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慕兴伟  韦恒 《今日科苑》2007,(18):36-36
哈尔滨作为一个省的省会城市,有其特殊性,同样也是全国人均消费排名最高的城市之一。本文从化妆品的销售以及经营方面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一些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提出了以建设园林生态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哈尔滨的发展构筑了美好蓝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排水、污水处理事业,为有效改善哈尔滨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哈尔滨市的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同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无论从建设规模上、处理能力上,都属于相对滞后的水平。因此,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有效改善和解决水环境的保护问题,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的必然。一、哈市污水处理厂的现状和存在  相似文献   

3.
深圳作为十城干辆首批全国试点城市之一,也作为全国私家车试点城市之一,一直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缓解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推广应用来促进我们新能源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5)
近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国已有27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哈尔滨地铁1号线于2013年9月26日投入载客运营,分析哈尔滨地铁1号线客流的时空分布特性,为日常行车组织工作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城市化”的过程。毫不例外,我国也正在经历这个过程,因为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1949年全国只有设市城市140个,县城和建制镇约2,000个,城镇总人口约5,765万,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10.6%。到1984年末,全国设市城市发展为800个,建制镇增至7,469个,城镇总人口16,30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5.82%。城市在我国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据1983年末对266个城市统计,这些城市的人口合计占全国总人口的10%,工业企业拥有  相似文献   

6.
哈尔滨地区城市化建设发展进一步深化,北拓、南跃、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已见成效,城市文化建设和"冰城夏都"旅游建设的发展吸引着海内外的目光,道路建设和交通发展迅速,以建设宜居宜人的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而电力驱动客车的运行不仅环保,更是构建未来发展城市清洁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下面就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市形象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推进,全国城市又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各地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问题正从多方面作出探索,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结构形态的多样化;二是功能设施的高技化;三是空间环境生态化;四是品质格调特色化。很多城市依托于特有的山水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建设环境优美、文化充实、个性特征突出、经济繁荣、生机盎然、魅力永续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以上这些正是我们城市形象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8.
郑州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我国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普通铁路和高铁呈"米字型"线路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枢纽城市,及公路、铁路、航空、电力通信于一体的重要经济中心,是我国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城市之一。郑州这种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对外的辐射力比较强,可以使物流、人流、信息流能够在这里汇集,辐射全国。将从建设"米"字型高铁,升级郑欧班列,持续发展航空物流港及推进建设自贸区等角度来研究如何提升郑州枢纽带动力。  相似文献   

9.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深圳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明确提出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为了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许多城市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任务,掀起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热潮.深圳市政府"科学有为",在明确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要素的基础上,以"一个战略,四个高地,五个平台"为基本建设构架,探索出一条独特的"基于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发展的深圳模式".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领军城市,对深圳的创新发展战略及模式选择的研究对推动全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建设生态城市的可拓学模型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评价是衡量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成效的主要依据。在对哈尔滨进行详细的分析的前提上,通过对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特征分析,确定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构建了哈尔滨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学模型评价的方法,对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并且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提出了哈尔滨建设生态城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 潍坊市继1989年跨入全国25个国民生产总值过百亿元的城市行列之后,199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6亿元,国民收入达到17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93亿元,有六个县市列入全国农村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科技进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潍坊市1991年被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十二个科技兴市试点城市之一,被中国专利局确定为全国三个专利工作试点城市之一;199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科教兴鲁”先进集体称号。在实施“科技兴潍”战略中,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探索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皇岛市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拥有国家级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是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拥有冶金、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电子等支柱产业。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以来,秦皇岛市围绕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工作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和激发科技长入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释放科技进步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能力的我国“十三五”集群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集群创新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突破方向。创新在空间上具有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集群创新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创新能力评价是国家创新布局的科学依据。文中使用Porter基于集群创新的国家创新能力模型,对我国主要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使用空间统计方法对我国创新布局的区域均衡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格局主体分布在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带,以城市为依托的全国创新格局呈现区域基本均衡的态势。建议"十三五"时期启动我国集群创新战略,设立我国卓越创新集群计划——构建20个全球性卓越创新集群和30个全国性卓越创新集群,拓展我国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城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兴市战略,在我国的一些中等城市率先制定和实施,并迅速得到了全国许多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广泛响应,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产业将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选择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13个国内主要软件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城市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对全国主要的软件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软件行业发展的指标发展属于均衡协调型,在全国重点软件城市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存在向上游转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煤炭城市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城市发展战略的科学制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煤炭城市发展战略类型的科学划分,构建煤炭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绩效影响关系的二阶段分析模型,并进一步构建模型的指标体系.将熵权Promethee Ⅱ评价方法引入并用于第一阶段的评价过程,第二阶段则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辅以回归分析的方法探悉发展战略与城市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我国18个煤炭城市2006年数据的实证,得出我国煤炭城市应采取均衡型知识效益战略和持续型经济效益战略相结合的混合战略的结论.最后,针对不同战略类型城市给出了相应的战略调整措施,为煤炭城市战略转型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也是城市政府指导调控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当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市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下空间是一个城市空间不可分离的组成,它可以吸收和容纳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功能和城市活动,使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近些年来我国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成绩。本文通过对国内地下轨道交通、隧道、地下综合体、共同沟等地下工程进行分析与介绍,概述了我国地下空间的应用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试图通过发挥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极的溢出效应,带动其周边城市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基于增长极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构建考虑空间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4—2018年全国31个中心城市和248个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