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确立了六大具体改革目标,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以往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它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促使我们必须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一、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新课程给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要求教师确立课程意识,从传统的教材教法走向课程,更新知识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把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作一场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切实把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面对新课改,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思想,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转变自己的观念与角色适应新课程需要。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主动构建知识体系,乐学才有可能,英语教学中减负增效才能落实。  相似文献   

3.
自实行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除了教学教材的改变之外,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使教学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从而贯彻党中央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生本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中所必须树立的教学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增强师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度。本文以新苏教版的初中教材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例,探讨基于生本理念之下,进行开放式教学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往往意味着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伴随一定技巧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新课程教学环境下的教师也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引导启发的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一定的教学实例,在课堂教学中摸索"互动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探索"的互动性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导入、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以及课堂结束后的回顾和复习三个阶段探索课程改革后的政治课堂教学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动态过程。教材所承载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就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学生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在七年级新生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真正参与,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蒋翠莲 《学周刊C版》2011,(8):177-177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对农村教师来说,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已有的经验,传统继承教学多,以惯性为主。新课改下我们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以及大量地布置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相似文献   

7.
正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和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它也是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的必然需求。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坚持与新课程共成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必须融入到新课程之中,并以自己的专业发展来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教师专业发展事关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很多,其中很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不断地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学校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策略的革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能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涵实施于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我们教师如何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当中 ,作为课程改革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另念 ,方可促进本次改革真正有效的进行。文章对新课程体系中教师在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及师生关系、课程等方面所应树立的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动态过程.教材所承载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否则就无法理解课程内容.学生参与教学是其在教学中主体地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因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在七年级新生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真正参与,是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生活。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对此,教师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不能局限于课后,而要贯穿于包括课前、课上和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这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减少遗憾,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实现新课程教学〈br〉 要实施新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先对新课程理念进行学习研究,了解什么是新课程理念以及怎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紧紧围绕三个发展的目标而开展课程教学,是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根本方向。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要实现以上目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进行全面的了解。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在日常的教学中,围绕学生要求和学生个性,教师应立足新课标,学习新课标,实现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钻研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改造教学习性:课程改革理想转化为教学行动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习性是教师理解课程改革精神、生成教学实践行动的内在依据。课程改革必须诉求教学习性的改造,是被课程改革历史已经证明的结论,是可以得到理论诠释的逻辑必然,也是我们当下课程改革的实践呼唤。改造教学习性只能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需要首先改造支持教师改变的培训者的习性,也必须成为教师主体自觉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教材编写的新课程教材体现了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实施新课程,客观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学生必须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正视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教"必须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一、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创设。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努力实践课程改革,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变以往教学单向行为为双向互动行为。具体来说,新课改下教师应当注意搞好以下四个“互动”。一、自我互动从传统教学走向新课程,既是一场革命,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从“旧我”走向“新我”的过程,是一个由“旧戏台中角色”向“新戏台中角色”转换的过程。由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是“旧课程的水泡大的”,他们或者在“旧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当教师,或者在“旧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当学生,他们或者身体力行于传统教学,或者耳濡目染于传统教学,因此他们对于传统的教学“驾轻就…  相似文献   

17.
新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要求教师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形成新的角色,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新,从而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因为教师角色的发展和变化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是整个教学活动实现的过程,历史教师必须要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来实现对自身的角色构建。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新教材的试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必须随之改变,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一、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也是教材的编写者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严格实行课程计划,忠实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改革是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深刻变革,而变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教师。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教师的意识和经验积淀,并内化为教学习性。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唤醒语文教师改变教学习性的意识和坚持改变的实践行动,建立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习性。  相似文献   

20.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所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但是,目前的大多数小学在实施综合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并不十分积极,很多标准还是以传统内容为基础,从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主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