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传统新闻编辑在面对网络技术下的新媒体时存在先天性劣势,如更新慢、实时性弱等缺点,使新闻编辑转型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将以新闻编辑转型为重点,从问题及应对措施两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严平 《新闻传播》2007,(6):17-18,20
新闻从业人员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时间久了,有的人觉得新闻资源匮乏,无新闻可写,有的记者却佳作频出;面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有的报道平淡无奇,有的人却从中挖出了“金矿”“富矿”,甚至写出了传世之作……如何挖掘和提升事实的新闻价值,这是每一位记者始终都在面对和苦苦探求的问题。本刊特邀请了几位在新闻采写实践上有着较高成就的记者就此话题谈心得体会,希望通过他们的新闻实践,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可供借鉴的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当少年朋友们走进小记者培训班的时候,总希望老师们可以教给自己一些“绝招”,甚至明天就可以用到自己的新闻采访写作中,写出一篇让大家羡慕的新闻报道,让周围的同学刮目相看。可是几天下来,除了知道了一些原则外,并没学到什么立刻能用的“绝招”。把自己写的新闻作品与报纸上的新闻一比,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新闻采写,特别是新闻写作,和我们在学  相似文献   

4.
宋付力 《传媒》2018,(13):78-8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伦理涌现出技术伦理、参与伦理、运营伦理等一些新问题.在这些新的新闻伦理问题面前,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网民对技术生产新闻的认知程度,也可以提升公民参与新闻生产过程中的伦理意识和对新媒体内容的选择水平.面对新媒体产生的新伦理问题,本文提出,应该从媒介素养教育的媒体形态、对象范围、内容范畴三个方面入手,发挥媒介素养对新闻伦理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尤其是基层记者,通过会议获取新闻素材,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会议新闻是作为一名记者,尤其是基层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平常见到的会议新闻,存在的主要弊病是长、空、滥,以及写作的程式化、模式化,不但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会议新闻的作用。基层新闻工作者如何把会议新闻写好,写出有特色的、有新意的新闻呢?笔者结合从事新闻工作的实际,谈谈体会和看法。会议是新闻资源库会议新闻报道作为一个地方政治、  相似文献   

6.
赵琳 《声屏世界》2003,(4):21-21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法制问题关注程度的提高,法制新闻中的刑事犯罪案件报道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尤其在一些都市报纸和地方台的版面上、荧屏中出现频率更高。这些刑事犯罪案件报道以其强烈的新闻性、故事化的叙述特点和对社会的警醒作用赢得了受众的普遍青睐。但是,由于新闻内容与犯罪紧密相关,因此具有刺激性特点,面对报纸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一些记者和编  相似文献   

7.
张弛 《中国广播》2007,(12):57-58
从语言学角度看,新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对听众是否具有亲和力。但由于新闻播音固有的一些特点,如标准、规范、能动性差、参与度弱等,使得新闻播音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不容易形成对听众的亲和力。因此,正确看待新闻播音亲和力在认识上的误区,形成新闻播音特有的亲和力,让听众由单纯了解信息的需要上升为一种情感上的需要,对提高新闻传播的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很多记者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些线索往往都是别人采访过的,或者是被别人写得不能再写的东西。面对着一些老话题、老毛病、老问题、老现象,一些记者很难再推陈出新。笔者认为,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应学会“翻新”,面对“旧闻”要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发现,寻找新的不同的切入点,使“旧闻”变“新闻”。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闻。在这些新闻中,有的包含着有形效用,有的则包含着无形效用。确定一条新闻是具有有形效用还是具有无形效用,是确定新闻效用的性质。新闻的有形效用和无形效用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包含无形效用的新闻有时也会成为“分量很重”的新闻而刊播于重要位置。这是  相似文献   

10.
新闻节目是由一条条新闻组成的。新闻节目的有序编排不仅能使观众易于接受,还能收到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理想传播效果。广播新闻编辑每天都要面对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的大量新闻稿件。怎样把这些稿件井然有序地编排,发挥新闻稿件潜在的价值,实现弘扬主旋律的作用,是每个广播编辑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在编排节目时应体现两条原则一是重要性原则要根据稿件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每一则新闻在节目中的播出次序,而新闻稿件的重要程度是由它的新闻价值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使新闻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和媒体的竞争力强弱。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新闻媒体一直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定位高,形式严肃,如积成流弊则会有亲和性弱的缺点。论文从新闻平民化的角度探讨了广播新闻平民化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广播新闻平民化趋势和其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霍速 《新闻传播》2006,(6):40-40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规避让人头痛的新闻官司,记者在面对一些危害公共利益的新闻事件时,往往难以进行及时、准确地追踪报道,这在客观上造成了公共舆论的弱化和公众利益的损失。因此,新闻源失实与记者采访法律责任的认定,是一个非常有必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信息类别划分的科学程度,是衡量新闻学学科发展的一个标志。尽管对新闻信息类别划分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它必须是在遵循同一标准的基础上,对新闻信息所反映的对象给予比较准确的揭示。一、新闻信息类别划分的现状目前,比较新闻学辞书和一些教科书对新闻信息的划分,我们认为,对新闻信息的归类至少存在着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丁淦林老师的后辈和学生,在和丁老师16年的交往中,多次当面聆听丁老师关于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的真知灼见。丁老师曾谈到,早在1929年复旦大学创办新闻学系后,不仅注重新闻学与新闻编辑、新闻写作的紧密联系,而且把眼光投向广阔社会,设置了新  相似文献   

16.
黄顺铭 《当代传播》2003,(3):21-22,20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通常容纳了错综复杂的变革力量,因此,势必使社会的各个子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改变.新闻传播系统自然也不能例外.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系统中,"支票簿新闻"就是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登清 《新闻前哨》2004,(12):52-53
会议新闻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形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媒体的联播类新闻栏目中,会议新闻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不可否认,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采编方式的创新不力,电视新闻会议报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多、长、呆、空"的问题,直接影响了传播效果。电视新闻会议报道的改革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也是电视新闻界当前共同面对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中难免会面对一些敏感性问题.敏感性问题是指与企业或公共事务相关的、可能引起尴尬或批评的问题,或者指涉及某人私生活的一些不愉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又是车祸!没死人,不是新闻;死了3个,还可以……”毋庸讳言,作为都市报最常见的新闻形态,面对频频发生的车祸,一些记者或编辑的神经似乎早已麻木,在判断它的新闻价值时,有时只会从它的破坏程度层面上,界定与取舍稿件。  相似文献   

20.
江华 《新闻世界》2010,(8):72-73
面对异军突起的民生新闻和娱乐新闻,时政新闻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简要谈论了对时政新闻改革尤其是对地方电视台改革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