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以武术之礼、武术之美、武术之技击精神以及武术的本土文明特征,指出传统武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对台州地方拳种的调研分析对此论点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张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2):43+87-43,87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基于高职体育建设的根本目的,分析地方武术文化精神对学生培养的能动作用.以武术之礼、美、精神以及武术的本土文明特征,指出传统武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对台州地方拳种的调研分析对此论点提供支持,提出体悟传统文化的武术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台州地方拳种的的文明缘起、拳理内涵.以实地访谈的方法调研台州地方拳种的传承现状.以文献资料法为台州是太极拳发祥地的观点进行了佐证.分析台州武术传承的现状成因,指出社会主流的关注对地方拳种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台州武术的最新成果南太极拳的发展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地方拳种的传承大有可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产业操作思路,并呼吁社会精英对武术的关注.在对南太极拳理进行和合文化剖析的基础上,论证了传统武术的传承可以作为城市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针对目前武术教学传承所面临的外来体育项目的冲击。青年人较少参与等普遍现状,以武术的文化精神、美学思想,以及武术以其特有的刚勇炼化和谐文明诉求的拳理特点等多种维度,剖析武术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文化功能,指出在竞争激烈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华武术是现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以习练武术的方式体悟传统,修炼身心,是武术发展传播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武术教育、教学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学生"健康体育"、"素质教育"的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和谐人格,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谐高校武术文化教育要充分考虑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所蕴涵的民族人文精神,也要充分考虑其和谐的时代特征。发挥武术文化德艺并完、和谐求真、人际和谐求善的和谐人生观。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闽南武术的文化生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闽南各种武术样式发展有失偏颇;闽南武术的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关系不和谐;闽南武术技术体系保存较好,练习场域分布不均;闽南地方武术管理部门出台的法律法规、制度文化不完善,闽南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有待细化;闽南武术代表性拳种传承人遴选制度与现实的文化生态需求不对称;闽南武术网络媒体、数字化建设平台相对匮乏;闽南武术精神文化创新途径与力度不足;闽南武术的文化生态美学意识缺乏等等.  相似文献   

7.
为促使武术的文化精神成为武术发展航向的引领者,重点以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武术为研究对象,探析了它们各自的文化精神。指出:传统武术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自强不息",现代竞技武术的文化精神集中体现于西方文化精神的核心"竞争"。只有将两种精神结合,以"自强不息"精神为主导,以"竞争"精神为辅助,才能解决武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使武术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行。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武术发展中文化断裂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化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解析与反思。发现:中国武术在文化层面上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文化断裂现象,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发展极为不平衡、不顺接。认为:要走出瓶颈、摆脱困惑,实现中国武术从边缘走向文化的复兴,必须打破传统武术文化与现代竞技武术文化中二元对立的断裂思维僵局,接续武术的文化传统,实现武术的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对接和延续。  相似文献   

9.
汪冲 《精武》2013,(21):151-151,153
如今,武术文化虽然已不具备了搏杀、格斗的功能,但做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任然具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从传统和现代两个角度阐述了武术文化的内涵,着重论述了武术文化与"北京精神"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提出了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借助传统武术文化来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和谐良性发展;武术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增添了一份活力;在现代武术教学中加大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渗透与创新,具有多重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和谐的中华武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和谐”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华武术中的和谐理念并分析了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作为弘扬民族文化载体的武术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创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和谐社会的建成和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武术的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武术的文化精神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追求和谐、注重教育、崇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追求健与美的精神等方面。这种不谋而合更加体现了中华武术的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文化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师承性、长期性和非标准性。在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其文化与教育价值需要得到认识与提升。发展传统武术的重点是保护武术传人、发展武术教育、重视农村武术、进行数字化传承,并使其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世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打造一种文化,用丰厚的武术文化内涵育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我校紧扣教育主题,牢牢抓住武术最根本的文化意蕴价值,将武术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使这些打工子弟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武术文化营造特色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学校建设了教学楼楼梯间的三条武术特色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15.
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华武术文化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分析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主要结论:中华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内在价值主要表现在追求人自身的和谐、人际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及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外在价值主要表现在中华武术文化能够化解个体心灵的信仰危机、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危机、人与社会间的人文危机、人与自然间的生态危机以及异文明间的价值危机。建议:促进中华武术文化自身的和谐发展;加强武德宣扬;突出大众武术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研究,促进中华武术文化的现代化;加强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东方文明在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典型代表,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八十年代以来,以高难关新为发展方向,以优胜为最高目标的现代竞技武术迅猛发展,并且成为现代“武”台上的独放之花,传统武术还要不要发展?没有传统武术,现代竞技武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已成为武术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华武术现代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和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背景下,21世纪武术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武术的价值分类、价值特点和国际化推广等角度探讨武术发展中的价值转变和价值定位。研究现代武术价值观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辩证唯物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峨眉武术文化的历代生存形态及现代流变的调查入手,对峨眉武术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满足巴蜀人生存需要,受佛教、道家影响,以及服从战争需要的军事技能等是峨眉武术文化生存形态多样性的基础,其现代流变主要体现在提高人类精神的体育竞赛、艺术表现、武术教育文化等方面。因此,峨眉武术文化具有宗教性、竞技性、地域性、健身娱乐性和丰富的巴蜀文化内涵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武术的发展出现了分化,形成了现代的武术与传统的武术。现代的武术注重发展武术的体育属性,而传统的武术则保留了传承有序的文化特征。由于两者发展方向的不同,使武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现象:一方面,中国武术在申请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另一方面,武术中的六项拳种列入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请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处于中间层面的教育的武术也受到了国外武技的挑战。处理好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的关系,使其和谐共生,才能使武术最终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作为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保持民族特色,传承中华文明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文章试图对武术运动中所蕴含的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等重要思想进行分析,从而使当代大学生喜欢学习武术,提高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深刻理解武术所具有的精神教育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和发展我国民族优秀文化,并弘扬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