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结合起来,过着随遇而安的日子。一天,他的老友、散文大家夏丐尊来拜访他。见他吃饭时只配一道咸菜,夏丐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成有成的味道。”弘一法师回答道,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相似文献   

2.
夏“丐”荨     
团结出版社出版有《我是彪悍民国史》一书,其111、112页,连着四处出现一位“名人”:夏丐尊。民国名人中有夏丐尊吗?没有,只有夏丐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文学鉴赏教学论的角度对夏丐尊的语文教学论作阐释性的梳理还原:1、夏丐尊对“文学”和“文学鉴赏教学构成”的界定,2、夏丐尊“玩味形式”的文学鉴赏意念,3、夏丐尊教学论的项目设置情况,4、对夏丐尊教学论的简要评价.文学鉴赏教学论、语文教学论,依据笔者的考察,是“多元并存”的.在多元视野背景下,采纳夏丐尊系统的教学论,在当今,仍不失为一种务实而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味道与心境     
陈勇 《初中生》2011,(22):29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弘一法师。弘一法师正在吃午饭。看到饭桌上只有一小碟咸菜,夏丏尊很是难过,就问":这是不是太咸了?"弘一法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相似文献   

5.
夏“丐”尊     
正团结出版社出版有《我是彪悍民国史》一书,其111、112页,连着四处出现一位"名人":夏丐尊。民国名人中有夏丐尊吗?没有,只有夏丐尊。丐音gai,含乞求、乞丐、给予等义,是常用字。丐音mian,意为遮蔽,用得很少,常被读错写错,误作丐。夏丐尊(1886—1946)是中国著名作家、出版家,原名铸,字勉旃,号闷庵,浙江上虞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多所名校,一本名气很响的《爱的教育》,就是他翻译的。这位文化名人后来改字丐尊,用了个冷僻字,而且还终于以此行世!说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家、文学家夏丐尊先生的名字,颇有一番来历。原来民国初年,地方上选举议员,闹得乌烟瘴气。夏丐尊对选举议员十分反感,于是便把他的名字“夏勉旃”改为夏丐尊,如果有人要选他,十有八九会把他的名字误写成“丐尊”,字写错了、选票就要作  相似文献   

7.
夏丐尊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翻译家.他所翻译的<爱的教育>(日译本),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目前国内外关于夏丐尊翻译思想的研究寥寥无几,其主要原因在于夏丐尊并没有专门的翻译理论著作并提出明确的翻译标准、目的和策略,这就使得研究夏丐尊翻译思想有一定难度,只能从他的论著中提取归纳.夏丐尊的译作<爱的教育>渗透着他的翻译思想.文章从夏丐尊翻译<爱的教育>入手,剖析其翻译过程中所秉承的标准及原则,对他的翻译思想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知人论世,人文互证的方法对夏丐尊的为人及其散文的思想意义作了较全面的考察。文章以1925年为界,将夏丐尊的散文分为前后两期,有重点地对两个时期的代表作进行了分析归类;对认为夏丐尊以“超脱功利观念束缚”的态度写“清淡”的散文的流行说法予以否定;还对夏丐尊的宗教信仰、人格力量、政治态度等在为人为文中的诸种表现作了必要的寻绎。  相似文献   

9.
治教育则归于至情 研语文则时获创见──夏丐尊语文情感教育思想论刘正伟“治教育则归于至情,研语文则时获创见。”这是叶圣陶对夏丐尊语文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夏丐尊丰富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情感教育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其中.爱的教育和美的情感教育则构成其语文情感...  相似文献   

10.
提到丰子恺,人们首先想到他足一位画家,其实,丰子恺的散文创作也是自成一格的。诚如郁达夫所说:“人家只晓得他(丰子恺)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的确,丰子恺的散文是耐人咀嚼的。 丰子恺深受李叔同和夏丐尊两位老师的影响,特别是后来成为弘一法师的李叔同在思想  相似文献   

11.
夏丐尊和钟惦棐是两位现、当代文化名人。夏丐尊的《平屋杂文》被开明书店出版的「开明文库」首辑收入。这一辑共收名家杂文随笔10种,计有俞平伯、冰心、郑振铎、丰子恺、沈从文、朱自清、叶圣陶等的作品。上海《文汇读书周报》1995年9月23日出版的第552号在刊载出版消息和书目时,两次都将「夏丐  相似文献   

12.
雅趣     
夏丏尊曾在复旦大学教书,第一节课,夏先在黑板上写:“夏丏尊,浙江上虞人,没有什么洋翰林博士头衔,但希望注意,是丏尊,不是丐尊。”课堂上一片大笑。  相似文献   

13.
好坏都是福     
1925年秋天,因为战事,已虔心向佛的李叔同滞留在宁波七塔寺,其间,受好友夏丐尊盛情邀请,去夏家小住了一段时间.相处的日子里,夏丐尊发现,李叔同每次用膳时,都十分朴素,仅仅是一小碗米饭,外加一碟白菜、豆腐之类的素菜和一杯白开水而已.  相似文献   

14.
王文 《云南教育》2008,(12):11-12
一、夏丐尊是现代著名教育家,翻译了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缓的教育》。他原名夏铸,为什么要改名为“夏丐尊”呢? 二、刘半农作词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一诗,由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谱曲,成了广为传唱的经典情歌。他名复,初字“半依”,后改为“半农”。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改吗?  相似文献   

15.
论夏丐尊与佛教文化的关系谭桂林一现代作家中与佛界人士交往频繁的并不少见,但真正竭力护法,并有居士之称的作家却不多。最为著名的有两位,一是丰子恺,另一即是夏丐尊。这两人之间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除了师生情份外,更主要的因缘恐怕还在于两人都曾亲近佛典,精研...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夏弘福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三位语文教育界的前辈,他们于20年代前后相继结识,后来又饱经离难坎坷,为共同事业奋斗,结下了终生的友谊。他们三人中,夏先生最年长(1886—1946),他比叶先生大8岁(1894...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五四”以后的语文教育史上,夏丐尊和朱自情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都是影响很大的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现在分别介绍如下。夏丐尊(1886-1946),浙江上虞入,名铸,字勉旅,别号丐尊,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毕生致力于教育、文化事业和民主运动。他曾经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撰写了大量的语文教育论著,有着独特的语文教育思想。夏丐答幼时天资聪颖,15岁中秀才,19岁东渡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宏文学院学习,毕业前又考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因未领到官费而于1907年辍学回国。他虽然…  相似文献   

18.
1926年,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大屠杀的前夕,达部世界闻名的培养资产阶级接班人的教育小说——《爱的教育》,由夏丐尊翻译在中国出版了。由于它的形式新颖,内容很适合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需要,出版后立即风行全国。仅开明书店在1938至1949年期间就连续翻印了十九版。除夏丐尊的译本外,  相似文献   

19.
在夏丐尊为数不多的散文中,“对话体”散文占据了一定比例,并成为他区别于其他散文作家的特色。“对话体”,现象体现了夏丐尊散文写作的“客观性”倾向。这种倾向既体现在它的散文作品中,也在他的文学批评中有所阐述。而这种“客观性”则从根本上来源于他的教师身份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丰子恺 《中学教育》2006,(10):26-28
我从重庆郊外迁居城中,候船返沪。刚才迁到,接得夏丐尊老师逝世的消息。记得三年前,我从遵义迁重庆,临行时接得弘一法师往生的电报。我所敬爱的两位教师的最后消息,都在我行旅倥偬的时候传到。这偶然的事,在我觉得很是蹊跷。因为这两位老师同样的可敬可爱,昔年曾经给我同样宝贵的教诲;如今噩耗传来,也好比给我同样的最后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