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语讽刺     
反语,实际上也是语义双关。它和一般的语义双关的区别,在于它是语义相反的双关。而它的相反的语义,一般来说,单从它本身是看不出来的,或者说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构成语义向相反的方面双关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出现和形成。鲁迅自称“好用反语”,因为反语有力。我们就先来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通过反语来表达讽刺的。  相似文献   

2.
夸张讽刺     
夸张这种修辞格,也叫做“铺张”。王充《论衡》称之为“增”,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夸饰”,近人唐钺的《修辞格》称之为“扬厉”,鲁迅有时也称之为“廓大”。照鲁迅的说法,夸张和漫画一样,是“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的特点”,使之“更容易显出效果”。而所谓“显出效果”,就是“确切的显示了事件或人物的姿态,也就是精神”,使人一目了然,得其艺术上的真实。夸张不拘泥于事实的真实,却也基于事实的真实“,含着一点诚实在里面”,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夸张,而是“胡闹”和“笑话”了。  相似文献   

3.
犀利的讽刺     
由于其文体的灵活性,小小说可说是具有百变之身:在有着小说的叙事特点的同时,也可有诗的韵味、散文的抒情,或者杂文的犀利辛辣。《礼让》就是一篇如杂文一般犀利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4.
讽刺短文     
钟声 《教育》2007,(36)
双面人一个贪官自杀了,留下一份忏悔书和一份遗书。忏悔书是交给组织上的,遗嘱是留给家属的。忏悔书写道:因不认真学习,导致违法犯罪,今日只有以死谢罪,来世定当积极改造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小说讽刺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吴敬梓、鲁迅对它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其要义有秉持公心、本质真实、艺术概括、合理夸张和区别对象。其手法比较常见的有白描、言行比照、揭示人物自相矛盾、常识与意外并陈、外貌与灵魂衬托、否定人物互相攻讦、其它人物揭底、反语揶揄、环境人物悖拗和兴头泼冷水十端。  相似文献   

6.
小说讽刺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吴敬梓、鲁迅对它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其要又有秉持公心、本质真实、艺术概括、合理夸张和区别对象。其手法比较常见的有白描、言行比照、揭示人物自相矛盾、常识与意外并陈、外貌与灵魂衬托、否定人物互相攻讦、其它人物揭底、反语挪榆、环境人物悖拗和兴头泼冷水十端。  相似文献   

7.
1920年,鲁迅在谈到他的创作时曾说,“今后写还是要写的,但前途暗淡,处此境遇,也许会更陷于讽刺和诅咒罢。”诚然,作为中国现代反封建的斗士,讽刺一直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是他对付一切丑恶事(人)物的辛辣、锐利的武器。所以曾有学把鲁迅小说的总体特征总结为“讽刺的写实”。那么,鲁迅的小说是如何进行讽刺的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920年,鲁迅在谈到他的创作时曾说,“今后写还是要写的,但前途暗淡,处此境遇,也许会更陷于讽刺和诅咒罢。”诚然,作为中国现代反封建的斗士,讽刺一直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是他对付一切丑恶事(人)物的辛辣、锐利的武器。所以曾有学者把鲁迅小说的总体特征总结为“讽刺的写实”。那么,鲁迅的小说是如何进行讽刺的呢?  相似文献   

9.
并非讽刺     
某教师讲解“万重(chóng)山”(见李白《早发白帝城》末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时说:“山为什幺重(zhòng)呢?因为山多,就重(zhòng)了。”学生在黑板上演算9÷9=1,某教师马上给打错号,并提高嗓门问:“9个东西给9个人拿走了,还剩几个?”学生齐答:“没有了!”教师:  相似文献   

10.
讽刺联拾趣     
(一)南宋大奸臣秦桧,讨好金人,卖国求荣。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抗金英雄岳飞。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人们在杭州修了岳飞墓和岳庙。清朝乾隆年间,状元秦涧泉来游岳庙,见人们凭吊岳飞,痛骂奏桧,感慨万千,提笔写下了一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后来又有游人撰一联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此联写出了人们为青山埋忠骨而庆幸,为白铁无辜铸佞臣而慨叹。  相似文献   

11.
王梵志是初唐时期的白话诗人,他的通俗诗在敦煌遗书中有28种写本。梵志诗的讽刺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二是艺术表现手法。他用讽刺的方法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针砭了流俗时弊。这种讽刺意义是通过刻画形形色色的下层人物表现的。在刻画人物中主要采用了白描法和漫画法,漫画法中又注重于通过画人的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和事物的本质。在讽刺鞭挞黑暗、丑恶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2.
明代出现了讽刺赋勃兴的局面,其中咏物讽刺小赋尤有特色。明代讽刺赋是在历代学发展经验的积累中和特定的社会化环境的刺激下勃兴起来的。它不仅具有深广的题材内涵,而且极具强烈的现实性和抨击力。含蓄蕴藉,辛辣犀利是明代讽刺赋独有的艺术手法与风格。  相似文献   

13.
比喻讽刺     
鲁迅先生的杂文好用比喻,他的比喻具有勾画某一形象时作“点睛之笔”的妙用。同时,他的比喻又尖锐、泼辣,于生动形象之中表达强烈的讽刺意味。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真不愧为我国清代著名的讽刺艺术大师,一本《聊斋志异》名扬中外,为其在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下面介绍他的一篇旷世名作《三朝元老》,这是绝妙的讽刺小说。  相似文献   

15.
讽刺与幽默     
为什么相声、小品多年来一直为各阶层的人们所喜爱?因为它们兼容了讽刺与幽默的艺术。讽刺与幽默同为生活和艺术中的特殊的喜剧因素,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产物。它通过绘画、故事、相声等多种多样的载体,来实现其干预生活和娱乐的社会功能,达到讽刺丑恶、落后现象,肯定美好、进步现象的目的。一位教育者曾经说过:“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杂文,尽管除批判性杂文外,还有歌颂性杂文和知识性、趣味性杂文,但是,作为一般杂文,它更多地与“匕首”、“投枪”、“灸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以其锐利的“针”和“刺”,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萨斯拉夫斯基,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831页),担负着对人类中的可笑、可鄙、丑恶的人和事,对“社会的锢疾”的批评任务。而这锐利的“针”和“刺”,其锋芒就是由于讽刺的磨砥而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7.
赏读点示: 在林林总总的漫画作品中,讽刺漫画是主力军,作品最多,也最耐读。与歌颂漫画不同的是,讽刺漫画的最大特点就是“讽刺”与“揭露”,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批判性。它讽刺和揭露人类生活中各种丑恶现象,并针砭其本质。讽刺漫画从选材上分,可分为对敌人的讽  相似文献   

18.
反语≠讽刺     
反语就是说反话,是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达反面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因为它往往用来进行讽刺,所以人们常常把反语和讽刺等同起来,其实二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讽刺文学经历了十七、十八、十九世纪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作家。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俄罗斯讽刺文学中的现代讽刺形式多种多样,反讽占讽刺文学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0.
北宋时,有两个自以为是的秀才在一庙门下避雨,见庙门上有“文庙”二字,一个吟成“文朝”,一个念为“丈庙”,两人争论不休。这时路过一僧人,一个秀才说:“我们别争了,让化齐的和尚来评是非。”另一个说:“和尚哪能分对错,还是把字描下来,去请教大学士苏东皮吧!”和尚闻言,不禁失笑,遂口占一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