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市华灵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目前,学校小学部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253人,占小学总人数的76.2%,中学部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55人,占中学总人数的42.58%,全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共计408人,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58.62%。  相似文献   

2.
正北华小学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南关岭地区是大连城市建设拓展区,随着甘井子区建设朝着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方向的发展,这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进城务工人员的聚集地。尤其是近三年来,随着大连北站的建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量涌入学校,截止到今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已经占到在校学生总数的71.5%,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在近几年来一直不断地努力,尽我们之责,竭我们所能,提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业质量,让这些孩子和本地孩子一样,能共享同一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学》2015,(Z2):2-3,149,150
融合教育:让飘飞的"萍公英"也有春天上海市嘉定区戬浜学校在"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生活"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确立并形成了"融合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即:学校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教师提供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让88.7%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一样融入学校,融入上海,并在情感上、文化上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4.
进城务工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的代表,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受教育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开展课外阅读,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突破"孤岛"成长环境的限制,让农民工子女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是近年来学校教育实践努力的新方向。文章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了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进城务工人员在上海城市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做好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是上海城市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班级在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不高,子女知识水平差距大;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教学与管理难度大;生活条件差,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些问题给义务教育带来了挑战,教师应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关注。同时加强引导,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合机制,让每个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在珠三角地区,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在城市扎根,其子女进入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但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普遍存在着接受城市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城市教育中出现的适应性问题及影响因素,对广州市民办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转学次数比较频繁,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子女的学习积极性显著相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对教师的喜恶明显影响其学习态度,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人际关系较好且不存在语言沟通问题。  相似文献   

7.
费田春 《中国德育》2014,(20):56-57
正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是现代城市中典型的"新市民子女学校",70%生源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迁徙住户子女,可谓"候鸟"栖居之所。这部分孩子的家长平时忙于生计,对孩子的学习和习惯关注较少,导致孩子习惯教育和培养比较滞后。基于此,成都市泉水路小学校提出了"培养良好习惯、奠基人生幸福"的办学理念,开展基于"TSP+H(教师、学生、家长+习惯)"研究和实践模式的品格教育实验,把习惯教育作为切入口,撬动新市民子女整体素养的提升,如今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进城务工人员遍布全国各地,几乎每一个学校都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推进教育和谐公平,调查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图探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与对策。主要策略有:建立档案,重视家访,家校联系,尊重学生人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开展活动,激励教育,积极引导,讲究教育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经济发展的新生群体,对其子女的教育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文化适应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他们进行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文章通过探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分析了相关研究现状,指出影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文化适应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城务工人员较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也随其进入城市生活,鉴于城乡文化差异、教育制度不完善以及户籍制度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较为凸出,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基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教育问题,提出有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北华小学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南关岭地区是大连城市建设拓展区,随着甘井子区建设朝着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方向的发展,这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进城务工人员的聚集地。尤其是近三年来,随着大连北站的建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大量涌入学校,截止到今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已经占到在校学生总数的71.5%,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在近几年来一直不断地努力,尽我们之责,竭我们所能,提升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业质量,让这些孩子和本地孩子一样,能共享同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是进城务工人员的集中居住地区,这一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主要影响因素有社区、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探讨如何提高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理、学校办学、家庭教育水平,以解决城乡结合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工》2009,(3):31-31
浙江省政府日前决定设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资金,支持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较多的地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徐洁 《现代教学》2014,(4X):14-17
<正>行为规范教育是德育的奠基工程,也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符。作为上海市的一所农村小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比达60%以上)、上海市的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青浦区华新小学在"构建学校文化场、培育健全现代人"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紧紧围绕"以我言行,树华小形象;尽我所能,为华小争光"的核心思想,全方位地为农村小学生的行规养成铺就"成长路径"、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优质土壤",尤其是巧用"好老师+好妈妈"的共生效应,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政府目前决定,鼓励和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特别是外省来浙务工人员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和技校)。今后,凡具有初中毕业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的,不受户籍限制,均可报读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浙江省政府要求各地认真做好外省来浙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需求调查,将有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统一纳入当地中职招生计划。  相似文献   

16.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文化冲突体现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与制度规范上。文化冲突起源于差异,其根源则是身份和利益的冲突。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的文化冲突问题,必须实行"多元一体"的教育政策,在宏观上保障平等的受教育权利,消除随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城市学校的制度障碍;在教育教学上实行多元化教育,尊重文化差异,逐步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南岸区川益小学(以下简称川益小学)建校于1924年,悠久的历史为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04年前,学校主要生源是铜元局地区居民——长江电工厂(兵工厂)子女,随着长江电工厂厂址搬迁,大量进城务工子女的涌入,学校进城务工子女人数比例逐渐加大。家长群体主要是普通工人和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整天忙于生计。大部分家长对当今学校教育的意义和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问题认识不足。有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张丽琴 《甘肃教育》2014,(24):20-20
正近年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大批学龄儿童也随父母转入城市学校就读,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加入,使城市学校教育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分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勤劳、朴实、善良,但受家庭、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进城  相似文献   

19.
一、薄弱学校发展的需求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和政府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政策的实施,城市的学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教师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原来一批薄弱学校在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后,规模迅速扩大.因此,学校发展中,提升办学品质和办学声誉,甩掉薄弱的"帽子"就成为校长需要实现的理想和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研究背景 在杨浦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我校2002年9月,作为试点学校开始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弟人学,并逐年增加招生人数。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子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的办学口号。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竭尽全力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