讨和完善的空间,大家可结合自己的常态课教学,积极参与研究和点评。点评文将在第9、10期刊出。投稿邮箱:stoat999@163.com,邮件主题词请写“课例大家评”,截稿日期:2014年8月10日。  相似文献   

17.
张宏政老师按复习课的“五性”(重复性、概括性、系统性、综合性、反思性)特点,学习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发现式复习课设计模式,展示了一节复习课教学,初看本课例,感觉不错,内容设计完整,学生活动充分,似乎就是一节“完美”的展示课.但深入研究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张宏政老师是借鉴符永平老师的复习课模式上的这节课,所以有必要对两人...  相似文献   

18.
幂函数是新课程的新增内容,是各地教研活动的“热门”课,笔者听了很多节关于幂函数的随堂课、公开课,每每听完这些课,总觉得有些缺憾,最近正好拜读了文卫星老师的《课例:幂函数》一文,不禁为文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所折服.笔者就其中一个方面——幂函数的图象,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及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在市阅读教学现场会上.有两位老师同课异构教学了三年级上册的《航天飞机》。这是一篇说明文类型的科学童话.两位老师教学中均未向学生解释与说明文相关的语文知识。针对这一教学现象.课后辩课环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下面记录片断: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同课异构,往往展现出独特的风景。同一篇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宋运来老师运用板块教学于无形,李文广老师认为“阅读之味,贵在一‘品'”,而薛法根老师评价王晓奕老师是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他们中有特级教师,有青年新秀,其对阅读教学本质的探索.也许可以用“殊途同归”四个字来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