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包     
张梦兰老师,是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当年她温文尔雅,说话轻声细语,给我,也给全班同学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考上中学后,我和同学们曾经去看过张老师。后来我参军了,回家乡后又忙于工作,很长时间都联系不到张老师。在十几年前的一次小学同学聚会上,  相似文献   

2.
吴青  王喜勃 《成才之路》2012,(20):13-13
最近有幸聆听了张伟老师执教的《尊严》一课,张老师幽默机智的教学风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张老师在课堂中的巧妙引导,带领学生一步步地深入课文主旨,去触摸语文的本真,整堂课朴实而又处处凸显出教者的独具匠心,让人回味无穷.下面就这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在校语教学研究课中,我展示了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课。下课了,我们班小朋友纷纷围住我,说:“王老师,这节课我上得真高兴!”“我喜欢上这样的课。”……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我深感欣慰,同时我又陷入沉思:这节课学生为什么喜欢上?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转化为促进;由课堂的管理转化为引导;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中心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上吗?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笔在某小学听了一堂语课。讲着讲着,老师突然卡住了,停顿了几秒钟后,这位老师不好意思地说:“这个字读什么,我一时拿不准,请同学们课后务必自己动手查查,搞清楚”,说着又往下讲。第二天,我专门到这个班进行了随机调查,问那个字大家查了没有。在被问的十几个学生中竟然只有一两个学生查了,其他都没有。老师也没有就此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生的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必须具备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这首先要求教师的语言应极具魅力,使学生爱听。例如:有一天,下起了小雨,张老师不紧不慢地走在马路上,就像不知道下雨一样,有个学生匆匆来到他身边说:“张老师,下雨啦,还不快走!”“噢,没关系!我是大雨当小雨,小雨当没雨,没雨一天当两天过啦!”老师幽默的语言逗笑了学生,肯定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小学生又善于模仿,老师的语言风格也自然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  相似文献   

6.
还记得自己高中毕业的情景,那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还记得自己成为老师的第一天,我的老师对我的鼓励与期许,而如今想起,赫然发现那竟然是1996年!从最初的"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艰难转化,到如今岁月已经赋予了我教龄整整20年!只有自己知道,这期间有多少成长,又有多少感悟。按理说,自己迎来了一批批新学生,又送走了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少年,期间的一切早该司空见惯,可每每回首的这个时刻,那一张张笑脸仍然让你觉得每个人的唯一与不可替代。看过再多风景,你仍会觉得最美的风景还是"人",而学生的成长会让你驻足流连、惊喜不断……  相似文献   

7.
有一年夏天,我在华南师范大学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在广州读大学的弟子们知道我来了,纷纷赶来叙旧。弟子们说:“老师,您在高三教我们的那些字词,早就像水过筛子一般大都漏完了,而您在高一高二,教我们听《梁祝》《二泉映月》作文、看漫画、欣赏广告的这些场面现在还记得。”是的,一个语文老师,教了学生几年语文,到底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回味着弟子们的话,我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高中时代的语文老师,想起老师的那块小黑板。  相似文献   

8.
一篇学生征文的"刺激""我们不喜欢像木偶或者道具一样被老师刻意点缀在活动的某一处,不喜欢目光呆滞、神情木然地听大人们没完没了地讲话,不喜欢老师总怕我们在活动中出差错而一遍又一遍地教导。我们喜欢自己策划、自己创造、挑战自我、充满新奇的教育。"这是2005年春天,我读到的一篇学生征文《这样的教育,我们喜欢》。扪心自问,学生不喜欢的事情,我们到底做了多少?我们的教育究竟给孩子留下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师者,传道、授业、解感也。”这是对教师角色的传统定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社会、家长、学生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使学生能诗意地学习语文是我十几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魏静 《今日教育》2008,(9):49-50
一直以来,自认为对语文情有独钟,学生时代喜欢语文,工作后热爱语文,自认为还算一个比较优秀的语文老师。可是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突然问我一句:“妈妈,什么是语文?”我愣了片刻,是啊,到底什么是语文?我这个教了十几年语文的教师,一时竟然语塞。反问儿子:“你认为什么是语文?”儿子想了想说:“语文就是一门学科。”是啊,在多少人眼中,语文就是一门学科,一门基础学科而已。  相似文献   

11.
由鱼到渔     
怎样才能实现语教学的科学高效化?语教学到底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语课到底应该怎么上?这些问题,对于每一位语老师都十分重要,尤其是今天.在许多老师不知道语课该怎么上的今天。周学敏和潘凤湘老师用他们的实践为我们做了回答。他们的教学方法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学走他们的教学之路才是语教学的正道。[编按]  相似文献   

12.
一抹阳光一缕春风─—忆我的班主任张老师上海南汇下沙中学王惠政在将近20年的学生生涯中,有过许多关心和培育我成长的老师,给我留下了慈母般的温情,严父般的挚爱,兄长般的亲近……而其中特别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我高三时的班主任张老师。他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抹殷红的...  相似文献   

13.
常坤 《师道》2005,(7):43-44
师专毕业前夕,我被安排到家乡的母校实习。充满希望地从这里走出去,又踌躇满志地走回来,可以将自己所学运用于实践,可以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点贡献,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兴奋。当了十几年的学生,早使我对现今的语教学模式反感透了:作介绍、写作背景、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一篇篇结构紧凑、浑然一体的美硬是被老师支解得遍体鳞伤。我决定摈弃这早已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陈旧模式,运用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激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去接受人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14.
早在学生时代,我就不自觉地遵循这样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哪个老师对我好。哪个老师上课有趣,哪个老师我喜欢。我就对这些老师讲授的科目感兴趣,学得特别认真。大学毕业走上初中教坛,我更是信奉这句话,只有让学生亲近老师、喜欢老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所教的语文。这几年.我在学生身上倾注了我全部的热情.从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必趣入手,让学生认同我、喜欢我,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连续三届接手较落后的班级,都能扭转局面,在年级中排名前列。第一届的两个班更是在当年的中考中超过了市的平均分。  相似文献   

15.
殷艳玲 《宁夏教育》2007,(11):60-60
我在上《我真希望》一课时,让学生自由读诗,学生读了一会儿,我看到学生对儿童诗格外感兴趣,读得很认真。乘机引导学生:"你认为读懂了诗,读出了感情,就请在课题处给自己画两张笑脸。"检查朗读后,我抽查学生给自己的奖励情况。同学们有的给自己两张笑脸,有的给自己一张笑脸。一个怯生生的小手举起来说:"老师,我给自己画了  相似文献   

16.
陈芷晴 《小学生》2006,(7):44-44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使我哭笑不得的事。 “同学们,请你们明天各带一张一寸彩照!”老师拍拍手掌,再郑重地说,“记得,是一寸照片!”我听完后,心中立即起了一阵阵疑团:老师到底说什么啊?又说带一张又说带一串照片的,应该是带一串照片吧!  相似文献   

17.
但愿人长久     
秋节的上午我意外地收到一个包裹,落款是“清华大学王长久”。王长久?他为什么给我寄包裹,寄的是什么呢?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包月饼,还有一张纸条:“老师,也许您已经忘记我了吧?学生现在‘还’您一包月饼,并祝您万事如意……”哦,是他!这个憨憨的机灵鬼,我怎能不记得你呢?你留下了难解的谜,但同时也给我留下了一缕永远难舍的思念。三年前,当我刚接手王长久所在的这个高三班时,第一眼就认识了他。一张憨厚的笑脸,矮小的个子,土头土脑,看人略带几分羞涩,是个典型的农家子弟;成绩排在全年级第20名,平凡而普通。但我还是特意将他安排在第二排。一…  相似文献   

18.
梁玲华 《广西教育》2014,(36):66-66
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来了。上午,刚踏进教室门槛,就听到一阵欢呼声。只见黑板上写着:"梁老师,祝您节日快乐!"字的四周画着一张张笑脸,每张笑脸里都有学生的签名。望着一双双单纯而善良的眼睛,我很感动,给孩子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打开作业本时,"哗哗",一张张卡片掉在地上,一看,全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贺卡。看着他们真情流露的话语,我的眼眶又湿润了。田在贺卡上写道:"梁老师,我这一生都忘不了,7岁那年,在学校的池塘边,您温暖的怀抱点燃了我对生活的希望……"看着这张贺卡,我想起田刚入学时的迷惘。他母亲是残疾人,全  相似文献   

19.
“让孩子们喜欢我!”这是邢文华给自己定下的最初目标琊文华要用自己的情,自己的爱,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 微笑着,她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邢文华爱笑,一张笑脸让她和孩子们没有了距离,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每一天,邢文华都会让自己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进课堂,漪际激情地和孩子们一起去领略五彩斑斓的世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们都说邢文华的笑是最美丽灿烂的,在贺卡上,他们写下了:“老师的笑我喜欢”;下课后,他们递上了水把她团团圆住;在日记中他们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邢文华知道了这阳光般的笑,对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爱而教     
弹指间,我已在三尺讲台上站了二十多个春秋。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校园的时候,我总能看到那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学生、那一张张花蕾般的笑脸、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学生那一声声“高老师好”让我觉得我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当学生捧着一份份录取通知书来到我的面前时,我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感到自豪。我们平凡,但我们的脊梁却支撑着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