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1999年1月1日创刊的《都市快报》由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据最近一期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竞争力排名,《都市快报》居全国第二,浙江第一,日发行量154万份。面对新媒体的冲击,《都市快报》又是如何凝聚读者的呢?通过对最近3个月《都市快报》的阅读,笔者认为这主要体现在版面、内容、文风、互动和采编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浙江青年报》自1999年10月斥千万元巨资改版以来,一扫以前沉闷的感觉,内容变得生动活泼,版面日趋新颖别致,一份对开八版的报纸零售价只需五角。但是,半年多时间过去,销量并不尽如人意,在杭州市区的零售量只有区区八、九千份。而在同一年初创刊的《都市快报》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达到了六、七万份的零售量。 比较两份报纸,可以发现它们在内容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浙江青年报》有“特别关注”,《都市快报》设置了“特别报道”;《浙江青年报》有“天天服务”,《都市快报》则有“市民热线”;  相似文献   

3.
1999年1月1日,《都市快报》正式创刊。创办两年来,《都市快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中心工作,坚持主流报纸的品位,以良好的媒体形象、独树一帜的版式及简洁明快的报道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快报创刊第一年发行即突破20万份,现在发行量已超过40万份;杭州市区单日零售目前突破17万份,占全市报纸日零售量的55%,成为浙江省报业日零售量最大的报纸。广告营收高速增长,从  相似文献   

4.
一份“好看的报纸”的三个定位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快报》是浙江省第一张都市报。1999年1月1曰创刊后,当年发行量便达到15万份,2000年发行量达25万份,2001年为报纸创刊第三年,发行量攀升至35万份,其中90%以上为个人自费用户。 一份报纸的成功由诸多因素决定的在诸如机制、体制、编辑方针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中,报纸的整体定位亦是决定一份报纸成功与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在《都市快报》的策划阶段,我们为寻找一句广告语煞费苦心,最后定下一句话:给  相似文献   

5.
报纸零售在杭城迅速发展,使得报纸发行工作又增加了一个竞争的市场。 在杭城报纸零售市场中,本地报纸主要有《钱江晚报》和《都市快报》,《钱江晚报》是一张市民家喻户晓的老牌报纸,它一直以来都是以征订见长,但自开创零售市场后,每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到今年9月,其零售已达期发近10万份。 在零售市场上出尽风头的《都市快报》,虽才创  相似文献   

6.
宋夏 《传媒》2016,(9):43-44
《都市快报》于1999年1月1日创刊,系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2005年,《都市快报》推出了“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专版,并明确了“大众参与,不限技术”的定位,推出后便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肯定与喜爱。2009年之前,《都市快报》每周一都会推出专版“视觉新闻”,主要刊载专业性较强的新闻摄影图片。而自2010年开始,《都市快报》将“每天最有意思的照片”和“视觉新闻”合并,并重新命名为“快拍快拍”。经过6年多的探索实践,该摄影专版形成了固定刊载模式,每周3版左右,刊载大众性和专业性摄影作品,为读者创造了一场场纸媒视觉盛宴,形成《都市快报》的一大特色。本文以《都市快报》摄影专版“快拍快拍”为研究对象,探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摄影专版的转型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7.
郑霞 《新闻实践》2006,(4):25-26
首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暨2005 年度创新传媒颁奖盛典,日前在上海隆重举行。《都市快报》被评为2005 年度中国十大最具成长性创新传媒。《都市快报》之所以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发展,引来全国同行的关注,并获此殊荣,其原因就是这份报纸强有力的自主创新能力。 2005年《都市快报》在内容创新方面的亮点不断。  相似文献   

8.
媒体管家     
《新闻传播》2012,(1):4-5
《都市快报》iPad版运行一月下载上万受好评2011年11月初,《都市快报》推出以"都市快报HD"命名的苹果iPad应用。作为浙江第二个由媒体推出的单独应用,它运行一个月来获得了上万次下载,其中不少用户来自海外,并在APPSTORE上获得用户好评。  相似文献   

9.
媒体传真     
都市快报社创办电视新闻《快报时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所属都市快报社的电视新闻《快报时间》以只报好消息为定位,其创新实践赢得了观众并受到市场肯定。《快报时间》依托华数数字电视的频道作为播放平台  相似文献   

10.
报网互动是当代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也是报纸媒介寻求新发展的契机和必然。《都市快报》是我国较早尝试与网络合作的一份报纸,其合作方式不仅局限于对报纸内容的简单复制或者制作电子版,而是凭借都快网19楼论坛(www.191ou.com)作为自己的网络平台,开辟了更加广阔的信息市场。报网互动的发展都快网19楼论坛是《都市快报》于2001年投资创办的社区论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新闻     
中宣部等部委要求加强资源保护的宣传中宣部、环资委、国土资源部近日联合发出《关于加强资源保护宣传的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单位要切实加大国土资源宣传力度,确保一定的资源宣传版面和时段。要采取灵活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保护资源的宣传。《都市快报》创刊半年出特色杭州日报主办的《都市快报》诞生仅半年就以其导向正、机制新、服务好的鲜明特色,受到了领导机关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日发行量10万份以上,成为杭州市民每天自愿掏钱购买的一份精神“早餐”。从创刊之日起,该报就把架起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传递和沟…  相似文献   

12.
2006年9月,我的朋友王佩(杭州网副总编)被公派去英国诺丁汉读MPA,行前,我向他建议,在英国对著名的小报《太阳报》多加考察,回来写一本解密《太阳报》的书.此前,我和他曾经多次谈起杭州的报纸,并对《都市快报》在杭州的成功作了一番分析.结果,有天深夜,他在MSN上和我说:“我发现《太阳报》就是另一份《都市快报》.“为什么这么说?王佩解释是说在不遗余力讨好读者和吸引读者这一点上,这两份报纸几乎如出一辙,都表现出相当努力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报纸那里,亲近读者都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姿态,未能真正地“放下身段“.……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月,我的朋友王佩(杭州网副总编)被公派去英国诺丁汉读MPA,行前,我向他建议,在英国对名的小报联太阳报》多加考察,回来写一本解密《太阳报》的书。此前,我和他曾经多次谈起杭州的报纸,并对《都市快报》在杭州的成功作了一番分析。结果,有天深夜,他在MSN上和我说“我发现《太阳报》就是另一份《都市快报》。”为什么这么说?王佩解释是说在不遗余力讨好读和吸引读这一点上,这两份报纸几乎如出一辙,都表现出相当努力的样子。而在大多数报纸那里,亲近读都在很大程度上停留于一种姿态,未能真正地“放下身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朱琪子 《传媒》2011,(5):58-59
《都市快报》,一份资源不多、规格不高、影响不小、发行不少的地方都市报,似乎在不经意间,玩着玩着就玩出了一个同样投入不大、级别不高、盈利不低、用户不少的WEB2.0  相似文献   

15.
<正>来势汹汹的"码上淘"2014年4月,以云+端为核心的阿里无线战略纽带——"码上淘"横空出世。合作媒体包括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上海《东方早报》《新闻晨报》、广州《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杭州《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成都《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济南《齐鲁晚报》《济南时报》等六大城市的12家主流都市类报纸。来自梅花网的数据显示,12家媒体的日均发行量合计近千万份。"码上淘"由阿里巴巴集团提供技  相似文献   

16.
陈沁蓉 《传媒》2016,(23):39-42
《都市快报》创刊17年来,积极探索创新,以全新的办报理念和运作模式,开创了一条具有全国行业领先意义的办报和文化产业经营思路.笔者通过分析《都市快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历程,发现其立足传统媒体的新闻基因,发挥传播优势进军公共文化服务产业的实践,对政府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传统报纸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不存在的泔水油”触犯众怒今年4月9日杭州的《都市快报》从头版头条开始用了4个版的篇幅,推出了该报记者的长篇新闻“妖魔化的泔水油”及其独家调查“不存在的泔水油”。4月10日也就是第二天,杭州的《今日早报》和《青年时报》等新闻媒体自发联手,也分别从头版头条开始用5个版的篇幅,以各自的长篇新闻调查,不约而同地迎头痛击荒谬新闻“不存在的泔水油”,出现了罕见的多家媒体公开批评一家媒体的局面,首开了新闻媒体自发联手打击媒体造假的先例。一时间,“《都市快报》向其他媒体发难了。”、“《都市快报》同《今日早报》…  相似文献   

18.
媒体脸谱     
变脸长脸:杭州城以《钱江晚报》代表的老脸报纸长为39.6厘米,《都市快报》、《今日早报》的长脸报纸为42.6厘米,后来者《青年时讯》更是长达44.6厘米。  相似文献   

19.
<正>继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的第一份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后,《重庆商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等媒体立足自身纸媒优势,将信息编辑成适合在手机上阅读的手机报。《家庭周末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等五十多家报纸也即将推出手机报。如今,手机读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同时也带来了快餐式的新闻信息传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生活因温暖而美好是《都市快报》的品牌。对会议新闻来说,它同样需要传递温暖,也有情绪和温度。在会议新闻报道方面,《都市快报》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做了尝试和探索。会议新闻的温度来自人物的鲜活会议报道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领导干部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但在不少时政会议新闻中,领导名字频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