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低,健康状况就一天天恶化,最终走向死亡;相反的,血气能量一天比一天高,健康状况就一天天好转,终至痊愈. (接上期) 第十章 各种慢性病的调养  相似文献   

2.
养生之道的根本,就是经常留一分血气能量给自己 第六章 血气能量的储存 "透支体力"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词句,体力既然能够透支,那么就必然能够储存.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的人体养生法.文中强调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本,它体现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之中,人必然要顺应这一变化才能达到"天人相应”.古代养生学家认为:在春夏二季宜注意调养人体生长之气,以使心肝的功能旺盛,而秋冬二季宜注意调养人体收藏之气,以使肺、肾两脏的精气充足,这样做是符合四时(季)阴阳变化这一规律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养生学主要分为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等六个学派。其中"静神养生"就是用安静调养神气的方法来保养生命。静可以养神,神气清静自然能健康长寿。这里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及其  相似文献   

5.
郑勤 《武当》2012,(12):61
"养生"一词最早出自《管子》,又见《庄子·养生主》。养,指生育、哺乳、培养、饲养、积蓄、长之义;生,指人体生命。养生,指调养人体生命,以达健康长寿的意思。中国的传统养生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调畅神态"神志",指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过多的言词,过度的感情冲动,以及过多的思虑活动,都可能伤精。  相似文献   

6.
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与方法进行了剖析,认为人体衰老的主要机理是真阳元精内乏和脾胃气弱。提出情态调养,精神内守;饮食调理,起居有常;防病祛病,延年益寿等三个方面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心灵力量、拓展其个体能量、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线体育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课堂上,教师可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开展,通过"学问式""立志式""勤学式""责善式""改过式""唤心式"等方法,引导学生从"知、行、心"三个层面出发,由此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惠艳 《体育科技》2006,27(2):34-36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背越式跳高在弧线助跑起跳过程中人体能量的变化原因,提出:除了助跑动能之外,在起跳过程中伴随较大的肌肉群弹性势能的释放也是起跳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进一步分析运动员起跳过程身体重心向上运动的平动动能和绕质心转动的转动动能,其中的每一份能量都是完成背越式跳高动作所不能缺少的。从而为教练员更好发挥运动员起跳过程能量,提高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活节奏紧张、空气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密闭等造成人体供氧不足,缺氧已经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补氧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时尚和调养身体的好方法,已成为整个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陈宗剑 《武当》2011,(12):14
"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读音同"气",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常写作"气",但它和肺呼吸的气不同,是人体内的一股潜在能量。我们的先人通过练功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不确定它究竟是什么,于是就把这股潜在的能量叫做"元气"、"正气"。因为这股能量存在于人体的内部,为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爱德华·福克斯在其所著《运动生理学》一书的序言中曾指出:“在科学应用于体育,其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要算是人体的能量供应了。”众所周知,ATP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人体供应ATP的途径有三种,即无氧非乳酸(ATP—CP)能量系统、无氧糖酵解或乳酸能能量系统和有氧氧化能量系统。大量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途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在腾空,支撑和蹬地这跑步的三个阶段中,支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应从理论上深入分析它。有人用功能原理分析跑步的着地缓冲阶段,因为此时人体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克服摩擦力做功,所以,整个人体的能量是减小了,然而由此认为在跑步的着地缓冲阶段中,人体的各部分都在减速,引出的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不客观的。按能量转交守恒定理可知在该阶段中,人体的平动能量除了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能量使腿部肌肉拉长或压紧转换到腿部肌肉群,以弹  相似文献   

13.
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供能特点及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生理学理论认为,人体工作时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三磷酸腺苷(ATP),而各项运动中所需的ATP由三种不同的能量系统供能使之合成。一是高能磷化物系统,即ATP-CP系统;二是乳酸系统,又称无氧酵解系统,是糖在无氧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分解,以释放能量,当糖酵解时,  相似文献   

14.
陈宗剑 《武当》2012,(3):22
"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读音同"气",在实际使用中也常常写作"气",但它和肺呼吸的气不同,是人体内的一股潜在的能量。我们的先人通过练功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于是就把这股潜在的能量叫做"元气"、"正气"。因为这股能量存在于人体的内部,为同肌肉外力相区别,所以传统武术界又把它叫做"内气"、"内劲"等。传统太极拳界认为  相似文献   

15.
人体活动需要能量。为肌肉活动提供的能量物质被认为是三磷腺苷(ATP),它是肌肉收缩的通用能量。这里所谈及的是两种能量的类型──力学能量和化学能量。人体的化学能量是食物被分解的结果,其中某些部分转化为能量化合物,可被分解供骨骼肌群体从事力学活动所利用。1能源系统人体一切活动都需要能量,产生能量的方式却是身体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所决定的(即肌肉里ATP耗尽的再生产)。突然爆发性努力的活动,例如跳跃和短跑冲刺在短期内需要产生大量的能量;长程跑步和骑自行车,要求持续期间连续产生能量。赋予上述第一类身体运…  相似文献   

16.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生物化学分离出来的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运动中生命的化学。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机体内一系列化学变化来实现的,研究运动生化揭示人体在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中生命活动的本质,从而更科学地开展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人的存在需要能量,体育运动需要的能量更大。供给人体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摄取来自太阳能的各级动、植物能库中的营养物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吃食物”。在这食物中做为能源的主要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作为能量的直接供给者是三磷酸腺苷(ATP)的分解。  相似文献   

17.
随着运动技术的日益提高,各国越发重视对人体运动能力极限的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一)科学水平发展的影响;(二)电脑在研究人体运动极限上的运用;(三)合理使用能量;(四)自我控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运动学摄影测量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天津全国运动会中男子撑竿跳高项目决赛前4名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和201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撑竿跳高项目前12名男子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基于能量转化过程,撑竿跳高的运动过程可简单的化分为能量获得(持竿助跑、插穴起跳)、能量储存(悬垂和摆体)以及能量释放(团身、伸展和过杆)三个阶段,该划分方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与"撑竿"相互作用的关系,各阶段对应的技术动作要求。(2)能量获得阶段,国内外运动员均呈现出"追竿式"的持竿助跑技术特征,但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全程持竿助跑节奏偏慢,且后四步在举竿动作中速度损失较大。在插穴起跳过程中,未能表现出预先起跳的"自由起跳"技术特征,造成水平速度过早受到撑竿制约,影响了"人-竿"系统动能的获得。(3)能量储存阶段,我国运动员身体躯干拉开不够,造成摆体动作速度缓慢,躯干摆动和摆动的总幅度均小于国外运动员,这均会影响我国运动员撑竿的大幅度弯曲,不利于"人-竿"系统向弹性势能的转化。(4)能量释放阶段,相比于国外运动员,我国运动员团身动作不够充分,直接导致伸展偏离角较大,体现出我国运动员伸展动作不够向上,"人-竿"协同运用的效果不佳,影响了"人-竿"系统的弹性势能对人体向上动能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四)好品性由调养而成好品性可以通过远离"酒色财气"、用神专一、知足、立志、心善、能忍等调养方法而获得。1.远离"酒色财气"能养成心境清静的好品性要保持内心安静而无杂念,必须减少各种私欲,淡泊名利,要跳出"酒色财气"四道墙。  相似文献   

20.
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于能量转换,而人体的能量运动又遵循热力学第二定律,呈现一种耗散结构系统状态,经过无序到有序再到断的无序的变化过程,呈现出一种混沌状态。运用混沌理论可以解释和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许多奇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