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验或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H2O、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主要考点之一,此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包含有试剂的选择、气体的吸收(含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检验或验证的顺序、气体的吸收与检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杨承印  李蕊 《化学教学》2016,(11):57-59
H2、CH4及CO这3种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教科书上均表述为淡蓝色,但在实际操作中总是很难达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改变导气管材质、控制气流速率、改变气体与空气接触面积等因素进行实验探究.结果表明气体流速是影响火焰颜色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变气流速率能使这3种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基本上达到淡蓝色.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要求掌握实验室制取O2 、H2 、CO2 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注意事项及验满或验纯方法 .二、主要内容提示(一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与装置选择1 制取气体的思路 .制取气体的思路为 :①化学反应原理 ;②反应装置和收集方法 ;③检验气体方法 ;④实验步骤 ;⑤注意事项 .2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根据、确定发生装置 .  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两类反应装置如下表 :反应装置适用条件 加热固体或几种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气体 .如制取O2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 (不需加热 )制取气体 .如制取H2 和CO2   3 气体收集装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对Na2O2与CO2反应、Na2O2与H2O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得出Na2O2与H2O的反应实质是Na2O2先水解生成H2O2,H2O2再分解放出O2,并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一、复习要求 1.掌握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要求 1.掌握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化学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7.
CO2气体保护焊焊接飞溅是影响CO2气体保护焊推广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试分析CO2气体保护焊产生飞溅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减少CO2气体保护焊飞溅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初中化学中要求掌握三个还原CuO的实验,即H2、CO自C还原CuO实验。这三个实验在反应原理、装置、操作几方面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现将它们的异同点列表比较如下:说明:①这是为了防止反应中生成的水与反应物中的湿存水因加热蒸发并在管目凝成水而倒流试管加热处石D起试管破裂。②因为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气体,为了使反应顺利进行,尽量减少*O散逸到空气中去,故一湍通入CO,另一端把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且把民气中可能含有的少量Ct)点燃.以免污染空气。③因为H;与CO均为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权限内加热会引起…  相似文献   

9.
Na2O、Na2O2的性质——与H2O、CO2反应往往采取对比的方法学习,增补“Na2O、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可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学习的趣味性,便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弥补了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中未安排“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实验的不足,并可以作为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要求 1.掌握实验室制取O2、H2、CO2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步骤、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2.能利用给出的气体制取信息和气体的性质,评价、探究能否使用O2、H2或CO2的发生装  相似文献   

11.
相平衡与CO2在水中的扩散速率--CO2排水集气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平衡等的有关计算可知,常压下CO2溶于水的过程为物理吸收,CO2的饱和水溶液为稀溶液,而且溶液里碳酸的生成和电离可以忽略不计。CO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非常小,其数量级为10^-5cm^2/s,在CO2排水集气法操作中,CO2气体不被水吸收。  相似文献   

12.
水合物法分离H2+C2H4气体混合物相平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合物吸收法,以THF为吸收剂,进行了吸收法分离(H2 C2H4)气体混合物的相平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HF做吸收剂可望获得很好的(H2 C2H4)气体混合物吸收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袁丽霞 《化学教学》2005,(1):115-116
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3g,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在150℃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 )  相似文献   

14.
由于 Na2 CO3/Al2 O3吸收剂的活性成分 Na2 CO3与 CO2反应活性较低,选用 TiO2作为掺杂剂,采用浸渍法将其添加到 Na2 CO3/Al2 O3吸收剂中进行改性,研制一种新型具有高反应活性的钠基固体吸收剂。利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进行了14次循环脱碳/再生试验,并对吸收剂进行了 XRD 和氮吸附表征。结果表明:掺杂 TiO2后,吸收剂与 CO2的反应速率加快,特别是在碳酸化反应的前10 min 内;反应前后除 TiO2外无其他含 Ti 化合物生成;碳酸化反应产物为 NaHCO3和 Na5 H3(CO3)4;14次循环反应后吸收剂仍保持稳定的微观结构。采用 XPS 和 FTIR 分析了 TiO2对 Na2 CO3/Al2 O3吸收剂脱碳特性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5.
纵观全国和各省的高考试题,发现有关H2和CO混合物的试题经常出现,究其原因是CO和H2的混合物既包括非金属单质,又包括非金属化合物,拓展了试题的知识容量和考查的知识范围。另外,CO和H2性质上有很多相近之处,如都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在区分和鉴别上有一定的难度,能综合性地考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现就CO和H2的主要试题类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熟悉气体分离、提纯与检验的常用装置 二、排除干扰 1、气体经过溶液(除浓硫酸)会带出水蒸气,所以要检验水分,应在通入溶液之前,一般放在第一步;而要除去水分,则一般放在最后一步。 2、CO2对CO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CO前要除尽CO2。 3、H2O对H2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H2前要除尽H2O。 4、HCl对CO2的检验有干扰,所以检验CO2前要除尽HCl。 三、中考题回放 1、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燃料和化工原料。水煤气除了含有CO和H2外,还含有CO2和水蒸  相似文献   

17.
由分子结构理论可知,O2和CO2气体分子均为直线型分子。常温下,O2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Cp的实验值3.51R,与理论值相差较大;而常温下CO2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Cp实验值为4.44R与理论值基本符合。本文将对引起这两种气体定压摩尔热容Cp的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差异原因作出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1.怎样除去CO中含有的少量CO2?怎样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答: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即可除去C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即可除去CO,用点燃的方法不行,因为CO的量少而点不燃。说明:①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时,所选的试剂一般不与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②不能使被提纯的物质的量减少;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一般是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如将CO转化成CO2而达到除去之目的。2.能用CO2 Ca(OH)2=CaCO3↓ H2O反应解释的现象有哪些?此反应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是什么? 答: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石灰水变浑浊;存放石灰…  相似文献   

19.
HCOOH在80~90℃时,并在浓H2SO4作用下能产生CO。而HCOOH的沸点是101℃,非常容易汽化,而且其酸性比H2CO3大,能与石灰水、CaCO3发生反应生成澄清的溶液而干扰CO还原CuO实验现象的观察。同时CO还原CuO是气体与固体的反应,是否充分接触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还原反应在玻  相似文献   

20.
有关CO与CO2的比较与相互转化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解题时需将两种气体性质进行对比,掌握两种气体鉴别、除杂、分离、转化的方法.现举例分析如下. 例1 在区别下列各对物质的方法中(括号内为方法)不可行的是( ). (A)CO和CO2(分别通过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 (B)H2和CO(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