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语言展开方式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内部的决定性因素。现代汉语诗歌的自由赋予了叙事以方便,而叙事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则作为钙质甚至骨架而成了硬度的象征。诗歌同样可以成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能够建立一门“诗歌叙事学”,则现代汉语诗歌的理论言说将会获得新的锐利眼光和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2.
探讨语言展开方式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内部的决定性因素。现代汉语诗歌的自由赋予了叙事以方便,而叙事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则作为钙质甚至骨架而成了硬度的象征。诗歌同样可以成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能够建立一门“诗歌叙事学”,则现代汉语诗歌的理论言说将会获得新的锐利眼光和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3.
诗歌与比喻     
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谈谈诗歌》一文在谈到诗歌的特点时说:“……诗歌是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是用诗来汫道理,也要借助于一定的形象,用诗来抒情和叙事就更不必说了。”这话说得非常正确。但如何使诗歌“形象”起来呢,这里没有谈及。本文想就比喻在增强诗歌形象方面的作用问题上作些补充。使诗歌形象化的手法是很多的,如描写、象征、借代、比拟、摹状、衬托等,但最  相似文献   

4.
陈贞老师在教授《神女峰》时,紧紧抓住了诗歌的抒情性、语言的精荚性、意象性等特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5.
以战争为题材或者以战争作为背景的诗歌在杜甫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本文借助叙事学理论,从旁观叙事、全知叙事以及体验式叙事三种叙述视角对这一类诗歌进行了解读,总结出杜甫战争诗歌叙事形式方面的特征,即以写实为基础的白描式的简练的笔触勾勒,在看似平常的细节叙事之中,通过讽刺、戏谑手法,流露出自己复杂而深刻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诗歌的象征手法可以追溯到《诗经》的“比兴”。屈原的《桔颂》是我国最早的象征诗。朱自清把比兴寄托概括为以古比今、以仙比俗、以男女比君臣、以物比人等四个方面。此外,有的叙事诗也具有象征意义。解释这一文学现象,要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着眼。总之,讲究象征艺术,重视意象经营,本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那种对西方现代派象征诗歌和意象诗歌的盲目崇拜、认为它们完全是舶来品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徐迟20实际30年代的诗歌中的地理意象存在三种形态,即以自我为中心对自然地理的平面观察,因而诗中的地理意象以平面形态出现;以对中国、世界与宇宙三位一体空间的立体观察,因而诗中的地理意象以立体形态出现;以对故乡、都市与世界等地理的深度观察,因而诗中的地理意象以象征形态出现。处于平面形态的诗歌,其内在的意蕴及其艺术的表现缺乏深度;进入立体形态的诗歌,往往能够给人以开阔的意境与多重想象的空间;进入象征形态的诗歌,往往能够给人高远的诗美空间,令人回味无穷。三种形态在其诗歌之中,并不是绝对的呈现,往往有所交叉与渗透。以地理意象作为视点,会发现徐迟的诗歌写作并不稳定,而是时刻处于不断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8.
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极具特色:长于借助时空之势,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加上巧妙的章法和鲜明生动的语言使他的诗歌在建安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极具特色:长于借助时空之势,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加上巧妙的章法和鲜明生动的语言使他的诗歌在建安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死亡的意象,主要包括以冬节、白雪、风雨、黑夜、黄昏、黑色、坟墓等象征死亡的意象作为诗的题目,以天国、坟墓、尸骨、鬼魂、乌鸦等象征死亡,以黑色和白色等色彩意象象征死亡。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死亡意象使其诗作呈现出一种死寂的诗歌氛围。弗罗斯特诗歌中的这些意象有效地表达了他对黑暗和死亡的向往,弗罗斯特以死亡意象展现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生态诗歌与20世纪的其他诗歌相比,其审美范式有较大的变化。动物叙事题材的生态诗歌尤其能反映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书写题材的进一步扩展,书写原则更加注重对动物的本真书写,拒绝将动物象征化、符号化、训教化;书写的语言更加偏向日常用语、更加散文化。可以说,新世纪的生态诗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对20世纪生态诗歌的颠覆和重建。  相似文献   

12.
弗罗斯特的诗歌中有很多鸟意象。弗罗斯特以鸟意象展现了人与鸟之间的关系以及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弗罗斯特诗歌中的鸟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弗罗斯特以孤独的鸟儿象征现代人的孤独,以鸟象征自己的诗歌创作,以各种各样的鸟儿象征20世纪初美国诗坛上众多的诗派,以凄清的鸟鸣象征现代人的忧伤心境,以鸟的鸣叫象征恐惧。弗罗斯特以鸟意象再现了他对现代人的关怀。弗罗斯特在其诗歌中频繁地展现鸟意象旨在告诫读者热爱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言、象、意角度,对中国当代十七年诗歌美学特征、美学价值进行了新探索。认为本时期诗歌语言特征表现为民歌化、叙事化、散文化、抒情化、意象特征为自然境象象征光明,人情境象塑造建设者光辉形象,意蕴特征在于张插群体精神,主调是追问新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修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恢复写作的有效性和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将叙事作为主要的话语方式。这一话语方式的形成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历史的选择、修辞策略、见证历史的抱负和信心以及审美现代性的自觉。其特征则表现为零度叙事、复调叙事和非史诗叙事。90年代以来的诗歌叙事扩大了当代诗歌的表现视域和处理复杂经验的能力,同时,它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作家们极为重视一部作品的开头,无论是小说家、散文家还是诗人无一例外,因为它将奠定作品的“总体语言和叙事方式还有风格,更重要的是展开叙事的角度与起点。”本文通过对象征主义诗歌开头部分的阐释,分析该派的象征性、通感性和音乐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6.
爱默生在他的一系列散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其超验主义哲学思想。他的诗歌中也充分展现了他的超验主义哲学思想。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是一个庞杂的体系,他超验诗歌对弗罗斯特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象征、整体性、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在诗歌艺术生成层面,爱默生超验诗歌中的视觉意象、诗歌的散文化、口语化特征以及简洁的文句也对弗罗斯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上世纪90年代诗歌叙事策略的延续,"打工诗歌"因其独特的创作群体、表现主题、美学追求,提出了诗歌叙事策略的另一种可能,这种叙事策略以日常生活、隐喻的动物视角、隐性的抒情性为切入点,扩展了作为诗歌叙事特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外国诗歌是一个庞大的集合,而且,它的量还在不断地加大。学习外国诗歌,从何下手呢 ?  我们必须先在中外诗歌的对比中认识外国诗歌。中国诗歌从一开始就以抒情为正宗,以含蓄为其主要特色。东方诗歌在这方面都差不多。但西方诗歌却不同,它的叙事功能一直很强大。所以,包括中国诗歌在内的古代东方诗歌要比古代西方诗歌优秀。但事情到了 18世纪以后有了变化,其时,东方在封建帝制的统治下已经腐朽,而西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阶段──诗歌也是如此,欧美诗歌出现了浪漫派,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诗人,对我们中国影响较大的有英国的…  相似文献   

19.
诗歌的音乐性即诗歌在语言和形式上所具有的跟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在外在形式上表现为诗歌语言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并通过声音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以打动人心;在内质上,则体现为诗人情感的起伏和心灵的律动,是诗人情感、情绪的声音显现形式。诗歌的音乐性,首先应视之为诗的内在素质,是诗歌的灵魂,是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因素。“诗言志”“诗缘情”,诗歌抒情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诗歌必有与之俱来的音乐性,即诗歌的抒情性决定了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声律化的特点。我们知道,人们情感的抒发,要用一种既不是叙事也不是论说的抒情语体裁形式…  相似文献   

20.
正一般来讲,文学作品都有三个层面,即语言层面、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诗歌鉴赏也要从这三个层面入手。一、语言层面,诗歌有很强的直觉性诗歌语言高度概括、凝练,极富意蕴,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比一般的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陌生感,诗行间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正是这种跳跃性,才容纳了诗歌更丰富的意象,从而在非常有限的篇幅里,构筑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诗歌意蕴。这种语言艺术特点的形成,多半依靠具象词与抽象词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词与具象词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给读者提供追寻诗人个体感受的信息。如卞之琳的诗《断章》。卞之琳的诗一向以含蓄睿智为读者所喜爱,他常常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世界,以象征的形象暗喻人生哲理,既有丰富生动的艺术感,又蕴含对世界的体验。《断章》这首诗,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